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困境及其突破研究
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境地,教学时间与精力投入较多,但是实际教学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样的状况,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认真分析造成教学困境的原因后,希望能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突破这一现状。具体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如下:
一、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
积极到其他地理教师的课堂听课、研究和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不足,教学氛围淡漠,现代化手段运用频率偏低等,导致教学成效低下。归纳起来,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有些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将主要精力用于語、数、外等学科,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地理学习中存在应付心态。也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只需要记忆一下知识点,没有什么难度,在课堂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更谈不上课后时间的及时巩固和完善了。学生因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严重不足,对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直接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地理教学成效。
2.课堂信息容量偏低。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观念陈旧,没有及时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课堂教学所需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教材以及教师的口头补充,不仅信息量偏少,而且缺乏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一些地理知识点和地理现象难以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直观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深化理解。特别是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偏见,认为多媒体教学设备是花架子,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导致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受限。
3.教学互动效率低下。对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教学单向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兼顾学生的参与愿望,只顾着自己不停地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和接受知识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度开动脑筋,对地理现象的分析不够深入,对地理规律的掌握不够全面,局限于“教师讲什么就记什么”,没有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灵活掌握的效果,和同学之间也缺乏有效互动,集体的智慧没有得到汇聚,大家也没有养成民主的学术氛围,导致教学效率在低位徘徊。
4.地理教学拓展匮乏。许多地理教师总是以时间紧为理由,很少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拓展活动,尤其是一些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拓展活动,或者要求学生课余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加深对地理教材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实际教学中达到这一点要求的微乎其微,在考虑到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大部分初中学校基本就没有组织过地理课外活动,对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提升具有较大的制约。
二、立足地理教学实际,有效突破教学困境的探索
针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并加以探索,寻求提高教学成效的方法和路径。在本人从事地理教学的时间里,积极参与到和他校地理教学团队的老师一起进行研究,针对地理教学困境进行了突破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将作简要论述。
1.还原地理学科本色,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科学体系中,地理科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足,与认识不够到位有关。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系统介绍了地理学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我国当年是如何从石油贫瘠国变为石油自给自足国的,其中离不开广大地理科学研究人员的辛勤努力,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等丰富的油气储备。再比如: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对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地质灾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理荒漠化、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学好地理的紧迫感。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理学科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积极满足,让学生从地理科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地理素养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全面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更好地开展地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引入现代信息媒体,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成效,必须要在课堂信息方面下功夫,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通过丰富的信息拓展学生地理视野,让地理学习更加生动形象。为了解决地理课堂信息量不足和不够形象等方面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媒体,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在“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内容教学中,如果还是采取教师口头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产生形象的感知。运用信息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开展,以介绍五种类型地形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分别投影珠穆朗玛峰、江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的图景,通过图像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掌握五种不同类型地形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形象感知,同时也较为牢固地把握了相关知识点,课堂信息容量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媒体,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补充与形象演示,帮助学生缓解地理学习难度,形象和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还可以补充与地理学习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有趣,从而实现活跃课堂氛围、拓展知识容量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等多重效果。
3.引导学生热烈互动,提升地理学习研究能力。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因此一定要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载体,让他们自主探究地理知识要点,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通过对合作学习载体与线索进行优化的方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按照四人一组的规模,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里面推选一名学生作为牵头人,将学生个体学习行为变为集体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攻坚克难的效果。其次,将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引导探究模式,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设计出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引导题融合了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我国地势三级分别在哪里,以哪些山脉为界?我国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要素以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重点结合气候、河流以及交通等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我国地势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产生了较为全面的感知印象,大家的集体智慧得到了体现,研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必须在课堂上进行了即时反馈,每一节课都安排了简明扼要的检测,通过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回顾与检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成效,也有助于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4.开展地理课外拓展,学以致用提升地理素养。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拓展性,这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特点有关。教师一定要注重拓展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拓展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研究,从而提高地理综合素养。一方面,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其中与我们周围生活关联度较大的内容筛选出来,课后组织学生深入自然之中,开展分析研究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产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感兴趣的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专门学习研究,满足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当加强研究,立足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路径,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焕冰.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互助模式及共学成果[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1):118-119
[2]刘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的运用——以“长江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2):22-24
[3]聂利红.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地策略研究——以“民俗与旅游”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6-28
[4]卢钢.使初中地理教学既有效又深刻的策略——以人教版地理(八上)“农业”的教学设计为例[J].地理教学,2018(8):28-31
上一篇: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的图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