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优秀专业论文(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强化高中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优秀专业论文(2022年),供大家参考。
强化高中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新课改的大教育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中生存在主体意识缺失的问题,使得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主体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原则,同时就提高高中生主体意识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主体意识;高中生;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学双方活动结合成的完整、系统的过程,联系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可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依据教学大纲自己安排教学进度,没有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教学效率较低。高中物理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目标难以得以实现。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学的目标 (一)激发高中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一般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自觉性和能动性,这种能力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物理学科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深刻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定理,这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发展高中生的主体能力 主体能力是指对外部世界的驾驭能力,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的主体能力能够得以激发,这是当今社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程度越高,其利用外部条件的能力就越强。
(三)塑造高中生健全的人格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建民主、轻松、自由的教育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不断培养学生认清自我、发现自我、发挥自我意
识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独立、完善的人格。
二、高中物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综合发展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既要依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物理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同时又要尽量促进高中生的综合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掌握的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
(二)遵循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外界事物才能够通过学生的认知结构影响对物理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目的性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遵循民主性与平等性的教学原则 从认知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从情感角度来看,学生和教师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遵循平等性与民主性教学原则,多倾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让他们善于表达情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学生能够激发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制定明确的物理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指向性 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走向,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使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指向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这样通过具体目标的不断实现,最终完成整体的教学计划。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得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是首要任务。例如,在人教版物理教学中,在进行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课程活动设计时,教师可以指明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技能,通过实验方案和实验环节使学生的相关技能得以提高。实验方案设计活动中,由于教师明确了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探究技能,学生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掌握落体的运动规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何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等有针对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教师通过设疑引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思维能力 高中生的求知欲很强,教师只要通过深掘教材,设疑引趣,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现在有些学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照本宣科,学生就是盲目记笔记,没有真正去思考一些物理问题,这种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动手能力差。而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性和操作性更强,教师可以通过巧设疑问使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效果,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人教版的物理教材中,讲述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将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让学生亲眼感受感应电流的大小以及指针偏转的方向,从而发现电流的方向改变。这时教师可以设置疑问: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器材,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疑问。
(三)尊重每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高中学生对物理课程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兴趣差异和成绩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充分尊重,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培养全体学生与研究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主体性物理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环节,还是在备课、练习等课外环节,都要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对学生被动学习模式的突破,改变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融洽,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激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适应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崔庆鹏.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32) .
[2] 王逢彬.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J]. 中小学电教(下), 2010,(11) .
[3] 王波. 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