现代植保体系建设
摘 要:现代植保体系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代植保体系的概念、特征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讨并提出了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植保体系;建设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农农发【2013】5号)指出: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病虫害发生规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跨国境、跨区域的重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灾害频次增加,地域性、偶发性病虫爆发范围扩大,影响程度加深,这些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新的重大威胁。不少地方长期依赖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减弱、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恶果。因此,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现代植保体系概念、特征与面临的形势任务
1.现代植保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现代植保体系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将服务现代农业作为任务驱动力,基于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人才以及政策保障的支撑手段,所建立的可持续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新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贯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的实践过程,其特征集中体现于“六化”和“两个实现”。“六化”是指“植保监测预警信息化、物资装备现代化、应用技术集成化、防控服务社会化、人才队伍专业化、行业管理规范化”。“两个实现”,第一个“实现”是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植保体系框架,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建立植保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水稻、小麦、玉米统防统治覆盖率及蔬菜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第二个“实现”是到2020年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的全覆盖。
2.现代植保体系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跨越正处于关键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植保体系面临的艰巨任务和重大使命。近些年来,虽然在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农药与器械应用技术、植物检疫监管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基层植保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组织体系尚待完善。例如机构不稳、职能弱化、组织挂靠等现象,除部分机构完整、人员充足、经费有保障的植保站以外,很多植保机构编制不独立,挂靠在农技中心、执法大队等机构上,这样很难全面履行植保职能。(2)人员队伍有待加强。人员老化、新生力量不足、队伍弱化问题突出,甚至部分植保检疫站长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3)植保机构社会化服务能力弱。受制于机构、人员、队伍、经费等因素,植保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专业能力不足,监测手段落后,监测范围狭窄,病虫害测报积极性下降,缺乏信息交流平台等。(4)植保检疫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由于一些镇、村缺乏对应的植保机构、专职或兼职的植保人员,植保技术和信息传递时出现断档,无法实现入户到田。
二、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植保组织体系建设,巩固机构稳定人员队伍
首先应对现有植保机构、队伍、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查,针对普遍问题从政策制度上予以落实,对于个别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例如对农业系统的植保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合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充分用好编制,吸收更多年轻有为的植保专业人士加入。公共植保机构是植保组织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应重视公共植保队伍建设,确保在编人员在岗。基层植保人员、队伍是基础,应根据农村现实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基层植保网络建设,可从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化防治组织乃至农业龙头企业、农药经销商中吸收植保信息员,并通过培训及免费提供技术资料方式,使他们承担一些植保测报工作。
2.推动植保技术体系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植保技术体系的主要任务是病虫害监测预报、提供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对农药及其药械使用进行监管、依法开展植物检疫及控制。随着国内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病虫害形势愈趋复杂,因此要完善测报信息网络和提升测报装备水平,关键是加强测报站点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并装备现代测报工具。从病虫害防控技术角度来说,要推动技术集成和推广模式创新,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大对植保人员培训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生物低毒农药、新型植保机械和减量用药技术的示范应用,提升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水平。
3.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破解统防统治工作难题
传统“一家一户”的防治方式,不仅防治效果差、效率低,而且难以避免过量施用农药,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是改善防治效果、提升防治效率与效益的根本途径。而要实现统防统治目标,必须建立并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植保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公益事业性质,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其次要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组织等社会力量建立植保服务组织,政府给予扶持、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承担植保社会化服务功能。为了让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运行,政府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其运行。
4.建立监督协调联动机制,提升植保检疫执法水平
植保检疫执法采用属地管理方式,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所以应在上一层面建立监督、协调和联动机制,避免遇到交叉管理问题时出现监管漏洞,并明确各级执法机构分工、责任,使其各负其责和相互配合,以实现执法到位、无缺位和相互补位的目标要求。为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要积极创新用人机制,吸收兼职检疫人员充实到检疫队伍中来。加大植保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执法责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推进执法模式创新,从源头做好疫情管理。
三、结语
现代农业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任务和新挑战,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成为植保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业务。本文提出从加强植保组织体系建设、推动植保技术体系建设、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和建立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做起,构建覆盖广泛、运行高效的现代植保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明立,杨久涛,王增君,等. 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势在必行[J]. 中国植保导刊,2014(12):69-73.
[2] 张跃进,吴立峰,刘万才,等. 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 植物保护,2013,3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