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阅读而尴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因阅读而尴尬,供大家参考。
生命,因阅读而尴尬 ————为当前教育反思提供一点参照 作
者:
连中国
作者简介:
连中国,北京四中。
原发信息:
《语文学习》(沪)2014 年第 20146 期 第 13-15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9 期
教育,是推动“人”的,“题”是用来检测“人”的。理应如是。
教育,如若仅仅在“就题论题”的层面上打转,我以为,不但对得分没有大益,对教育而言,更是一种严重的误读与伤害。
语文要增分,阅读于是热了起来。
在不少中小学,阅读,常常是阅读题。讲阅读题,我最腻烦讲答题方法,主要原因是觉得除了读懂这个方法之外,就无其他方法值得一讲了。看到别人“方法”讲得既系统又多样,真是又羡慕又惭愧。
当老师这么多年,为大型考试命制现代文阅读试题,也非少数了。在内心深处,我也一直拒绝那些在名词术语或习惯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性内容上命题。那些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理不清道不明的“答案”将“人”问成了“木头”,误“人”深矣。我非常不愿意将那些自以为无用的内容与一个个可以影响学生状态的分数相关联。在命题的过程中,没有
中间地带,如若我们不能通过试题的正误得分来引导、鼓舞、启发学生,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发展,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抑制、打击甚至瓦解。上高中以后,不少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消,这和他们的“做题命运”大有关系。
我愿意学生去阅读让我们遭遇生命尴尬的文字,我愿意去命制让我们遭遇生命尴尬的试题。
高一期末考试,需要命制现代文阅读题,在文海里,我读到王开岭先生的《权利的傲慢》,当时我像是被击碎了,碎片落得满地都是,无法拾取;我从自以为是的“有”一下子变成了清醒理性、实际上的“无”,心中好不尴尬。文章讲耶路撒冷有一间名叫“芬克斯”的酒吧,一次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到耶路撒冷,公务之余,想去这间酒吧。第一次出于安全的考虑,他要求酒吧谢绝其他客人到场,结果遭到了店主的婉言拒绝。第二次,基辛格减少陪同人数,酒吧不必谢绝其他客人,但因为他第三天便要离开此地,所以请求第二天(礼拜六)前往。没想到店主说:“作为犹太人后裔,您该知道,礼拜六是个神圣的日子,礼拜六营业,是对神的亵渎。”基辛格再次遭到拒绝。“人人生而平等,人最重要的权利即拒绝权力的权利。”“后来,我竟莫名地打量起它的真实性来,会有这等傲慢发生吗?”“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却那样陌生,那般难以企及。从开始到完成,它需要一个人‘公民’意识的长期储备,需要一种对尊严和规则牢固的持有决心,需要一个允许这种人、这种性格、这种人生——安全、自由、稳定生长的环境……”
隐去了文末最后一句作者书写自我态度的句子,以选择探究的方式,想激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甚至想激发出一点学生自我的想法。为此,我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
这篇文章的结尾或许是“我向往,但我不是”;也可能会是“我不是,于是我不再向往”,还可能是“然而我向往,并为之努力”。不同的文字,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你会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由。不少于 150 字。
试题之所以这样命制,当然不是去检测哪位学生选的答案恰好与作者一样。这三个说法学生选择哪一个都不直接影响他的分数,关键还在于学生如何阐释自己选择的理由;这个题的关键在“阐释”,而非“选择”。这个阐释,要在基本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展开。当然,读罢全篇,细味这三种答语,还是有差别的。第一种“我向往,但我不是”,这是一个中年人的感喟,带着现实的沉重与深入的反思。不会把事情想得轻而易举,但并不意味着不去做。第三种“然而我向往,并为之努力”则是青年人喜欢的表态——积极明快。其实,文化基因的改变,谈何容易!记得一个敏感多思的学生曾问过我:“老师,你说世间什么事情最难?”他这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想了一段时间,我才对他说:“我觉得最难做的事情是,管理自己与改变国家。”他听后,使劲地点了点头。第二种“我不是,于是我不再向往”,好像是赌着一口气在说。因为,在前文,作者分明是先讲了我“向往”,然后才说“我不是”,在“我不是”里也充满了“向往”。
阅卷的时候,相当多学生的答案“震”到我了。因为此篇属于那种作者已经讲得“很清楚”的文章。高中的学生,应该多少会有所感受。如若说“不深刻”,那还是在我料算之中的。然而,全年级近五百名学生,答案涉及的内容与原文真正产生关联的,可谓凤毛麟角。有关这道题的答案,给人的一个主要感觉就是,学生似乎并没有读过此文,或者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作者读者两无碍。
下面摘录几则学生答案,以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状况:
1.我更倾向于选择“我向往,但我不是”。我从小便从书上看到“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书中主人公刻苦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我很向往自己具有他们这种执著的精神,却并不希望自己真的将头发吊起,用锥子扎腿,这不利于身体健康。生命中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店主的做法有利有弊,我们要向往他的精神,同时又要保留自己的个性。
2.我选择“然而我向往,并为之努力”。“我不是”体现出一种不自信和悲观,只有向往并为之努力才能真正改变。我曾经害怕并逃避演讲。在同学的鼓励下不断地尝试才发现自己的不断提升,只有抱着积极的心态并不断尝试才有可能改变自己。文中也是只有怀着那种向往不断向这个方向努力,才有可能让周围环境更好而不是忍着这不让自己满意的现状。
学生的这种“不触及”“无动于衷”,一下子“电”到我了!让我由现实走进了历史。在历史残酷的演进过程中,中国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哀号辗转,付出的代价可谓深重,却始终不能摆脱我们的“局限”,在思想观念上始终在做着周而复始的简单轮回。这个历史魔咒,是谁发出
的,由谁来控制?何时才能突破与改进?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将来会有多少成为社会的精英,将会怎样影响今后的社会发展与制度变革?我一遍遍问自己。
类似下面这样的答案,寥寥无几:
我倾向于“然而我向往,并为之努力。”文章中作者深刻的思考,向我们揭示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于公民意识的影响。社会是需要进步的,现在的问题不能作为拒绝前进的理由或借口,正是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去反思去改变。前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前往庆丰包子铺用餐,可用餐过后,主席坐过的桌椅被供奉,主席点过的菜品被疯传。这一事件和“芬克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想若是基辛格不去“芬克斯”而来“庆丰”,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中国梦或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航母下水了、飞机上天了、嫦娥登月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不仅仅是条约被废除了,人人变富翁了,更需要民族素质、公民意识的屹立,只有当我们能用权利傲慢地拒绝权力时,我们才站起来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认识到问题所在的人,同样肩负着努力改正问题的使命。
全年级这样为数甚少的几个答案,均出自我的门下,为此,我骄傲极了!像获得了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一种最高级的荣誉!我骄傲的是我的学生“懂事”,而非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阅读能力强!用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能力来评价这几位学生,我以为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侮辱性的。因为他们这样的答案,显示出了“人”的真正发展。
在讲评试题期间,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来办公室,向教他的语文老师“讨公道”。因为谈话很艰难,所以在场的老师们也投入这场讨论中。
这位学生申辩道:“拒绝了,就拒绝了,有什么好讲!”
我们说:“这个拒绝可不一样!”
他说:“怎么个不一样,我在家里还经常拒绝我妈呢!”
我们说:“家庭可不是国家,注意基辛格是美国国务卿!”
他说:“家庭是国家的微缩状态。看来是无法沟通了!”
孩子好像有点生气了,为此,我们都挺尴尬。我想学生如此反应,一定是受过坏题严重的侮辱与伤害。
命题,答题,讲题……我们一直可以做到“就题说题”,而不和复杂丰富的“人”发生关联,这样的教育不容易。据说语文高考要从 150 分提升至 180 分,最后甚至还要提升至 300 分,这样无关于“人”的状况还要继续吗,甚至进一步增强力度?
读,总是应该改变与树立一点什么吧!学生们阅读,更真实更具体的意义是“人”可以由此而获得发展,而非只是在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上不断积累经验与总结成败。浑茫的、拥有一些空泛知识的、今日的学生,未来的社会成员,若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汹汹走出,将来由他们构建而成的社会,不难想象。
生命,因阅读而尴尬。我们期待的阅读状态与答题状况,就在于我们让学生读了些什么,我们“如何问”,我们究竟想要问出些什么。
上学,只做题。教育,就是做些题。
人,在阅读里生成。教育,在寂寞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