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长职业化和校长的内涵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职务校长”已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校长自主性的发挥,校长应该职业化还是专业化便成了人们当前争论的热点。对校长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推进校长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策略。
当前,教育界对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爭论颇具声势,两派各自据理力争,不相上下。为此,就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问题略谈一二。
一、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的概念
校长在学校中角色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从某中意义上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教育行为、管理风格与水平等个人素养对学校产生直接或全局性的影响。一所成功的学校通常是与一位优秀的校长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人提出“武装一人,振兴一校”的说法。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校长这一角色的重要,然则,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对校长这一角色的定位认识模糊,对校长是一种职业或是一种专业还没有形成共识。
校长职业化是指校长在责权范围内以经营管理学校为专门职业,它要求校长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懂教育,懂管理,还要善于经营,能引领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持续的增值。校长职业化强调校长不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职业。
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化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指校长所需具备的一些内在指标、专业素质和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二、校长职业化和校长专业化的内涵
1.校长职业化的内涵
职业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职业资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资质是职业化内涵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明确规定了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独特条件和要求。简单说就是3A能力,包括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经营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指面向教育的组织构建能力,如决策能力、领导艺术、组建团体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以及调动下属积极性能力等。职业化校长应建立起一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动态管理模式。教育经营能力,即经营教育资源的能力。就是说校长必须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与经营能力。要求职业校长能用经济的观点审视教育,逐步实现经济教育化与教育经济化两者相融合的一体化格局,其核心是怎样在实现最大教育满足的同时,又充分考虑教育成本---投入产出效益问题。教育科研能力是指校长还应具备相当的教育专业知识,要了解教育基本规律和把握教育动态。职业意识是人们站在既定的职业角色角度为实现职业目的逐渐从职业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整套特定的思维模式。校长职业化要求校长具有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经营意识是指要把教育当作特殊产业来经营的意识;品牌意识是指学校品牌是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整和表现,是学校综合实力;竞争意识是指校长在当今这个富于挑战的世界要敢于接受挑战、迎接挑战同时也要经得住挑战。而职业道德是指校长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2.校长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是职业分化和发展的结果,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专业高于职业,职业不等于专业。两者不能等同,某种职业要称得上专业,必须达到和符合专业的标准。关于校长专业化的内涵,有的学者指出,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就是指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那么,职业化过度为专业化应该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我认为,它应包括六方面:(1)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校长专业化的知识结构是种通识型、通才型、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校长的知识结构由现代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现代信息知识等组成。校长必须具备一整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它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的。(2)专业道德。它强调服务意识、顾客意识和从业者的职业道德。(3)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因为专业有专门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所以非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不能胜任。(4)专业发展。专业人员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提高和发展,以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5)专业自主。它指从业人员在业务上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定权,可以不受专业以外因素的干涉。(6)专业组织。它指能形成有一定权威的自治组织。
三、推进校长职业化和校长专业化
1.推进校长职业化
既然中国国情暂时需要先职业化,我们先谈谈怎样推进校长职业化。(1)建立校长资格认定机制。发达国家对校长的资格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推进校长职业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校长资格认定模式是建立在委任制基础上的封闭模式,这种模式严重缺乏公开性和公平竞争性。我们必须建立开放性的校长资格认定机制,制定校长职业国家标准,实行校长资格证书制度,这是推进中国学校校长职业化的首要措施。(2)完善校长竟聘机制。由于全国各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水平也参差不起,因此, 建立多元化的校长竟聘机制,是推进中国学校校长职业化的根本措施。(3)建立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现代社会,校长不仅要成为卓越的管理者、成功的经营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因此建立培训计划的统一性与实施方案的灵活性相结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培训方法的多样性相结合,培训机构的激励性与培训条件的优置化相结合,培训师资的学术性与培训技术的现代化相结合的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是推进中国学校校长职业化的必要措施。(4)明确校长的责、权、利,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树立职业化校长应有的社会地位,这样有利于稳定校长队伍,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只有校长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他才能放开手脚用自己的职业知识管理经营学校。(5)建立健全校长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同样是促进校长职业化的基本措施。
2.推进校长专业化
当我国的校长职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得朝着更高级的目标——考虑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的问题了。推进校长专业化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促进校长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校长专业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点我们从校长专业化的定义和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来。(2)提高校长的职业道德和各方面的修养。中国很注重校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往往忽略道德修养培养。而在西方却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要通过校长正直、公平、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影响整所学校。(3)注重对校长的培养和培训。这点和推进校长职业化的要求差不多。作为专业人员,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和训练。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却没有专门设置校长专业的大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校长的培训体系,使每个校长在任职前就能接受足够的专业训练,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4)尊重校长的专业自主权。校长的专业自主权,意味着校长对学校的事务有决定权,在这一点上,应克服两种良倾向:一是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清,二是校长的权利超出专业范围。(5)鼓励校长成立社团组织。社团组织可以对校长进行专业约束,并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6)规范校长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管理制度还有许多不足,应进一步完善校长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①游淑芬:《高等学校校长的新观念》,《高等教育》,2004年第12期。
②吴江:《面对WTO的选择: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