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洲:创新育晶人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新技术和现代军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關键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洲教授正是此类材料的研究者之一。
杨洲,教授,美国化学会会员。1995年和1998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海尔集团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2000年至2003年于中科院化学所攻读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踏出国门,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非线性光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7月起受聘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尤其是无机晶体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化两个方面都具有国际性的影响。随着光电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速和高密度数据处理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这方面传统的无机材料已逐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迫切要求研究发展新一代具有大非线性和高电光性能的新材料,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由于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而备受青睐。
科技创新,任重道远,杨洲教授就是一位在科学研究旅途中执着前行的探路者。学成回国后,立足于国际前沿和国家所需,他将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定为有机和高分子光子学功能材料,这是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功能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和激光防护材料等。杨洲开发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是目前最受瞩目的太赫兹辐射源之一,已被证实可以得到高功率的太赫兹波,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射电天文、宽带移动通信等领域内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信息存储材料领域主要是发展新型的液晶类光折变材料,这类材料的驱动电压远远低于其他各类光折变材料,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激光防护材料主要是发展高效光限幅材料,着眼于材料的高性能化和成型化,最终研究目标是能够做成军用或民用的激光防护器件。
无论是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还是液晶基的光电和电光功能材料的研究,杨洲都力求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回国前,他所在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在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领域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对DAST晶体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使之初步实现了商业化。利用这一优势,他在设计合成新材料以期提高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的宏观非线性和晶体生长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得到了一种新材料DSNS的非线性比DAST提高了50%,是目前已经发表的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中最大的。合成的另一种新材料DSTMS的非线性和DAST相似,但晶体生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此类材料发展的晶体生长问题,被认为有希望成为继DAST之后的第二代非线性光学离子有机晶体。
据统计,杨教授目前已发表SCI检索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及主任基金各1项,USTB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1项。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专家,他非常重视专利方面的申请及保护,其发明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3-羧基-4-羟基苯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已经获得相關专利。
然而,无论科研工作有多忙,杨洲依然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他所说:“科研重要,教育更重要”。“我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交流的感觉,这让我感到很满足。我希望他们能踏踏实实地做点创新的事情,当然有创造就更好了。我认为创新并没有什么神秘,多积累,多思考,多动手,下足功夫就会有收获。”“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对杨洲来说,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教学,踏实历练,坚持创新必然能够有所得。
责任编辑 马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