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阶段检测(1-6单元练习)(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阶段检测(1-6单元练习)(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期中考试前练习(1 1 ——6 6 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 32 小题,每题 5 1.5 分,总计 8 48 分。)
1.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载:“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 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之,勿令有块以待时……”这里所说的 耕作工具主要是指(右图)
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3.右图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4.《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此可见,南宋杭城(即临安)
A.是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夜市的城市
B.是当时世界上商业活动最繁华的都市 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限制被打破 5.《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战国 西汉 唐 南宋 清(1820 年)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最高的原因是 ①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7.《全球通史》中记载:“1600 至 1763 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与文中的“首要意义”相符合的是(
) A.西北欧的世界霸权地位由此开始确立
B.西北欧各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殖民扩张 C.西北欧成为世界上唯一有影响力的地区
D.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领先于世界 8.16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 1/4 到 1/3 的白银,总量为 7000 吨至 10000 吨。“丝—银”对流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中国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D.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10.“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11.在美国,产值在 100 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 年约为 1900 个,占企业总数的 0.9%,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 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 38%。材料体现出的美国的社会生产的特点是
A.企业生产全球化
B.资本集中
C.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D.国民贫富差距缩小 12.美国现代史学家芮玛丽在其著作《同治中兴》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 60 年,这就是同治中兴。”“同耕作方式 时间(天) 面积(担田) 锄耕 1 1 木牛 1 4 牛耕 1 14
治中兴”
A.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B.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13.阅读下面的表格。
1873 年 1893 年 1903 年 1910 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值 286.6万元 2842.3 万元 8949.6 万元 23195.7 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 2.6% 15.6% 26.8% 39.1% 上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列强加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
D.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 1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办一次中国近代 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对应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5.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 1917 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价由每箱 156 元涨到 230 元,因此全年获利 76 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盈利,1917~1921 年共获利 560 多万两。但是 1922 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下坡路。以上材料说明
A.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C.纺织业是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D.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影响重大 16.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而成,透过产业工人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段可以窥见
时间 1842~1895 年 (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 年 (辛亥革命前) 1912~1919 年 (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人数 约 10 万人 约 60 万人 约 200 万人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7.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一幅反战漫画。其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 哪一方面的困境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的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18.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
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 19.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照片。
据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长袍马褂曾是中国男子的传统服饰
B.中山装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 C.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反映了溥仪政治观念的变化历程 20.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主要反映出
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1.阅读 1934 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 示意图(右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控制并垄断了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近代化水运交通处于起步阶段
C.洋务企业在列强的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着中国社会发展 22.近代中国,“洋—”族词成了当时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家族,如:“洋伞”“洋油”“洋火”“洋布”“洋钉”“洋房”等等。“洋—”族词的产生以及使用与它们所指事物的出现、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后来这些“洋—”族词语在老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面前国人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B.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
C.国民政府规定不准使用“洋—”族词语
D.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3.下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出现图中 B 点到 C 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24.1962 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 2 万个,加上 1961 年减少的 2.4 万个,共计减少了 4.4 万个,相当于 1960 年底工业企业总数的 45%;工业总产值指标比 1960 年下降了 47%,重工业下降了 57%,轻工业下降了 26%。出现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D.国民经济急剧恶化,濒于崩溃的边缘 25.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 A.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26.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珠海、佛山、广州,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重走 20 年前一位伟人的视察路。20 年前的“视察”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C.对外开放深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27.与《全国工业复兴法》配套的再就业法规定:禁止雇用童工,产业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为 35 小时,脑力劳动者为 40 小时。该法规做出以上限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节劳资关系
B.提高企业道德水平
C.增加就业机会
D.稳定社会秩序 28.1930 年 6 月,美国国会修订了 1125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有 50 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29.1931 年,美国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 A.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
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 30.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这表明了
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
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罗斯福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 D.罗斯福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3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增长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C.战争的作用
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32.20 世纪 80 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 44%、54%、84%、100%。可以看出法国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共 3 3 小题,总计 2 52 分)
1. (8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6 1926 年进出口货物数量、物价指数变化表
类别
年份
货物数量交易指数
物价指数
进口
出口
出入差
进口
出口
出入差
1894
45.3
60.1
+ 14.8
62.8
52.8
- 10
1900
49.5
54.9
+ 5.4
74.8
72.1
-2 2 .7
1905
96.6
62.5
- 34.1
81.2
90.4
+ 9.2
1911
80.9
102.1
+ 21.2
102.2
91.5
- 10.7
1916
73.7
102.3
+ 28.6
122.4
117.0
- 5.4
1920
75.9
119.3
+ 43.4
175.7
112.9
- 62.8
1926
130.5
141.1
+ 10.6
150.8
152.9
+ 2.1
—— 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6 1936 年南开指数年刊》
注:表中各种指数是以 3 1913 年为基点,并都设定为 100 0 。其中,物价指数的高低与物价的高低或者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一般成正比。表中的数据基本上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来统计
材料二
张謇说:
“ 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
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赡贫民之生活。
”:
后又指出:
“ 现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 ……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立法。
”
—— 《张季子九录》
(1)在材料一中,1905 年与 1900 年相比,进出口货物数量交易指数和物价指数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8 分)
(2)由材料一可知 1920 年是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最为恶化的一年。请依据材料中有关这一年的数据,结合当时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品结构分析这一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最为恶化的原因。(4 分)
(3)针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中张謇提出了哪些主张?(6 分)
2 2. . (6 16 分)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 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
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 保尔 · 芒...
推荐访问:历史必修二阶段检测(1-6单元练习) 必修 单元 阶段
上一篇:学习英语心得感想大全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