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中的“撞击专家”
在遥远的白垩纪时期,有那么一种长相有点“不入眼”的恐龙,叫做肿头龙,体长一般在4—5米,被认为是植食性恐龙,喜欢过群居生活。“只是因为在龙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用这词来形容肿头龙的长相一点也不为过,它就是长得这样让人过目不忘。肿头龙之所以获得此名,是因为它拥有“特别”肿厚的头骨,古生物学家对这类恐龙的复原图或者模型中,它们的头顶总是光秃秃的,有点像我们寿星老的大脑门。肿头龙脑袋在恐龙中并不属于大的,再加上厚重的头顶占据了那么大的位置,因此它的脑容量十分的小,只有一个核桃那么大,所以说肿头龙并不聪明。肿头龙大部分的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在亚洲也有分布,例如在我国甘肃、山东等地就发现过肿头龙的化石。
肿头龙的分类
肿头龙一般类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头骨肿厚并且高度隆起的,并且头顶上的骨骼是完全封闭的,这种属于肿头龙科;另外一类,头骨也是肿厚但是不拱起,并且头顶上有上颞颥孔,归为平头龙科。关于肿头龙的分类最开始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两个科的区别并不是种类的不同,而是性别不同的表现。它们这种头骨肿厚且隆起的是雄性个体,而头骨平坦的是雌性个体,雄陛的肿厚头骨是一种性选择的结果,它如同现代的羚羊一样,在求偶时进行格斗,用头去冲撞,是一种追求策行的特征。一般来说植食性的,营群居生活并且两性之间又存在形态差异的动物,在种群的组合上,雄性的动物个体往往少于雌性的个体数。肿头龙符合植食性、群居、两性异形这些上述这些条件,但是在已发现的化石肿,头顶隆起型的要比头顶平坦的数量多,不符合上述的种群组合规律,因此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应该是两类不同的肿头龙。
各怀生存的“秘籍”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为了抵御捕食者的攻击,都进化出了相应的防御、保护策略或者是特殊的身体结构。例如,乌龟长有非常坚硬的背甲和腹甲。当它感到外界的危险时,便把头和四肢缩进甲壳里。全部被坚固的甲壳包裹起来,把自己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让敌人无从下嘴。刺猬,浑身有短而密的刺,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生活在中生代的恐龙亦是如此,尤其是植食性恐龙,为了抵御肉食性恐龙的追捕,防止轻易成为“鱼肉”,它们也进化出了不同的身体结构来抵御外敌。比如,鸭嘴龙、蜥脚类恐龙等具有庞大的体型,以“人高马大”为优势震慑敌人(例如我们熟知的梁龙、雷龙等);角龙则在头部长有锋利的角,作为反击敌人的“矛”,也是让其他的恐龙望而生畏的;还有甲龙,全身披着铠甲,尾巴长有“大锤”,有这些“护身符”的存在,想要招惹它都是要三思而后行的,再有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尾巴带有尖刺的剑龙。总之,在那个风不平浪不静,暗潮汹涌的中生代,每种恐龙都在用自己独有的“秘籍”顽强的生存、繁衍。
远古“撞击专家”
而我们的“主角”肿头龙没有护体的铠甲,没有锋利的尖刺,没有庞大体型,脑袋还不怎么灵光,要知道那个年代霸王龙统治着北美洲,那里还生存着一批猎杀高手诸如矮暴龙、达科塔盗龙等,那么这种不显山不漏水的肿头龙是靠什么“神技”生存下来的呢?在这种是非之地能存活下来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两下子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肿头龙也不会是个例外。
像现在很多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可以说头部都是最脆弱、最易造成致命的部位,而肿头龙那光秃秃的头部却是其自卫防御与反攻的“重器”是它的“护身法宝”。这种头骨最大可以达到25厘米,这种骨骼不仅厚,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实心,可以說在那个没有人类的“纯天然”时代里,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仿佛是戴上了加强版的安全帽。
古生物学家们对发现的肿头龙的标本进行了收集、整理,发现很多肿头龙的头骨标本上有被碰撞后留下的痕迹,因此,古生物学家们认为肿头龙在遇到敌害的时候会低下头用强力的撞击来攻击掠食者。有研究表明,一只半吨左右的肿头龙能以3m/s速度冲击,撞击的力量能超过14000N,强大的撞击力足以对一些掠食者构成致命伤害。
有的研究认为,这种头顶还用在同类之间的竞争上。在战场上,每次都是毫发无损也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撞击后,头顶上受伤了怎么办呢?这个不用太担心,古生物学家发现它们的头顶骨由一种特殊的纤维板层骨构成,能在受损的情况下快速地进行自我修复。所以说,肿头龙是恐龙王国中的“撞击专家”一点也不为过。(编辑/任伟)
上一篇:冷门专业不应被“冷遇”
下一篇:人类远祖或比老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