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范文(精选5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5篇
【篇1】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
不同历史时期下 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这一名词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附加内容)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附加内容)“共产党”一词由来。
1904年,朱执信翻译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一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
“共产党”一词源于英文Communist Party。英文Commune直译为公社,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最小行政区划的市区、村镇自治体也做此称呼;而Community则除了“村社,公社”外,还有“共有,公用,共同体”之意,如欧共体用的就是这一词。无论Commune或Community,都没有和汉字的“共产”发生直接关系。Communist Party若直译便是“公社分子党”“公团分子党”。
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将其翻译为日文的“共产党”。朱执信方便的将日文中的汉字照搬过来,于是一个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名词,通过朱执信那支不经意的笔在中国大地产生。
“干部”这一名词的起源
“干部”一词是个地道的外来词,一般认为来源于俄语,而俄语中的“干部”一词又来源于法语,1539年第一次在法国大作家拉伯雷的作品中出现,意为框架、军官、高级管理人员等。后来作为军队官员、社会团体和企事业首脑等涵义,逐步为许多国家所通用。这个词后来传到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再传到我们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篇2】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
不同历史时期下 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这一名词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附加内容)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附加内容)“共产党”一词由来。
1904年,朱执信翻译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一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
“共产党”一词源于英文Communist Party。英文Commune直译为公社,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最小行政区划的市区、村镇自治体也做此称呼;而Community则除了“村社,公社”外,还有“共有,公用,共同体”之意,如欧共体用的就是这一词。无论Commune或Community,都没有和汉字的“共产”发生直接关系。Communist Party若直译便是“公社分子党”“公团分子党”。
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将其翻译为日文的“共产党”。朱执信方便的将日文中的汉字照搬过来,于是一个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名词,通过朱执信那支不经意的笔在中国大地产生。
“干部”这一名词的起源
“干部”一词是个地道的外来词,一般认为来源于俄语,而俄语中的“干部”一词又来源于法语,1539年第一次在法国大作家拉伯雷的作品中出现,意为框架、军官、高级管理人员等。后来作为军队官员、社会团体和企事业首脑等涵义,逐步为许多国家所通用。这个词后来传到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再传到我们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附加内容)干部是从日文中借过来的。明治前后,日本人用汉字译一些西方基本的词汇,如干部、物理、数学、化学、经济等等。这些译法又被中国接受,为中日两国接受西学奠定了概念上的基础。
(附加内容)官方版:干部,是一个外事词,它被许多国家采用,其涵义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词。从此以后,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作出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任何剥削阶段官吏的根本标志。
(附加内容)历史版:干部是个地道的外来词。它在1539年第一次在法国大作家拉伯雷的作品中出现,借用意大利语的含义,指方框,后转义为一定的场所、环境;后转为指作品的各部分安排;后又指领导一个军团的军官。之后,又指官方或企业中的高级人员。再指青年干部和所有干部。直至今日,cadre一词在法语当中仍旧有十几个词义。汉语早年把它借来使用,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由于时过境迁,这个词又使用频繁,人们也就不大注意它的词源了。
党的主要历史时期---党的生日
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并不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而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实际建党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
(附加内容)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曾经参加过党的一大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的召开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往开来,去创造和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88年艰辛而辉煌的战斗历程。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从党的一大到十七大通过的党纲、党章和党的会议、方针政策对党员的要求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要求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值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之际,特整理本文,供广大党员学习和重温党的历史。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一)建党初期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提出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员必须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当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进行政治宣传,引导工人反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自身的合法利益进行罢工斗争。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个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个个党员牺牲个人的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无论何时何地,个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个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
1923年6月,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加了实行党员三个月或六个月候补期的规定。三大通过的《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号召“共产党员人人都应是一个宣传者”,要求“文学的及科学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健全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及社会观及‘集体主义’的人生观”。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对组织问题之决议案》要求党员“引导工业无产阶级中的先进份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以至于乡村经济中有政治觉悟的农民参加革命”。
1925年10月,党的四届二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史称“十月会议”)特别要求:共产党员阶级觉悟“不断的增高”,“不但自己应当能为党的政策而奋斗,而且应当会引导别人去奋斗,发展党的势力到群众中去”。
建党初期,党员先进性主要是:按党纲、党章的要求,在群众中进行政治宣传,吸收更多的有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壮大党自身的力量。
(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这个总方针指引下,广大党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组织和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和其它形式的革命斗争。
1928年6月,党的六大提出,“吸收党员的主要条件:要有坚强的阶级觉悟、政治认识,能在党的支部工作,是斗争中的积极分子”。
1929年12月底,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主持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强调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入党条件:(一)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二)忠实;(三)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四)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五)不吃鸦片,不赌博。
这个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临危不惧,面对敌人军事上的围追堵截殊死拼搏。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从血泊中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表现出无所畏惧、万难不屈的革命精神,体现了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
(三)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9月7日,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1938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强调: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统一战线中应成为“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是诲人不倦的教师”。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
1939年5月30日,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中指出,共产党员的标准是: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第五,群众模范。第六,学习。
1939年7月,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要有马列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
1941年7月1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它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经常注意巩固与扩大这种联系。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同时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启发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四项义务:1.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2.严格地遵守党纪,积极参加党内的政治生活和国内的革命运动,实际执行党的政策和党的组织的决议,和党内外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3.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4.模范地遵守革命政府和革命组织的纪律,精通自己的业务,在各种革命事业中起模范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英勇奋战,并带头冲锋陷阵,不怕流血牺牲,自觉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直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四)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针对党员干部中的一些错误想法指出:“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将“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特别提醒全党要拒腐防变,并强调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一历史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强化对历史转折的认识,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防止骄傲自满情绪。适应历史使命的要求,为建设新中国继续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1年3月28日至4月9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刘少奇作重要报告,提出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根据刘少奇提出的八项条件,明确指出: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份子进行教育,“每个党员必须下定终身坚持革命斗争的决心,积极地为党工作,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政策,遵守国家法令,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奋不顾身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斗争,在党所领导的一切斗争和事业中起模范作用。每个党员必须努力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常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觉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提出了十条要求:(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二)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三)认真地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积极地完成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四)严格地遵守党章和国家的法律,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一切党员不管他们的功劳和职位如何,都没有例外;(五)把党的、国家的、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在两种利益发生抵触的时候,坚决地服从党的、国家的、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地听取并且及时地向党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和决议;(七)在工作中起模范作用,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和业务能力;(八)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努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向党的领导机关直到党的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同党内外一切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九)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十)时刻警惕敌人的阴谋活动,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这一时期,广大共产党员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艰苦奋斗,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人民群众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两个务必”的指导下,团结人民群众,艰苦创业,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8年2月28日,中央《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强调指出:“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应把自己放在同普通劳动者一样的、同等的地位。”
1963年6月,中央组织部在向中央提出改变重新登记党员工作部署的报告中,又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这一时期,党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发扬战天斗地、排除万难的精神,按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共产党员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表现出坚强的党性观念,涌现出一大批象张志新那样不畏邪恶、不怕杀头,敢为真理而斗争的优秀共产党员。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一)改革开放起步到全面展开阶段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干部,“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勇于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做斗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要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新党章对党员、党的干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二)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绝对不得假公济私,损公利私。(三)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自学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坚决保卫党和国家的利益。(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派性,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五)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不歪曲事实真相;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六)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提高觉悟,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七)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维护社会秩序,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八)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1983年10月11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重点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严重不纯的问题,并对党员进行重新登记,对“三种人”彻底清理。特别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认真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中央决定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利用三年时间整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党的十三大召开。这次大会的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特别强调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1988年12月15日,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这一举措,对于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对于通过制度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率领人民群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为尽快奔小康,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勇于自我奉献。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较之过去更加严格,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要求党员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要求党员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
1994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996年10月10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廉洁清正,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999年 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十五大《党章》要求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第一流的成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特别要求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体现时代特征,自觉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远大目标而奋斗与坚决执行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起来,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尽心竭力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要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坚决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带头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2001年9月24至26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严治党,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针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都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解决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依法办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六条,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从理想、信念、宗旨、作风、能力等方面衡量党员素质高低、是否符合党章要求的根本标准。
2007年10月,党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对十六大的党章在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方面作了补充,增写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法律知识”、“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第六章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写了“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二款中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修改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第五款增写了“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这一时期,党要求广大党员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勤政不息,无私奉献,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3】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问: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哪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答: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篇4】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
问: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哪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答: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篇5】党的百年奋斗四个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变化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一大”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经过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中共的任务也发生变化:主要是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抗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打倒蒋介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共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经过十年内乱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根本任务,并推动从经济到政治的各个领域的改革。 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还规定了从当时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确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主题就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行动纲领,其中新世纪头20年的具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世纪要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练习】1.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八七会议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二大” B.“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3.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在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七届三中全会4.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人大会议 C.八大 D.八届十一中全会5.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6.规定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大致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7.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中共 ①十三大 ②十四大 ③十五大 ④十六大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上一篇:做核酸检测感言5篇
下一篇:意识形态研判办公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