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DV剧是目前高校的流行文化之一。把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构建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为高校DV教育提供新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DV剧;开放实验室;行动研究;教育电视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56-02
Research on Students’ Ability of DV Drama Production//Chen Yulin
Abstract DV dram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ultures i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carry out action research, the author form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ability of DV drama production by integration the open-laboratory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reating DV drama. This makes a useful attempt for the DV education in college.
Key words DV drama; open-laboratory;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TV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Guangdong, China 514015
DV剧是DV作品的一种类型,其创作包含摄像、非线性编辑、编剧、导演和表演等技术创作和艺术创作。大学生作为DV爱好者的主要组成群体,喜欢用DV表达他们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体验以及个性的感受与思考,并用DV与同学、家人、朋友、老师及他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感悟[1]。DV创作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实践技能,培养高超的审美素养 [2]。出色的DV剧创作能力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学习追求。然而,在高校中,针对大学生开展的DV剧等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培训还存在涉及的技能众多且难度大,课程开设的目标对象范围小,实验课时、实验设备不足[3]等问题,还未形成普遍有效的DV剧创作能力培养模式。
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结合高校开放实验室开展的经验,力图通过教学实践和行动研究摸索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1 研究总设计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和总结有效培养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对象是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07、08级的部分学生,共30人;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其特点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4],非常适合本课题的开展;采用导生制和小班教学方式,每轮行动研究由一名高年级学生作为导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开放时间段对10名低年级学生开展DV剧创作培训。
本研究的行动研究分3轮进行。第一轮行动研究以初步形成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为目标,以剧本撰写、摄像操作、非线性编辑作为教学内容,计划由教师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方案、作业和教学进度安排,由导生按计划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师作为指导者进行及时指导,并从导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有效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否积极两个方面开展观察环节。最后通过研究教学日志,对导生、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的DV剧作品进行反思。第二、三轮行动研究均在上一轮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然后对新的10名低年级学生开展培训行动,并继续观察、反思以及评估培训效果。
2 研究实践过程
2.1 第一轮行动研究
1)第一轮行动研究目标:培养学生剧本编写、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能力,摸索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模式。
2)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教学内容:剧本撰写方法、DV摄像操作方法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
3)计划:①教师制订出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②导生负责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实验指导;③教师对培训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适时对导生和学生给予指导;④培训结束后评估学生的DV剧创作能力,并反思、总结培训方案。
4)行动: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由导生在课余时间对受训学生开展包括剧本撰写、摄像和编辑三方面内容的DV剧创作能力培训。
5)观察:观察导生的讲课情况、受训学生的听课情况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状况。
6)反思:①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指导,导生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效果,如剧本编写部分,导生的理论水平往往还不够,讲解存在重点、难点把握不对等情况,因而培训之前,需先加强导生教学能力培训;②上实验课时,1个导生指导10个学生,工作量太大,应适当增加导生的数量。
2.2 第二轮行动研究
1)第二轮行动研究目标: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的培养模式。
2)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教学内容:剧本撰写方法、DV摄像操作方法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
3)计划:①在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制订新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②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导生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培训启动前先对导生进行教学能力培训;③在教学环节中,由教师承担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学内容——剧本撰写部分的教学;④由导生继续负责DV操作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软件编辑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解;⑤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一名导生参与实验指导工作;⑥教师对培训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适时对导生和学生给予指导;⑦培训结束后评估学生的DV剧创作能力,并反思、总结培训方案。
4)行动:按照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由教师首先对导生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导生的教学能力,然后由教师和导生分别对受训学生开展剧本撰写、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能力培训。
5)观察:观察教学环节中导生、受训学生的活动和反应。
6)反思:①剧本撰写部分改由教师直接讲授,教学效果明显提升;②增加一名导生参与实验指导,受训学生学习效率提高;③增加对导生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导生教学能力,导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④电视艺术手法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但培训中此内容整合到剧本撰写中,所占课时不多,影响学生对DV制作的艺术理解,宜增加该部分课时,并成为培训中的一个独立内容模块。
2.3 第三轮行动研究
1)第三轮行动研究目标: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增加“电视艺术手法”内容模块,初步形成有效的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模式。
2)第三轮行动研究的教学内容:在剧本撰写、DV摄像操作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3个内容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电视艺术手法”这一模块,并把其作为首先讲授的模块。
3)计划:①在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教师确定新的教学内容,制订新的教学方案;②教师在培训启动前继续先对导生进行教学能力培训;③在教学环节中由教师承担电视艺术手法、剧本撰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④导生负责DV操作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解;⑤由2名导生参与实验指导工作;⑥教师对培训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适时对导生和学生给予指导;⑦培训结束后评估学生的DV剧创作能力,并反思、总结培训方案。
4)行动:按照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由教师首先对导生进行教学能力培训,然后由教师和导生分别对受训学生开展电视艺术手法、剧本撰写、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能力培训。
5)观察:教师观察教学环节中导生、受训学生的活动和反应,导生观察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反应。
6)反思: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发现增加“电视艺术手法”的讲解后,学生加强了DV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制作出的DV剧作品具有较好的艺术性。
3 行动研究的总结
3.1 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构成
经实践检验,本研究得出的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构成如下:电视艺术手法,包括景别、镜头、蒙太奇、镜头组接和转场等内容;剧本撰写,包括选题和构思、拍摄提纲、剧本格式和编写等内容;DV摄像操作,包括摄像基本操作、摄像构图、摄像采光等内容;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包括Premiere Pro基本操作、特技运用、字幕设计、音频处理等内容。
3.2 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通过行动研究,笔者得出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对导生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在导生培训学生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过程控制;导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对培训学生实施DV剧创作能力培训,主要是DV操作和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部分教学内容的培训;对于电视艺术手法和剧本撰写这两个教学难点,由教师直接对学生开展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导生、教师与学生、导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和导生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4 结论
经过3轮行动研究的不断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笔者与团队一起研究并构建利用开放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培养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确定其教学内容主要构成,为高校DV教育提供新的有益尝试,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示范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吴天生,赵玉.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90-93
[2]张腾文.DV创作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3]陈瑜林.大学生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4):15-16
[4]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