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学情学科资源库建设案例公开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足学生学情学科资源库建设案例公开课,供大家参考。
立足学生学情的学科资源库建设案例 一、案例背景 《2022 科学新课标》围绕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 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校科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如以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与学方式变革进程缓慢。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深化进程持续拉升实践挑战。课程体系重构下的统整性教学,基于主题、问题、设计、项目等的综合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课程实践支撑能力不足。面向信息化 2.0 发展的信息化体系重构进程认识不足。
二、实践举措 (一)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优质的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保障,吸引学生课后进行查漏补缺,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1.。
打造符合学情的校本作业。以学科组为单位我们打造了一整套适用于我们学生学情的校本作业(图 1),课堂中不同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遗留的问题各不相同,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通过学海平板将不同程度的练习布置给相关学生,真正达到了分层作业的要求。与此同时,借助平板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将学生们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组成了一套高频错题库,并能从库中重新组题发布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图 1 校本作业
2. 共建共享微课资源 此外我们学科组还打造了一套突破重难点的微课资源,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进行提升,同时,作业残留的共性问题,我们也能通过录制微课的学生发给学生自习学习观看。
3. 集体磨课,优化教学课件。
与此同时,我们学科组制作了一整套精美的课件、教案和相关视频资源,并于每周二的上午整个备课组一同进行分析打磨,合格的课件入库保存,以供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使用。这样的群策群力的备课+磨课的模式,减轻了教师备课压力,并对于新教师分析每节课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打造教学新模式 信息化 2.0 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是以硬件提升为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借助于学海平板的云课堂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们真正做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学习,上课前可以通过问卷、微练习等形式进行前概念的探查,让学生的认知程度差异变得清晰。课堂上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程度。并对于课堂提问评价能够做到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丰富了过程性的教学评价。课后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推送个性微课进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甚至还能将相关作业和课堂数据直接分享至相关社交软件是及时高效的家校沟通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能动作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2.0 时代的教学红利。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 2.0 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是依托于全体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水到渠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发挥出信息化 2.0 时代软硬件的核心保障。因此我们学校全面支持鼓励教师提高信息化水平,开设了相关教学能力的教师比赛,也筹办了教师信息化水平培训,制定了完善的教师培训方案,促进信息技术在我们学校的普及。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学海平板公司的技术员在我们学校驻点交流,方便解决教师在使用平板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也会在平板软件更新时召开新功能的分享介绍学习会。对于我们学校的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
三、案例 创新 校本作业分三层,基础知识分类练,方法技能综合练,综合能力提升练。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分层作业是重要的实施途径之一,也是发展科学各方面的能力载体。可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解决有些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两难情况。
学海平板的应用也是我们校的一大特色,平板封闭系统,杜绝游戏娱乐,只有学习应用,家长不必担心学生上网课时偷玩手机,也不用时刻盯着孩子上网课。丰富的题库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辅,与多校共同组建的地区云教辅,各种难度的题型,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又省去很多教辅费用。教师实时管控,数据自动统计,及时掌握学情,便于督促作业完成及订正。线上考试,不用监考,到点自动提交,教师线上批改,成绩即时查看。家长也可查看学生各科目作业成绩及学生错题情况。平板系统自动收集错题,建立错题库。学生可以通过平板响应,随时询问教师问题。
四、案例成效
信息技术教育 2.0 在我校科学组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比如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画思维导图,项目式学习等,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我组在本次研修过程中,结合线上和线下内容同时进行,线上主要是依托工作室进行学习,线下主要以能力点为基础进行校本研修。例如:问卷星的制作、视频剪辑、草料二维码的制作等等。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同时,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会使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
对于理科知识的学习,教师主要是采用任务或问题驱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然后通过知识学习过程使其尽量自己把知识探究出来,而不是硬性地灌输。接着通过测试与训练,实现精准化的测试与指导,通过体系化的梳理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进行拓展和应用。例如本组老师何雅涵老师利用问卷星这一手段,对六五班学生进行了前测、后测并结合课堂检测,充分了解本班的学情。并在课后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和提高。
相信通过本次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组学会平板 5 进行课堂趣味教学、问卷星、视频剪辑等小技巧。希望以后也能有类似的培训项目。
推荐访问:立足学生学情学科资源库建设案例公开课 资源库 立足 公开课
上一篇:店长岗位职责(全文)
下一篇:岗位说明书——心理咨询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