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长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摘要】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校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校长应该清楚定位,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如校长应以升旗仪式为依托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和培养;校长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行为培养;校长应以传统节日为特色进行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和培养;校长应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关键词】校长;德育;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的方面,对整个国家人才培养和个体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的学校德育更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因此学校也就承担着更多任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规划、支持和领导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所能发挥的效力。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那么校长或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呢?接下来笔者将首先分析相关案例,目的是借鉴已有的学校实践经验,然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具体的思考。
一、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主题鲜明的“国旗下演讲”进行道德行为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赋予学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新任务,因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校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以加强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形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借助升旗仪式,有学校就开展了以“如何养成学习生活好习惯”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帮助学生明白习惯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此外,我们都明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观察事物,学习知识,欣赏美丽的世界。现在很多人因为用眼不当,导致视力下降,每天处在烦恼和痛苦当中。因此学校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用眼习惯,开展了以“爱眼护眼、拥有明亮的眼睛”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之后,学校开展了以“讲文明礼仪、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同学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把文明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角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开遍家庭、校园和社会;此外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小学生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学校还开展了以“传承中华美德、争做道德标兵”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
除此之外,学校还根据特殊节日开展了很多主题鲜明的国旗下演讲,例如清明节的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五四青年节的以“五四引领成长红色点亮青春”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教师节的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世界粮食日的以“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幸苦”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重阳节的以“登高赏菊佩茱萸,敬老尊老度重阳”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感恩节的以“心怀感恩、共建乐观人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等。通过每周主题鲜明的国旗下演讲,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加深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建立起具有个性特点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依托学校特色活动进行道德行为教育
1.开展教室文化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有学校以“做学习的主人,共建书香家园”为主题特地举办了教室文化节,以“书香寝室”为主题,进行寝室文化布置评比。将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巧妙的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的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这一教育思想才能真正起到效果,我相信参与过这场规模宏大的教室文化节,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2.开展“学雷锋精神”主题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在雷锋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继承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弘扬雷锋勤俭节约、热爱集体的精神;继承雷锋严于律己的精神;积极参加旨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学校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楷模”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包括学雷锋主题的“签名”活动,此外学生会向来往的老师和同学们发放传单,宣传雷锋精神和学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还会利用宣传展板来向教师和学生呈现关于雷锋的文字和图片,让大家明白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和目的。这种蕴含传统美德的节日还有很多,也并不是一次主题活动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是只要每一次的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策划,认真做,积极投入,学生也就能够全身心参与,并在其中学到获益一生的东西。
3.组织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学会奉献和爱护
有学校组织的爱心义卖活动、爱心跳蚤市场等活动一直在持续,在活动中学生扮演看客、买家、卖家等各种角色,购买或者售卖笔墨纸砚、书画诗艺、海报漫画、手工艺品等物品,此外还有各种各样招揽顾客的方法,如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还有学生弹古筝,利用音乐声来吸引顾客。最后在同学们高涨的热情、积极的参与中成功落幕,最后學生将义卖物品的款项全部都捐到了“爱心基金会”,以帮助处在贫苦地区或是有困难的同学。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学会了用语言交流的技巧,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每位同学的奉献精神,同时更使同学们意识到小小的付出也能献出一份真诚的爱心,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校长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具体做法
(一)以升旗仪式为依托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和培养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学生庄严肃穆,每一次主题鲜明的国旗下演讲,都给学生带来了一场场精神的盛宴、心灵的涤荡和道德的启迪,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学校长期以来的坚持。少年儿童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才能逐渐进步,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行为培养
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渐培养起各种具体的道德行为习惯,例如上文提到的以“做学习的主人,共建书香家园”为主题的教室文化节活动,就侧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团结协作的能力;“爱心义卖活动”就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以活动形式开展的教育可能比说教形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
(三)以传统节日为特色进行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和培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而人们对其进行传承的形式主要是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因此学校可以借助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少先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节日氛围中,具体的学校活动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上文提到的清明节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除了这种形式,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历史遗址,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缅怀先烈,学习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
三、总结
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并且持之以恒,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表达的意思。并且作为过去的少年儿童,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长为未来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照团.“校长德育”的认识与培植[J].教学与管理,2014(20):10-12.
[2]余志权.阅读是最好的德育——中山大学附中三水实验学校樊瑞校长的阅读德育尝试[J].中小学德育,2014(03):78-82.
[3]楊德全.校长德育思想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0):49.
[4]杨秀治.首都高中校长谈新课程条件下的德育路径[J].中小学管理,2010(10):34-35.
[5]曹光文.德育校长“五精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6):76-77.
[6]孙兰祥,王俭.中学校长关注的学生德育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6(07):47-48.
[7]万学华.德育校长科学决策刍议[J].南昌职业技术师院学报,1995(02):93-94.
[8]校长在确立“德育为首”过程中的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1993(06):72.
上一篇:探究新形势下小学校长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校长,今天你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