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伪科学的幽灵依然在游荡
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度里,也存在着诸多与健康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其中,健康领域的一些伪科学依然我行我素,依然有市场,是一大怪现状。
让宝宝用小手指蘸着油墨把指纹按在纸上,再扫描进电脑进行分析,就能解读大脑密码,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潜能,并且还能得出孩子最优发展方向。这种神奇的“皮纹测试”生意,在哈尔滨、天津、太原等大城市一些幼儿园中很有市场。据说,检测皮纹的功能,可以检测大脑细胞数量的最高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与环境的敏锐度及反应强度;先天风格 (个性)左右脑分布强弱程度 (创造、执行、逻辑、语音、空间、音乐、观察记忆、动作、艺术、人际);是否能专注学习(专注力好不好);可以得知孩子学习类型及思考特质,先天视听的学习优势方式,称可以省去对孩子的摸索期;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可以选择先天优势智能,可供如何选择才艺、选读科系做参考,免得让孩子的天分被埋没;可以协助突破学习障碍,帮助选择较正确的学习方式等等。
据了解,因其神奇、“高科技”而价格不菲,一次最高收费达1200元!但在网络上开展团购业务的一家“皮纹测试”机构,原价680元的测试,团购价仅99元,价格相差不可谓不悬殊!一些幼儿园的园长都受聘成了“咨询师”,并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咨询费”。
然而,专家指出:这种测试其实是一种伪科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对此做过3年的专门研究。专家认为,“皮纹测试”中涉及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医学遗传学与多元智能学说,这两者属于正常的科学范畴。但是,加上“皮纹测试”以后就会变得难以确定、难以捉摸。始作俑者用多个科学的、正常的、合理的概念,来包装它这个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东西,极具欺骗性。专家还指出,检测的结论只是一个不确定的、预见性的东西,但是对孩子却可能做出极大的误导,甚至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有些产生的不良后果,令人追悔莫及。
中医专家认为,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特质或病变均可以在手部体现,但侧重于生理特征,对人脑智能无法体现。
尽管已被认定为伪科学,但这种生意依旧红火,且有蔓延之势。目前,多个亲子论坛上都有讨论皮纹测试的帖子,在家长中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教育专家提醒: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心情被一些人利用成了赚钱工具,就有点可悲了。与其利用指纹预测孩子未来,不如为孩子成长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幼儿的基础教育很关键,只有全面发展才有利于孩子将来在社会立足,过早给孩子制定发展方向,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专家告诫,类似的人体测试还有不少,大都缺乏科学依据。
国家早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不允许宣传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只能说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一些厂商欺老百姓不懂这些,愣说可以治疗疾病,尤其是一些大病、绝症。比较典型的是“某某灵芝宝”。该“灵芝宝”的广告是:“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实验证明:对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淋巴癌、脑瘤、鼻咽癌、胆囊癌、膀胱癌、胰腺癌、骨肉瘤等各种实体瘤和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中,某某灵芝宝均有显著疗效。”简直就是灵丹妙药,什么癌症都治。据说全国服用的患者已达50万,广告上还有若干身患癌症者吃了他们的药康复的例子——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这么做广告。因为能治病救命,所以价格不菲。但是,明眼人仔细一看,该产品根本就不是什么药,是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节,辅助抑制肿瘤。仅仅是“辅助抑制”作用的保健品,却被人为地夸大为包治诸癌的灵丹妙药!真是岂有此理!可是,就是这类货色,依然在打广告、在销售、在骗钱!
近期,一则关于保健品和维生素的报道,更令人震惊:补充维生素和保健品可能导致早死!
据报道,芬兰的最新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可能比不服用这些产品的人死得更早!据东芬兰大学佩卡·迈宁博士介绍,研究人员收集了芬兰某城市1800名62岁至74岁的居民健康数据,他们发现,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50%至70%。
这个结果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的研究结果类似。
哈尔滨医科大学一位营养学教授介绍,目前国际医学界对维生素和保健品的功效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服用维生素对缓解多种病情有帮助;但也有人认为服用维生素和保健品纯属浪费,有可能使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早亡。到目前为止,国内权威医学机构还没有得出人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会导致早逝的结论。就是说,目前尚无最终的权威结论。
还值得留意的是保健用品,尤其是一些可以让人进店“免费体验”的保健用品。在老人体验的同时,销售人员就展开宣传攻势,什么电疗仪、理疗床、按摩椅、泡脚盆,本来功效一般的电疗、磁疗产品,被说得神乎其神,成了可以治病救命的利器。老人们一再“体验”之后,难却面子,不得不掏腰包,天价保健用品就是这样推销出去了。事后问老人使用效果如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专家指出,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一样,只是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绝对不能依靠它们来治病救命。宣传保健用品能够治疗大病、绝症,绝对是伪科学、瞎忽悠。
对“弱碱水”的欺骗性宣传,笔者和诸多文友曾探讨过。弱碱水一般指的是pH值在7.4到9.5的水。可时至今日,其宣传广告依然我行我素,“弱碱水”依然卖得不错。开发商和销售商宣传:“由于空气污染、肉食饮食习惯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现代人体质偏酸,易引起疲劳和亚健康。”还引用了一些医生和专家的话语加以证实,增加其权威性。并声称,酸性体质是罹患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的源头,只有改变酸性体质,才能避免罹患这些疾病,所以,应该饮用他们开发生产的弱碱水。
这些貌似科学合理、权威的说辞,说穿了也不过是大帽子底下的商业噱头。哈尔滨医科大学王桂照教授指出,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人体内的正常酸碱度(即pH值)在7.35~7.45之间。由于人体可以通过脏器和呼吸作用调节酸碱平衡,因此正常情况下体内pH值是恒定的,人体都是弱碱性的,只有患了严重的疾病才会出现偏酸体质。就是说,患病在先,体质变酸在后;而不是体质变酸,然后患病。专家指出,人的胃里含有高酸度的胃液,喝进去什么水到胃里也会变成酸水,包括弱碱水。人体有一套非常微妙的调节机能,会让人体始终保持一种偏碱性状态。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不喝弱碱水,他们的体质依然无例外地保持在弱碱状态。
“食物相克”之说流传甚广,时间甚长,流毒甚远,其实多是伪科学,大可不必受其影响。
为了真正验证食物相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中国营养学会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等进行了人体实验。哈医大选择了一批健康志愿者,分别试吃5对典型的“相克食物”。结果显示,试验人群7天后未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受试者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兰州大学的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豆腐与鸡蛋不能同吃是流传最广的“相克”理论。这个“相克”之说影响了不少家庭。其理论依据是:因为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让好多人信奉不疑。
营养学教授指出,“豆制品与鸡蛋相克”的说法流传已久,其实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不太耐热,只要加热时间够,就会被破坏。所以将不同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有助于蛋白质的互补,不仅能提高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还可减少蛋白质被分解代谢的量,减少含氮物质的产生,降低了肾脏的负担,对机体反而有利。饭店里专门有一道菜,叫做“锅榻豆腐”,就是用鸡蛋包着豆腐过油而成的,十分受欢迎,没听说谁吃了以后不舒服。
以上是目前依然“红火”的健康领域的伪科学,类似伪科学还有很多,如声称注射“人胎素”使人年轻,注射“肉毒毒素”去皱美容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笔者提醒,在使用保健品尤其是“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请教专家,问明白、问清楚了再掏腰包。编辑/谭明
Xinxin662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