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好健康跟着你
气血、阴阳、相生相克……这些听起来很“玄”的词汇,往往让人搞不懂中医这门古老而奇妙的学问。营养学有很多临床数据,但经验不足;而中医则正好相反。但是,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譬如:中医强调“治未病”,营养学强调“亚健康”;中医用天然草药,营养学善用天然食物;中医强调作息、运动、情治,营养学讲训练、运动、心态,两者关注的对象是一样的,用的手段也一样,非常适合结合在一起。
用营养学的语言去解读古老的中医智慧,会让人们看到更科学化、更具规范性的中医,也更容易汲取两家之长处,达到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一切,从最简单的“气血”开始。
气血正常4方法
现代人的许多生活习惯都有违气血之道,因而导致了许多慢性疾病的产生。气血循环正常,身体才会健康,而维持气血循环正常的关键,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营养均衡、作息正常、定期运动、心态平稳。
方法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难。
1.营养:天然、全面、均衡
现代人习惯摄取保健品,但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取不够全面,因为,很多植物的天然成分目前还没有办法去合成。挑食、偏食就会影响气血生成,影响身体健康。
营养均衡十分重要,各种营养素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生物利用率才会最高。如果是只挑某几样东西吃,你爱吃的东西的营养也发挥不出来。至于保健品,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假如能够从天然食物中获取全部所需营养素,我们就不需要保健品。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无法摄取这么多食物,加上现代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很多食物的天然营养含量变低,食品工业也导致营养素流失或分解掉。这个时候,只能通过一些保健品来补充。因此,我们只能把保健品作为补充渠道,不能作为主要渠道,重点还是要激发人体本身五脏六腑的功能。
2.运动:选对时间运动
早晨运动,比较符合中医“阳气生发”的规律。因此,尽量把运动安排在早上,或善用一些小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不运动,器官功能会变弱,就算吃得再好,也不一定用得到。充足运动才能激发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如此一来,摄取的营养才能有用武之地。
3.作息:睡比“补”更重要
睡眠最重要。所谓睡眠充足,并不是一天睡8个小时就足够,关键在于睡觉的时间和睡眠质量。白天睡觉,仅仅是休息;晚上睡觉,除了休息,还具备修补的作用。晚上11点最好就进入睡眠状态,早上5~7点起床。这样,白天流失的东西可以在夜晚得到修补。用摄入的营养成分,生化成各种功能物质,以“阴”养“阳”。晚上11点后是营养转化的最重要阶段,高峰期是凌晨1~3点。所以,应该把握这个阶段。
一个人若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阳气下降,进而导致器官功能下降,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下降。熬夜就等于把本该分配给五脏六腑的营养,也就是气血挪用了,还会制造出很多额外的垃圾和毒素,补的速度赶不上损的速度,身体就会出问题。
4.心态:维持情绪平稳
心态平衡也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另一要素。日常生活中,人们或因情志变化而伤肝,或因思虑过度而伤脾,从而导致经络不畅,耗损气血。因此,应保持情绪平稳,首先要做到不生气或少生气,并且减少压力。学会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将压力消弭于无形。
何谓气血气血是中医的概念,用现代语言来说,血是通过六腑从食物中提炼出来的营养素,是身体的构造物,而气则是五脏以血为原料生化出来的功能物质,食物中也可以直接提炼出某些“气”。而通过研究气血的转化和营养素可以补充到的经络等,中医和营养学就有了契合点。
气:相当于身体的功能性物质的总和,例如:荷尔蒙、各种酵素、T-细胞、巨噬细胞神经信号。
血:血是身体的构成物,形成五脏六腑、肌肉、骨骼等原材料。
“血”能生“气”:“气”其实就是功能物质(如:荷尔蒙、激素等),“血”则是营养成分。“气”由“血”生,反过来,“气”又会影响五脏六腑对“血”的提炼加工能力。
上一篇:环境问题与现代性
下一篇:用最美好的方式向健康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