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实践研究(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诗歌实践研究(完整),供大家参考。
陶渊明诗歌实践研究
研究背景
中国古人有个观念,就是读书人做官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能想着当官赚钱。但是孟子后来说过,“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为贫”。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田园诗人,写的都是田园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田园诗只是陶诗的一部份,田园诗不足以概括陶渊明的诗,田园诗人也不足以概括陶渊明。陶渊明本人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不能肯定是形、影、神三者中的哪一种。从陶渊明的诗歌来看,陶渊明归隐田园,在山水田园之乐忘怀生死,神所代表的态度似乎是主导,但陶渊明一生好酒,有饮酒行乐之意,又不能忘怀政治,形和影所代表的态度也是时时涌现,参杂其中。
研究现状 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一直是我国古代诗坛最重要的体裁之一。田园诗,以陶渊明诗为楷模,形成中国诗歌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趣。他淡泊心志、洁身自好的品格,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
研究意义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少时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曾经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花费了十三年的青春,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最终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过着长久隐居清闲生活,开始大量的诗歌创作,为加深对陶渊明诗歌的认知,为此展开了以下对陶渊明诗歌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阅读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Ⅳ 页
陶渊明诗歌实践研究
摘
要
陶渊明的诗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方式,这是他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本文将从陶渊明诗歌进行实践研究,将从田园诗、咏史诗、咏怀诗等几个方面进行解析。陶渊明的诗歌在平常中见真情,自然中显生动,乐观中知意境。以此向我们展现了诗人各个时期不同的情感抒发。其诗歌语言质朴精练,真实感人,具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田园;咏史;咏怀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1 页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里,东晋的陶渊明因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为人们所仰慕,陶渊明生活在不幸的时代,却成就了文学上的斐然,影响了后来中国一千五百多年的文学发展。陶渊明辞赋诗文兼善,但究以诗歌成就最高。陶诗包罗宏富,有田园诗、咏史诗、咏怀诗、行役诗、赠答诗。
1
田园诗
1.1
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陶的田园诗对农村事物和恬静的环境给予了由衷的赞颂,朴实自然毫无喧饰,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如仙境般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表露出诗人那纯洁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了一体。
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好似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又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1.2
田园诗的特点 笔法清新自然,不追求华丽的语言和刻意的描写;描写细腻,主要描写自己隐居后的田园生活;语言质朴,多用白描的手法;情景理交融,善于寓情于理,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
[1]
1.3
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作为中国田园诗的鼻祖,他的田园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平淡 自然,率真淳朴的艺术风格,自然、真、淳、都是指事物的真实性和本来面目,陶渊明田园诗呈现出平淡自然,率真淳朴的风格。马克思说:“风格就是人。”即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心灵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2 页 的外露和显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思想和美学观念紧密相关,也是诗人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个性在创作上的表现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陶渊明站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阶级立场上,讴歌和赞颂他所认为真善美的事物,同时也鞭挞和揭露他所认为假恶丑的事物。
2
咏史诗
2.1
咏史诗溯源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它是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等为题材或感触点,对之进行吟咏、思索,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见解、历史感悟或借咏史以娱乐、讽谏、教育等的一种诗歌类型。咏史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史论史,就事言事,为咏史而咏史,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第二类是名为咏史,实为抒怀的诗歌,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借历史上的人、事来表现,是对社会历史的间接反映。
咏史诗是陶渊明的一类重要代表作。在陶诗中,据粗略统计,咏史诗有三十余首,几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着眼,可以发现陶渊明咏史诗中经常出现的三大主题,即思古、伤逝和固穷。前两个主题在其他作品中也同样存在。如‘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缅怀千载, 托契孤游”(《扇上画赞》)等,都是“笃意真古”的思古之作;而“但恨殊世,邈不可追”,“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荣木》), “从古皆有没, 念之中心焦"(《己酉岁九月九日》),“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杂诗十二首》其二)等,无不充满了生命怵惕、节物惊心和迁逝之悲。
2.2
思想感情 魏晋士人崇尚自然,希慕率性任真、而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实践自然之道的方式却有不同。陶诗《形影神》即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和实践运行方 式。“形” 主张及时行乐、纵饮逞情;“影”主张行善立功、积德留名;“神” 则主张纵浪大化、听任自然。这三个方面,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各个侧面的冲突与调和。前两种方式在陶诗中的表现比较突出、明确,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思古与伤逝。因生不逢时,功名难就而怅恨不平,便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3 页 抒发“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的伤逝悲怀;同时俯仰古今,又强化了“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赠羊长史》)的思古悠想。其咏史诗的吟咏对象,往往是古代功成留名的圣哲贤士以及不安于命运摆布的斗土。
值得注意的是,陶渊明的咏史诗大部分作于归隐时期:《 咏贫士》、《读山海经》写于晚年;《拟古》是在咏史的同时追想反省自己的一生,第九首可定为宋永初元年( 420) 作,时陶氏 56 岁,早已弃职返里,其他诗篇当系于此年前后;《 饮酒》为同年所作,诗序明确说成于“闲居寡饮”之时,即可为前诗之证,《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当是晋亡以后所作。
[2] 按理来说,归隐后的陶渊明及其诗该是相当冲和乃至于“浑身静穆” 了,然而事实并非 如此:以他的咏史诗来说,不仅有激昂慷慨的“金刚 怒目”式,而且更多的还有充满了矛盾的“一心处两端”式;吟咏对象除前贤隐士外,还有勇于反抗命运的斗士,即使在前贤隐士中,也有许多人是经过一番作为后才归隐的;其诗也并非恬淡,而是于恬淡中时而露出不安、不平、无可奈何以致于悲愤来。这种种感情曲线,生动地勾画了陶渊明确立固穷之志的心路历程。发思古之悠想,抒伤逝之悲怀,明固穷之志节,都始终是回荡在陶渊明咏史诗中的主要旋律。
3
咏怀诗
3.1
咏怀诗溯源 咏怀诗是指诗人抒发情怀抱负、吟咏情致的诗歌,诗人往往借这种诗歌类型来表现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等。其实质是吟咏心中怀抱,浸透着浓烈的抒情氛围。“咏怀”之名最早见于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他开创了咏怀诗之先河,后来的陶渊明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传统。
在阮籍的《咏怀诗》中表露出对时政的讽谕,如其六、十一、十二、三十一等,这些诗都用借古喻今的手法来讽刺时政,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性情。阮籍首创咏怀诗这种诗歌类型,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用这种诗歌形式来抒发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想。陶渊明的咏怀诗就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4 页 3.2
早期咏怀 陶诗早期咏怀作品中别具一格的《闲情赋》,是《陶集》中绝无仅有的一篇涉及男女情爱的文字。全赋缠绵悱恻、凄切哀婉,在脉脉温情的面纱下,不时透出诗人“始室丧其偏”的悲凉心境;在一往情深地追慕那“旷世以秀群”的绝代佳人的同时,屡屡泄漏出对那“推我而辍音”的昔日情侣的深切怀念。这篇反抗礼教、歌颂爱情的作品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陶渊明与那种遁迹山林、终身不娶、服食绝谷、求仙祈道的隐士,相去何啻十万八千里。
3.3
归田咏怀 诗人归田之后,政治理想幻灭了。然而由于阶级的局限,他又不能走上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抚今追昔,他内心充满着矛盾的痛苦和煎熬,并形诸于咏怀的笔墨:“日月 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寝食不安。但是诗人并不因而颓唐,虽然自己“气力日衰损,转觉日不如”,年老体衰,一天不如一天,还表示要学习“古人惜寸阴”的精神,发愤图强,“丈 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如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拚着老命也要大千一场。诗人的这种政治抱负和英雄本色,同某些陶诗评论者心目中的那个“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对政治不闻不问的“隐逸诗人”,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壮志虽然还没有完全泯灭,但冷酷的现实等待他的却是“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在参加农业劳动和经济地位急遵下降的过程中,诗人逐渐加深了他和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从“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的普通同情,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真挚情谊,以至推己及人,由自己家宅遭火、寄住舟中的窘境,联想到广大人民的生计,幻想出现一个象东户那样富裕的社会,"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早眠”,人人丰衣足食,无忧无虑。这和伟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后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胸怀,是完全相涌的。
3.4
晚年咏怀 诗人晚年的处境是很凄凉的,在《咏贫士》诗里,他自比孑然无依的孤云,“嗳暧空 中灭,何时见余辉”,任其自生自灭,什么时候也看不见它的光辉;生活上则已贫困到绝酒断炊的地步:“倾壶绝余沥,阀灶不见烟”,唯有从古代贫士身上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帮助自已在“贫富常交战”的思想斗争中,达到“道胜无戚颜”,保持“固穷”的崇高旨趣。因而诗中他热情地赞许安贫守贱的黔娄“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的无畏,
第 5 页 极力称颂“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的廉节,衷心仰慕不计较穷达的张仲蔚“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的操守,表明自己要仿效仲蔚以诗赋为终身事业,为傲世武器,断不改节复出的坦荡胸怀。
4
行役诗
4.1
行役诗主题 行役诗主要是指:游子外出仕宦或者服劳役时自已或者亲人所写的诗歌。
[3]
4.2
陶渊明的行役诗 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期和刘宋政权的初期,这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祸乱不止,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行役生活和对亲人的思念的矛盾自然会缠绕着陶渊明,尽管陶渊明行役诗的数量有限,却将仕宦的艰辛和亲人的思念紧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3
行役诗内容 陶渊明的行役诗都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如以下例句:“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述写行役的诗歌多为陶渊明归田之前的作品,但在每一首行役诗中,作者都表达了退隐的志趣,如《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雨于规林》二首其二,主要表达的便是“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4]
5
赠答诗
5.1
艺术特色 陶渊明赠答诗的风格特色以独特的抒情特质、清新的语言特色、情景的自然结合、真挚的感情流露而著称。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 “陶渊明并未断绝和官场中人的来往, 他的诗集中的赠答诗作体现出他仍然归属于当时的文人社交圈、创作圈。
简洁自然的抒情特质、清新的语言特色。陶渊明所做的赠答诗以简洁自然的抒情特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报告(设计)
第 6 页 质开拓了清新华美的风格特色,这一特色对后世文学也有着深深的影响。陶渊明的赠答诗中的四言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鼓点般的强劲和沉重,语言简洁清新。
景与情的有机结合。陶渊明在赠答诗创作风格中做到了景与情的有机统一,比如其赠答诗作品《酬刘柴桑》,由开篇的写景发展到结尾的抒情,全文开篇由描述家园静谧的风景发展到抒发喜欢远游的情感,浑然天成,富有意境,在赠答诗中表现自己的深情。陶渊明赠答诗且真且淡,诗人的心灵世界丰厚而淳朴,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