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体积》评课稿(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体体积》评课稿(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注重过程,揭示数学本质 《长方体的体积》评课稿
2022 年 4 月 11 日星期一,我有幸聆听了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体积》一课,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体积与体积单位基础上学习的,胡老师在引导学生猜一猜、拼一拼、摆一摆,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充分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
一、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亮点:
1.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个个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学生猜一猜,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得出长方体体积、进而通过已有经验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殊关系得出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收获的是自信,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例如,问题一:你感觉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在回答与“长、宽、高”有关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们的猜想是对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老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问题三: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再猜猜,没有对错,大胆一点”,一步步将问题引向深入。
2. 课堂指导、引领有方,通过评价,树立信心。
整个课堂浑然一体,通过视频“长途旅行行李箱的选择”,生成了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再通过三个问题的引领,将整个知识点串连一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自然。其次老师通过到各个小组的个别指导,包括探究新问题的指导,以及课堂练习的指导细致入微,关心备至,体现出老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进步。特别是最后的总结评价印象深刻:“你们经历的远比你们想象得多。掌声送给自己”简单的一两句话,增强了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与信心。
3. 分层练习设计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练习一:用正方体堆成的长、正方体让计算面积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特别是最后一道移动一个正方体有“转化思想的渗透”。练习二:学以致用,将基本的体积计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建议
《长方体的体积》一课其中教学目标的达成中有这样一句话“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这节课我个人认为除了胡老师所做的“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有几排相当于“宽”,有几层相当于“高”,这种立体想象以外,可以让学生用身体语言:用手比划一下,水平的长(一维的线),前后的宽(一维的线),两者结合就是二维的面,这个面在竖直方向上抬升,就是“高”,这样就是一个“体”,在闭上眼睛做一遍,这样的操作会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当然如果胡老师在前边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做过这样的活动,就请见谅。】其二,老师在提出“正方体的数量是否一定与体积的数量一样时,学生回答,不一样,因为可能不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讨论一下,可以一样吗?(因为物体的体积就是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要么课堂不提这样的问题?否则就应该研究得更深刻,是数学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能把教材与课标研读到这种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新知,既掌握了知识又充分经历了学习的创造过程,积累了学习活动的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值得点赞!
推荐访问:《长方体体积》评课稿 长方体 体积 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