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我的对面是你
新闻发布会的关键词是“新闻”二字。无论之前怎样认真准备都难以完全,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我和团队的准备工作要持续到上场前的最后一刻。
2016年我就曾面临考验。那年3月4日上午10点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准备会议刚刚结束,我走出大礼堂,秘书肖茜迎上来,凑近我耳边说,中纪委网站发布了消息,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原省委书记王珉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当时距离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20多分钟,而我不仅对王珉其人没有任何印象,对他的违纪情况更是毫无了解。对这样的重大新闻,记者们肯定会第一时间注意到,并在发布会上提出相关问题……我必须有针对性的回应准备。
人民大会堂的于清处长帮我们找到一间安静的小厅,我开始调整原来准备的关于反腐败问题的答问要点。
有了这次“意外”,我和团队更加重视关注发布会之前24小时的突发事件,尽可能对任何新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和准备。
发言人不能信口开河,对任何问题的回应都需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便因为时间紧,拿不到权威的回应口径或者恰当解释,至少要了解事实,才能心中有数,考量周全,让自己始终处于进退裕如的地位。
发布会是“听”的艺术
新闻发布会对公众来说是“听”的艺术,对发言人来说则是“说”的艺术。
“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这9个字说来容易,做到实在很难。在构建答问要点的时候,我和团队孜孜以求的,就是实现这样的目标。
第一个门槛是“听得懂”。
我不能用公文化、专业化、理论化的内容去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而是需要把这样的书面公文体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发布会答问要点。
怎么办?首先是讲话要短。回答一个问题,控制在3分钟之内是比较恰当的,其间,差不多一分钟转换一个论点效果更好。据此,团队在构建答问要点的时候,一个问题不能超过300字,分成三段式,在这个范围内打磨表述方式。
根据我在发布会上实际应用的情况,如果准备得对题,我可以在要点基础上现场发挥,一般讲到600字左右,时间能控制在4分钟之内。
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需要尽量选择大白话,使用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表述。记得2013年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我需要考虑“全口径预算决算”改革的问题,调整,再试,再调整,直到第四次,我丈夫一边炒菜一边听我说完,回过头来说:“嗯,这次听明白了。”
第二个门槛是“喜欢听”。
人们最喜欢听什么样的话?我的体会是,真诚的话。真诚不是形式,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当媒体记者有疑问的时候,说明公众有关切,这份關切往往关乎“切身利益”,比如房地产税、《证券法》;可能是“切身之感”,比如食品安全和雾霾;也有可能是“切肤之痛”,比如反家暴和妇女权益保护;甚至可能是“锥心之刺”,比如腐败、冤假错案、个人信息保护,等等。面对人们的关切,发言人需要“人同此心”,才能与大家“心同此理”,让人们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回应。
第三个门槛是让人“记得住”。
要想让人们记住点什么,就必须简洁并且有重点。回答每个问题都需要考虑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核心要点,这是每个答题中如同灵魂般的存在。要有几个关键句子,让人印象深刻。
单打独斗?不,我需要一个团队
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看上去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有人以为一场发布会的成功靠发言人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那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我的背后有个专业团队,团队的力量在于能够把多人的智慧聚合在一起。
我在2013年3月第一次做发布会时,准备时间非常仓促,整个过程让我倍感吃力。
在2014年的筹备工作之时,我开始组建起一个小团队。首先选择的是人大机关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和有法学理论素养的干部,他们熟悉人大业务,能够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见。后来在2015年的筹备工作中,我又邀请到几位院校和智库的成员加盟,包括法学、经济、国际关系和传播等方向,形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组合。团队中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虽然多是兼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大家对参加团队兴趣盎然、勇于拼搏,竭尽所能地投入。
团队的任务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筛选和梳理问题。借助前期的媒体座谈会、部委座谈会和专家与智库学者讨论会,搭车了解和熟悉情况,寻找和判断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重点问题。
第二阶段是针对重点问题做调研和拟写答问要点。我会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和兴趣分配给每个人重点研究的方向,先把一些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结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重点,考虑如何回应。在这个基础上,大家一起商讨,然后分头拟写答问要点,最终选出大约70个重点问题,作为准备新闻发布会的基础。
为什么是70个,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算是经验之谈吧。
“不是更多”,是无须更多,70个“问题”实际上是70个“话题”,从大量问题中“浓缩”而来,基本能覆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范围。也无法更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不能漫无边际地准备,需要聚焦最重要的问题,将其搞清楚、弄明白。
“不能更少”,是因为再少恐怕就覆盖不住公众关注的范围了。我和团队根据关注度、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选择出来的70个问题大致分成三类,我们戏称为“押题”。
“一类问题”20个左右,是我们初步判断的“必答题”。其中包括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例如,2017年的一类问题包括民法总则、反腐败和监察体制改革、雾霾、国防费预算和军改、个人信息保护、校园欺凌、个税起征点,以及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事件。
“二类问题”也是20个左右,虽然没有一类那么紧迫,但已经在一定范围引起社会讨论,是我们判断有可能被问到的。比如,2017年的二类问题包括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证券法》、中美关系、朝核问题等等。
“三类问题”包括国内外媒体年年都关注的那些旧问题,属于“老顾客”,虽然我对这些问题相对比较熟悉,但也需要更新数据和信息,也要考虑一些当年出现的“新鲜事”。
实际上我们考虑到的问题不仅限于此,还准备了一个更大的答问资料库,储存在电脑里,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
通常在2月的中上旬“一类问题”的图景就比较清晰了。这时距离3月4日发布会的时间已经比较接近,不少问题相对明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焦点也比较确定。
最后,我需要把答问要点转化为自己熟悉和舒适的语言。
训练、再训练
第三个阶段是演练。
新闻发布会总有可预见的成分和不可预见的成分。可预见得益于充分、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准备,而对不可预见的部分能否应对好,往往有赖于平日的积累和现场的把控。
所以,对我而言,将重点问题的答问要点建构好,只完成了发布会准备工作的一半。若想增加可预见性,应对好不可预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临场应变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记答问要点,二是训练据此应对各类问题的能力。
训练的第一步是牢记要点,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要烂熟于心。目的是在面对这类提问时,能比较顺畅、清楚和口语化地表达出来。
除了反复练习,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时间紧,任务重,巴不得每天都能多记点,记顺点。我把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的开始都要强化前一次训练的答问提纲,再记新的答问提纲。我会让助手把答问提纲一段一段地录在手机里,在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听,然后复述。针对个别出错率高的词汇和表述,有时下班后,我会找人少的公园,在一个角落对着一棵树把一些专业法律词汇一口气重复多遍,希望能训练出口腔肌肉的记忆惯性,避免在这些词汇上卡壳。团队成员开玩笑地提醒我,每次要换一棵树,别让那棵树厌烦得枯萎掉。
训练的第二步是演练。
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同的记者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提问,不仅问的角度不尽相同,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我不能用事先准备好的答问要点生搬硬套地回应所有的问题。
怎样训练?由团队成员围绕重点问题对我进行交叉提问。进入这个阶段时,已经临近发布会了,因此需要非常专注,一般只有两三名助手参加,他们会记下我的口误或者遗漏,然后逐一指正。
为了熟悉和适应现场的紧张感,需要提前进入角色,我会在发布会之前的最后一两天,进行模拟演练。
团队会布置一个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包括架设起一台摄像机,准备好我需要使用的电脑。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当记者提问,还有人负责计时和记错。大家分工配合,严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进行,时间也是一个小时左右。这是一个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模拟练习,基本可以接近发布会的强度。
形象也是一种表达
作为全国人大会议的新闻发言人,形象也是一种表达,而且不仅仅关乎个人。
我在自己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已经认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在礼仪、服饰上从不敢大意,养成了比较规范的衣着习惯。遇到什么场合,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不仅要遵循规则和习俗,也要考虑环境因素。例如,参加隆重的礼宾活动时,尽量选择中式的衣着;出席博物馆里举行的展览开幕式时,选择有一点文化元素的服饰;如果是工作场合,就尽量穿西服套装。
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属于庄重、正式的工作场合。2013年我第一次做发布会时,选择了一套浅灰色西服套装,显得低调而庄重。然而,发布会前一天看现场时发现,衣服颜色与背景墙上的大理石太接近了,央视导演建议我换一套。丈夫鼓励我穿一件宝蓝色的上衣,他认为适合这个场合。这件上衣的样式有些偏休闲,但是颜色周正、醒目,我搭了一条黑色的裙子,增加了正式感。
2014年我结识了形象设计师美朵,请她为我做参谋,她的严谨和细致让我在衣着上的形象表达更加专业。例如,2015年我为发布会选择的是铁灰色、有隐隐的藏蓝色图案的织锦面料中式外套。美朵建议采用浅灰色薄毛背心和藏蓝色西裤搭配这件衣服,而且鞋子也必须是藏蓝色的,尽量不要在衣着和服饰的搭配中出现第三种颜色。虽然这些细节并不显眼,但是,从镜头里看,这身衣着形象呈现很强的整体感。
这些年,我在选择发布会的服装时,无论在颜色上还是样式上,一个贯彻始终的原则是:要显得柔和。用美朵的话来说,柔和的形象能帮助我化解面對尖锐提问时的紧张气氛,让人感觉亲近、平和与从容。
形象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可以包括很多内容。例如,每当新闻发布会的大门打开,最后一件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
微笑看似简单,但在新闻发布会上做到并不容易。因为现场直播的形式和不可预见性所带来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发言人需要保持思想高度集中,我常常会忘记了微笑,助手们在演练时就经常提醒我:要微笑,不要板着脸。在现场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提示我,当我坐到发布会的台子上时,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保持微笑。显示屏的角上还会有一个微笑的表情,时刻提醒。
微笑是一种亲和的力量,显示的是自信,更是一种从容。
说到底,微笑是一种态度。
这不仅应是新闻发言人对公众的态度,我想,也应是中国对世界的态度。
(叶弦荐自参考网)
推荐访问: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