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
春节作为法定节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是如此。而从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也纳入法定节假日,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关注。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文化意义广泛而又深刻。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法规层面的突进,更重要的是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新时代的生活,真正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这才是未来应用的追求与关键。
[关键词]传统节日;法定假日;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8)02-0215-10
余 悦(1951—),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茶文化。(江西南昌 330077)
2008年1月1日起,全国法定节假日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改变,牵动着广大民众的神经,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都把眼光投入自己重视的层面,特别是对劳动者休息的权力、带薪休假、黄金周的影响等有众多的讨论。①而本文则从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作些探讨,因为这些法定节假的调整起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文化的推动力,民俗学家是其中最早关注、研究、呼吁、策划的重要群体之一。②
一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修订。这是一次历史的延续,又是一次最有文化意义的构建。
早在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足百日,政务院就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订立的节日主要是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外加传统的春节,使中国公民有了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的基本公休假格局。46年后的1995年,有了“双休日”制度。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3个“黄金周”。而2007年12月14日,则是第2次修订,突出彰显了这次修订的“文化含量”。办法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这7次全民放假节日,共11天,其中,传统节日4次,共6天;而新兴节日3次,共5天。也就是,传统节日在全国法定假日中,无论次数和天数都超过新兴节日。此外,国家还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传统节日更多地纳入法定节假日,是顺应民意、尊重民间习俗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其文化意义,我们不妨从多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一)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继承与再现
历法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区分为以月亮盈亏为基准的“太阴历”和以太阳周期为基准的“太阳历”。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中国传统社会所使用的历法是“阴历”,亦即所谓“旧历”、“农历”、“民历”。其实,这是一种并非全面和准确的看法。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历法是“阴历”兼具“阳历”,实为“阴阳合历”,故又叫做“太阳太阴历”。1912年,孙中山宣布废除阴历而采用阳历,但由于中国文明一直是以农耕为基础的,而阴历和农耕生活的节气、节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现代中国也一直是阴历和阳历并行延续的局面。③正因为如此,依据阴历、节气等编排和设计的各种传统的年节、庆典和仪式,这些所谓“传统节日”的节庆体系,依然根深蒂固,特别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堪为代表。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既是我们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节日表现的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体現出中国人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追寻浪漫的美学观;享受团圆美好气氛,根据年龄长幼尊崇的伦理观念。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通过节日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再现。
(二)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需要载体的。节日是日常生产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的春节,人们印象最深的有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春节最有生命力的,是举国共庆,全民欢腾的活动,是盼春节、迎春节、庆春节的繁复、温馨的过程。每年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就进入年的程序,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走亲戚、舞龙灯、跳狮舞、吃元宵、观花灯,等等。每一个辰光,每一年环节,都紧扣着辞旧迎新的寓意,期盼祝福的心愿,尊崇先人的礼教,还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符号。如果缺失春节这个载体,如果简化或省略这些熟悉而陌生的过程,淡化或消除这些民间文化符号,也就失去了年味,失去了年的本质的意义,也就使文化传承失去了根脉。同样,像年节的放鞭炮、扭秧歌,清明节的踏青、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燃宝塔灯,都是象征着闲暇、欢乐、温謦和幸福,都是展示欢庆喜悦的有效形式。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团结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一些传统节日又是多民族共同享有的。例如,春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其他38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其中,31个民族普遍过春节,他们是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京族、黎族和畲族。而另外8个民族中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他们是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毛南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尔克孜族。可见,春节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其他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白节、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及珞巴、门巴民族的藏历节、望果节,藏族的雪顿节、沐浴节,苗族的花山节、姊妹节、芦笙节,壮、苗、布依、侗、瑶、畲、仫佬、仡佬等族的三月三。④这些节日,数以百计,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⑤中华民族分布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国家法定节日的实行办法,还明确规定少数民族节日的休假要求。这一规定,体现出我国民族一律平等,国家对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尊重,也是国家法定假日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四)传统节日还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外华人一直把春节视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他们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但是每年仍然坚持过春节,并加以展示。这既是强化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香港和台湾现在都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有假的节日。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清明节,数以万计的海外侨胞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每年清明节,很多台湾同胞也来到海峡对岸祭奠祖先并与亲人同聚。⑥可见,共同的清明节俗,使侨居海外多年的侨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与祖国连在一起。如今,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必会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内地和港澳台在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文化上有意识形态的差别,但是两岸四地的民众在传统节日文化上却是相互认同的,这也是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