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专业不应被“冷遇”
学习这些基础学科,但整个社会如果缺少基础学科,其影响不可预估。对于那些有兴趣和有志向主动进入冷门学科的人,国家应该予以鼓励甚至一定奖励。”
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专业选择问题。究竟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如何看待那些冷门专业?冷门专业因何遇冷?社会如何提高对冷门专业的认知?
对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以地质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对古生物学研究30余年的观察,为《民生周刊》记者讲述了他对冷门专业的一些思考。
民生周刊:据了解,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已连续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4%,面对这样的资金投入,就提高地质人才质量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做了哪些尝试?
王训练:增加教育支出,对整个教育界来说是件大喜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最好的实践在野外,而野外实践教学的成本很高。当教育经费萎缩时,地质院校为控制成本,普遍会减少野外实践教学。然而,不加强实践,地质学就变成了“看图识字”。
基于地质教育的特点,我们学校加强了实习教学。每年暑假,有超过3000名本科学生在校外实习。在周口店和北戴河的实习基地,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进行基础地质实习。
学校还积极拓展跨境野外实习。从2003年我校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实习开始,本科地质实习线路已经延伸到俄罗斯、韩国、越南、美国、纳米比亚、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现在我们每年组织40余名优秀本科学生到境外进行地质实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野外实践教学不仅为地质找矿工作输送了大批人才,更为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民生周刊: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即将面临专业选择,您如何看待冷门专业?
王训练:学科冷门不代表不重要。比如,我所从事30余年的古生物研究,它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指导人们科学地辨识地质时期、生命演化过程。同时,它还能够为地球历史研究及其他地质学分支学科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格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古生物学,地质学就会失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判定依据。因此,古生物学可以被看作地质学奠基性的基础学科。
另外,地质学科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服务地质学、地球科学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所谓“冷门”专业被“冷”对待,主要原因是冷门专业不被社会认可,不被重视。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待遇问题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例如,在地质行业中,地质构造专业和古生物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别不大,只是属于不同分支学科。但是,古生物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在单位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地质构造专业。古生物的相关研究被淡化,已导致地质制图研究水平下降。
目前,在我国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的国情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地球科学,而与之具有直接关联的古生物学也应受到相应关注,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民生周刊:稳定冷门学科人才队伍,哪些举措势在必行?
王训练:要保證高水平的研究,就要保障数量和质量“双稳定”的后备人才队伍。
第一,要调整好学科构架。国家首先要重视冷门专业的整体学科建设。冷门学科,比如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学科具有公益性。对于个体而言,不是每个人都要学习这些基础学科,但整个社会如果缺少基础学科,其影响不可预估。因此,在国家层面,应该考虑给予地质学研究相应的保障。对于那些有兴趣和有志向主动进入冷门学科的人,国家应该予以鼓励甚至一定奖励。
第二,国家应重视冷门学科毕业生的待遇,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同时,加大科学普及,让社会认识到这些学科的重要性,改变人们对于这些冷门学科的看法,让冷门学科人才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使其拥有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价值相适应的社会地位。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冷门学科的吸引力,避免出现后继乏人的困境。
民生周刊: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冷门学科的认知和重视,需要加大科学普及,就普及地球科学教育而言您有何建议?
王训练:发达国家一直很重视地球科学教育,不仅在中小学设置了类似自然的课程,更将地球科学与数理化一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在日本,几乎每所高等学校都开设地球科学课程,在综合性大学,除了侧重于科学研究和地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地质系外,还有一个面向大学全体低年级学生进行地球科学教学的基础课。所以,日本国民普遍具有比较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甚至家庭妇女都能识别出“菊石”等古生物化石。
目前,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保护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保护环境除了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还要引导全民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将保护环境变成全民族的自觉行动。
因此,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开设地球科学的相关课程。在高等学校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将《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等学校学生必修课。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宣传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环境对生物的控制作用,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上一篇:恐龙家族中的四不像
下一篇:恐龙中的“撞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