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深度和速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学校校风的具体表现。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每一所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的有机统一,也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渗透和交融,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培育一代新人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
我校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普教和特教融合办学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现有23个普教班,3个特教班,900余名学生。学校秉承着“真诚 责任 勤奋 思考”的核心价值观,提出“做‘有根教育’,培植幸福人生”的特色办学理念及“和律久悦”的发展愿景,始终将“对文化治校的追求,对提升课程和课堂教学品质的追求,对学生、教师双主体发展的追求”作为首要任务,努力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摇篮,教师职业幸福的舞台。
一、体现发展的理念,创设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
(一)大厅浮雕
学校大厅一幅大型浮雕“杏坛春晓”,突出呈现“传承文化 做有根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生动地表现学校文化核心引导发展的远景与规划。“杏坛寄语”: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历经风雨的洗礼,牢牢地扎根于泥土,静怡安然,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也誉为我们的国树。她如岁月的书签,向我们彰显了谦逊、深沉、果敢、顽强。树干粗壮笔直,枝叶延展如“道”的传播,忠恕两翼,知行合一,也预示着教师博学与师道并进,以“智趣”教育为依托,实现教学从“知识形态”向“生命形态”的回归,赏花草树木赋诗,观文化設施启智,演绎学子童年,焕发学子生命活动力,奠基学子幸福人生。这是学校做“有根教育”,培植幸福人生的理想目标。
(二)楼廊文化
建立主题走廊,内容经常调换,开展相关活动。新鲜的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思考、去实践、去创造,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楼廊文化。与课程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下课后,古筝曲悠扬,师生顿觉身心清爽。
2.以读书思考为核心的楼廊文化。读书是思想之根,思考之根,我们利用校园文化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3.以展示学生作品和活动为核心的楼廊文化。通过学生书画作品欣赏,动态电视画面等给展示给学生,激励他们形成乐于学习,善于表现的个性。
(三)校外文化墙
位于学校正门外围,面向新疆头道街。内容分为“师生风采”、“关爱特教,你我同行”、“相信爱的力量”、“教育教学活动”四块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宣传板,倡导社会正能量。借助这样一种硬环境的建设感染人、熏陶人,营造出“生态的校园、温馨的空间”,加普教与特教自然融合,无声地促进师生的成长。
二、坚持创新的观点,以活动为载体展示校园文化
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的建设,更要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
(一)主题活动课。每周一节主题活动课:对上周学习行为习惯和状态的总结;以“知感恩 明责任 善自律 喜合作”为主题的演讲;以“诵读经典”为内容的班级展示。演讲中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学生学会了自己教育自己,是真正的有根的教育。
(二)读书节。我校组建了青年教师读书会,创建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促进师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教师每月要在空间撰写读书感悟,学生要制作读书小报。每年的四月是我校的读书节,在这个节日中,同学师生要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日记,作文等。校园广播站要请学生向大家宣读自己的优秀作品。读书已成为师生的习惯。
(三)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每年度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全体学生参与表演,他们在现场或演奏,或书画。同时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和学生共同体验成长、收获的喜悦。
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努力通过校园网的宣传舆论阵地,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既能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当我们把校园文化与育人目标、与课程有机融合,在不知不觉间便影响了一代代学子的成长。学校活动不在于多少,事情不在于大小,只要坚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良好习惯,才能将教育、将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学生、教师、学校才会因学校文化和特色的传承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最优秀的自己。
结束语: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必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
参考文献:
[1]黄进.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与实践性.[J] 江苏高教,2002(6)
[2]黄丽春.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教育.[J] 广东社会科学,2005(5)
作者简介:
马春凤(1972-),女(回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