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触动灵魂
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一方面是技术发展的自然结果;一方面也是刻意为之。单论“刻意为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以此为注,不算过分。
看看这些年我们谈过的IT应用的概念:CAD/CAE/CAM一体化、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产品数据管理(PDM)、协同产品商务(CPC)、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 (ERP)、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产管理(EAM)、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排程/高级计划与排程(APS)、物流管理系统(LMS)、企业内容管理(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企业门户(Enterprise Portal)、数据中心(Data Center)、大数据(Big Data)、商务智能(BI)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每个概念后面都是一个用于支持的软件系统、或者这个概念就是为某一类软件系统专门准备的。企业IT部门,可以掰着手指头算算自己掌管的软件,或许很有成就感。
如此多的新概念,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谓的“高科技”或“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于企业本身的运作而言,特别是制造型企业,概念也不少:全面质量管理(TQC)、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并行工程(CE)、集成产品开发(IPD)、项目管理(PM)、业务过程管理(BPM)、5S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
考虑到一些专项的技术和领域,以及不同的行业,无论是IT本身还是应用企业,还有更多的概念。比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模型的定义(MBD)……
若论出处,以地域而言,长期以来处于经济和科技发展高峰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当中,日本和欧洲除了在个别“点”上有所贡献外,几乎所有目前热点的概念和能想得起来的过眼云烟,都来自美国。言必称美国,在这里也不例外。
从身份看,大概有三类:政府机构或者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比如美国国防部、美国商务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大学或者私人研究机构;企业本身,包括以服务面目出现的咨询机构、领先的制造企业和IT企业。
首先必须承认,新概念是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提高后自然产生的。不过,围绕新概念的产生、推广和采用,出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虽然“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而且“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但是,是否新概念仅仅停留在“别出心裁”上呢?比如,相比上一代的“CAD/CAE/CAM一体化”,CIMS是否真正完成了“集成CAD/CAM/CAE以及其他制造信息和系统”的任务?而PLM能否完全实现了CIMS当初对企业的承诺?
另外一个现象是:在新概念蓬勃兴起的早期,我们都相信它有价值,但还不能确切地知道它是什么。最常见的是,大家都在讲,但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比如“云计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新概念比较难以找出现实的事例。在经过专家认真详细的介绍、看完企业提供的案例之后,个人和用户懵懵懂懂地领会到:“很好,我现在每天都在用”,或者“原来我几年来一直做的,且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它!”
还有一些例子。
(1)概念的始作俑者,通常不断推陈出现,而概念的采用者明显滞后。比如,有很多IT厂商和用户还在用“End o End”说事,而当事人放弃它已经很多年了。
(2)标新立异。例如,以Internet技术为契机,试图把自己与PDM区别开而提出的CPC。
(3) 温故而知新, 把“ 猫” 叫做“ 咪” 。比如,“6S”比“5S”好,“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地球”比“云计算”好。
再有一点,就是新概念和技术的纠缠。每个概念都可能需要软件系统来支持,比如,企业用户会关心如何在软件系统中实施并行工程或者IPD。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企业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软件?有这么多软件系统该怎么办?
很好,针对新的问题,继续需要新的东西:“中间件”、“门户”、“整合”和“BPR”等继续跟进。可称之为“螺旋式的上升”。
从某种角度上看,新概念不是为了解决老问题而出现的,恰恰相反,它是为了提出新问题而出现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街边摆摊算卦的,通常会叫住路人说:“这位先生面相不错,但好像最近有点问题”。
究其源头,新概念的作用在于它的目的,不在于它的内涵和应用。内涵和应用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确定下来——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在概念初起时没法说清楚。所以,概念在其起始阶段主要用于“洗脑”,或者,文化点来说,要“先触动灵魂”。
◎企业需要一个支撑:它站在产品和技术的前沿。
◎IT供应商要能展示自己解决方案的能力。
◎研究机构需要表明其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洞察力。
◎政府机构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投入并推动科技的发展。
一旦大家找到一个共同点,据此就可以形成一个价值链,各自保证自己成为其中的一环。因而,沟通、共鸣就很重要: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然后才能形成合力、一起行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新概念显然以提供“服务”为特色行业、或者“高科技、新技术”行业为主要市场,但是在提供“实物产品”的行业和领域相对较少。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
其中的原因或许和业务模式和产品特性有关:提供“服务产品”的领域,灵活多变,可以快速接受甚至热情欢迎新技术的影响;而提供“实物产品”的领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对变化比较慎重:剪子和轮子从发明以来就一直是那个样子。
同样的原因可以解释:最近一个时期,为什么制造业受到IT的影响最大。在本身不容易出现突破的情况下,自然期望有外力介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到渠成。
热衷于新概念的不是少数,因而能推动其投入实践并取得发展。政府、学界、企业甚至个人都对此兴高采烈,所以,愿景、战略、规划和投资等纷至沓来:坐而论道云计算,起而行之做打印。不能参与这个盛宴的,恐怕不入潮流。
这种情况适合于今天的社会环境:新技术、新概念必须以充分消费化和娱乐化的方式才能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所谓“恰逢其时”。
然而,概念的生命力和价值需要时间来检验。以红极一时的“面向对象”为例,虽然目前很少有人提及,但事实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标准方法。在制造业中,“TQC”也是一个里程碑。
以中国而言,短期内不大可能贡献出能被广泛接受的新概念。对于中国的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来说,像以往一样,还会继续跟踪、借鉴等,也许会加上一些诸如“中国式”或者行业特色的前缀或者后缀。原因显而易见:既缺乏长期持续的研究、又缺乏严谨认真的应用。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名词“因特网”和“万维网”,如今无人提及,就是一个例子。
于IT和制造业的结合领域,“中国的优势和特点不在于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原创,而在于应用,在于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张力。”这也正是目前IT和制造业领先企业所看重的地方,这同样是倡导“两化融合”的另一个出发点和价值所在。
拒绝和排斥不对,但也要避免“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情形出现。
第三方观点:
不可否认,掌握新概念的实际内涵,并甄别其真实价值,对企业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目前特别强调创新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人云亦云,尤其不易。但也不必过分用负面的态度看待新概念的宣传。
应用实践和实际回报是企业做决策的最基本出发点:无论新东西以何种面目出现,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应当是首要的标准。(文文)
下一篇: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程度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