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课程案例《朋友圈》(修改)公开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上课程案例《朋友圈》(修改)公开课,供大家参考。
小班主题活动:
一、主题缘起 初入幼儿园的孩子们面临新环境、新伙伴、新转折,各种委屈与无助化为眼泪飞扬,如何让他们减轻与亲人分离的焦虑,快速接纳、融入幼儿园里崭新的“朋友圈”是小班组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忘却分离的痛苦而破涕为笑;希望高频率又丰富的师幼互动能帮助孩子们与幼儿园建立联结,从而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新奇又美好的小世界;希望同伴间的相处、共同游戏能够帮助他们迅速熟悉彼此,从而建立自己的崭新的朋友圈。
二、主题价值 小班幼儿初次离开日夜陪伴自己的家人,独立走向集体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交往圈,他们因为种种不适应而感到焦虑。这时,他们需要同伴,更需要朋友。
在《朋友圈》主题中,幼儿将与同伴一起逛逛美丽的幼儿园,开展自主自发的游戏活动,他们会亲亲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抱抱每天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好朋友。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幼儿逐渐安定情绪、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初步建立在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同时,随着情绪的逐渐稳定,他们开始打量周围世界,开始有了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有了想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于是,他们将尝试结交新伙伴,乐意参与快乐的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感受有朋友的幸福感,逐步建构和谐的朋友关系。
三、主题架构 整个主题活动分五大领域进行:(突出音乐领域比例,占总课程的 40%)
1. 健康领域 教师设计了“抱抱老师就回来”“走圈找朋友”“报纸上的好朋友”等让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形式,亲近老师和同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感受幼儿园的有趣。
2. 社会领域 通过社会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我的玩具朋友”“谁躲起来了”“请到我家来做客”等,让幼儿感受幼儿园有很多朋友,并能大胆和同伴交往,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朋友的喜欢。
3. 语言领域 “老师像妈妈”“围裙老师讲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好朋友抱一抱”等活动,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老师、同伴的美好,从而愿意和老师、同伴亲近,喜欢上幼儿园。
4. 科学领域 通过“老师的大魔盒”“好玩的水”“吹泡泡”“颜色宝宝找朋友”等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幼儿园集体活动的有趣,能够在科学探索中初步感受身边的神奇现象,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好感,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相互交往的乐趣。
5. 艺术领域 通过“你唱我唱大家唱”“手拉手好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洗手歌”“好朋友碰一碰”“就是喜欢你” “喜欢卡大派送”等一系列艺术欣赏、创意与表现活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老师、朋友的情感,并能在幼儿园集体互动中大胆和同伴交往,并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四、 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五、 主题活动资源利用
1. 环境创设 (1)主题墙:
“嗨!你好”板块分成 4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熟悉幼儿园环境,以照片方式呈现;第二部分是培养自理能力,以照片形式呈现一日生活学习环节;第三部分是认识并结交新朋友,将发放的调查表《好朋友大调查》呈现在主题墙上,包括生活中的老朋友与幼儿园的新朋友两块,其中“我的新朋友”部分展开,以连线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新朋友;第四部分是喜欢上幼儿园,以照片形式呈现,同时张贴一部分幼儿与朋友共同完成的手工作品。
(2)走廊 课程故事《请帮帮我》:《请帮帮我》,让孩子知道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会说《请帮帮我》,尤其是内向腼腆的孩子在幼儿园等不要熟悉的环境中要学会主动发声,有困难的时候向他人求助。
主题探究进程 调查积累阶段 操作实施阶段 展示总结阶段 1. 说一说生活中的老朋友 2. 认识幼儿园的新朋友 1. 调查问卷 2. 幼儿园、班级活动 3. 教材 1. 学习幼儿园一日常规,亲近老师、同伴,感受幼儿园里的朋友。
2. 参与幼儿园集体活动,大胆与同伴交往,表达自己的需求。
3. 表达对幼儿园的喜欢以及与同伴游戏、交往的快乐。
1. 主题墙“嗨,你好!” 2. 红色十月活动展板 3. 走廊课程故事“幼儿园里的朋友”
课程故事《颜色朋友》:找找幼儿园里的颜色朋友,认识各种颜色朋友,找找生活中与颜色朋友对应的物品,用喜欢的颜色朋友涂色,用喜欢的颜色为朋友画像。
(3)教室:带好看的图书、美丽的植物到班级与同伴分享。
2.区域 语言区:投放绘本故事《嗨,你好!》《气球飞走了》等,幼儿自主选择阅读书籍;鼓励幼儿翻阅故事书,并大胆表述与同伴一起快乐游戏的情景。
美工区:投放纸、印花器、笔等材料,让幼儿与朋友一起印画、涂色、画画,感受幼儿与同伴游戏的有趣。
建构区:投放泡沫积木、奶粉罐、牛奶罐、纸箱、牛奶杯等材料,让幼儿与朋友一起搭建,在合作中搭建城堡。
益智区:投放自制数字小汽车、自制玩具小鱼、拼图等玩具,让幼儿与同伴一起拼图、钓鱼,体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娃娃家:投放了毛绒玩具、烧饭工具、电话等,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顾娃娃,给娃娃烧饭、喂饭等,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实践活动 (1)认识你 记住我 开学当天,刚入园的弟弟妹妹收到大班哥哥姐姐带来歌舞表演并送上自制的个性名片,哥哥姐姐向弟弟妹妹做自我介绍,用一个个拥抱表示对小班小朋友的欢迎,让初入园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亲切感,新奇的世界缓解了小班小朋友的入园焦虑。
(2)童话剧 全园师幼共同观看木偶剧,初步感知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3)欢度中秋节 中班的哥哥姐姐们带着灿烂的笑容,用甜甜的歌声,给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4)大学生哥哥姐姐进校园 结合红色十月主题,浙水院机械学院的哥哥姐姐进校园,为小朋友们带来魔术表演、认识国旗、共唱国歌、视频展示、无人机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与朋友一起在幼儿园游戏生活的快乐。
(5)秋游 在丰收的季节,一起去金沙湖游玩,开展野餐、赏桂花、玩沙子、唱歌等,充分感受和幼儿园的朋友、老师在一起的快乐。
六、主题活动的开展
生活:毛巾茶杯在这里
设计老师:
樊濛濛
活动目标:
自选标记,确定自己毛巾茶杯的位置。
活动准备:
相同的动物标记图两大张(每张有 30 个以上不同动物的贴纸)。
活动过程:
1.在标记图上自选喜欢的动物朋友。
2. 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动物朋友贴在毛巾架、茶杯架的相应位置。
3. 把毛巾、茶杯分别放在有自己动物朋友标记的毛巾架、茶杯架的相应位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图,熟悉毛巾、杯子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常规,那么今天的课上完,大部分小朋友基本可以认识自己的毛巾和茶杯的位置,有个别小朋友还是需要每天去巩固和熟悉,小朋友刚入园,是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日常生活的常规建立,对小朋友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生活:白开水真好喝
设计老师:
高燕
活动目标:
愿意饮用白开水,学习自己接水。
活动准备:
1.饮水机(或保温桶);每人一个杯子。
2.视频“喝水”。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口渴时喝什么最解渴。
2.观看视频“喝水”,并说说正确的接开水方法。
3.在茶杯箱中找到自己的杯子,排队接水,找空的地方或坐到自己椅子上喝水。
附儿歌:
一手勾勾小耳朵, 一手扶住小肚子, 杯子亲上小嘴巴, 张开小嘴哈哈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站在哪里喝水,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那老师也告诉了小朋友在幼儿园什么时候要多喝水,经过课后观察发现,大部分小朋友已经有了喝水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小朋友需要督促一下。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也要坚持督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生活:我会上厕所
设计老师:
樊濛濛
活动目标:
尝试独立上厕所,并有序如厕。
活动准备:
1.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
2.布置环境,如:男孩小便池底部贴小豆芽贴纸、入厕步骤图等。
活动过程:
1.参观班级厕所,认识男孩小便池、马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不一样。
2.讨论:男孩(或女孩)大小便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结合幼儿的讲述进行讲解,如:男孩对准“小豆芽”解,不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女孩裤子脱到膝盖再坐下(蹲下),这样不会弄湿裤子。
3.尝试自己上厕所。
活动反思:
《我会上厕所》,小班的孩子培养生活卫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小看了这个上厕所,你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去厕所,不在厕所里玩耍打闹都是有学问的。首先,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卫生间的基本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把大小便解在身上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因此,每次喊幼儿去卫生间前,都必须要充分的安静,让孩子们听清楚老师的话,我常常会这样说“妈妈不喜欢尿湿衣服的小朋友,妈妈会生气的哟!”这样一说,孩子们就会按照我的要求主动去卫生间,对于一些不太主
动的孩子,再个别的喊一喊,提醒他们,这样孩子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在孩子去卫生间的时候,老师还是不要停止教育,要跟随他们去卫生间,对他们进行教育,如:蹲下来的时候可以扶着墙,裤子不要拉得太低,解好的小朋友要站到旁边来整理衣物,让别的孩子解等等。通过活动,孩子们的上厕所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寒冷的冬季,孩子们穿的衣物较多,有的孩子托不下裤子,有的孩子怕冷而不愿去上厕所,因此,在冬季往往是孩子们上厕所比较困难的事,尿湿裤子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一个活动是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的,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只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习惯的形成还是需要长期的过程。上厕所这门课程也是一门长期的课程。在每天的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上厕所》。
生活:
咕噜咕噜漱口了
设计老师:
高燕
活动目标:
学习漱口的方法,逐步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杯子,事先倒好冷开水。
2.视频“漱口”。
3.系列动画片《小恐龙波比》第 23 集。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漱口”,讨论:怎么漱口才能把嘴里的食物残渣都冲出来。
2.饭后,拿自己的水杯,到水槽边漱口。
3.组织幼儿观看系列动画片《小恐龙波比》第 23 集,帮助幼儿感知漱口的重要性。
附儿歌:
手拿小水杯, 含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紧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活动反思: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
音乐:
洗手歌
设计老师:高燕 活动目标:
1.喜欢听音乐,能跟着音乐轻快地演唱。
2.熟悉歌曲内容,并跟随音乐表演相应的洗手动作。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水滴图片、洗手台(可制作)、肥皂、毛巾,歌曲《洗手歌》(见CD),洗手六步法贴纸(见操作材料),幼儿用书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洗手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小水滴 1.认识小水滴。
——出示小水滴图片,你们认识它吗? 2.听赏洗手歌。
——小水滴想和大家做朋友,听听,它欢迎我们去干什么?教师清唱歌曲。
——小水滴是怎么教大家洗手的?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二、大家一起来洗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洗手。
——小水滴邀请你们和我一起来洗手,卷起袖子准备喽。教师边唱边和幼儿一同模仿洗手动作。
2.学一学洗手的好方法 ——除了洗洗手心、手背,还能怎么洗?(根据幼儿的讲述,师幼共同模仿,并在音乐中表现。)
——请幼儿把洗手六步法的贴纸贴到幼儿用书第1册第8页上的相应位置,这是医生教给我们的洗手六步法,谁学会了,洗给大家看看。
——听着歌曲,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依次进行2-3次)
三、洗洗小手真干净 1.和小水滴一同来唱洗手歌。
——小水滴说大家都是爱唱歌的香香宝贝我们一起像小水滴一样用轻轻柔柔的声音来唱歌吧。水龙头开大点,你们好听的声音就会变成小水滴流出来,把小手洗得很干净。(鼓励幼儿都能大方地演唱。)
2.教师模仿医生检查小手,并告诉小朋友洗手的重要性。
——我是医生,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小手上的细菌有没有被赶跑 ——师幼互动,教师看一看、闻一闻幼儿的小手,并夸一夸幼儿的小手洗得真干净。
活动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语言:老师像妈妈
设计老师:樊濛濛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念念中感受儿歌的韵律。
2.尝试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图标:微笑、亲吻、拥抱。
2.空白小纸片、记录笔。
3.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第8—9页“老师像妈妈”。
4.挂图1号。
活动过程:
一、我喜欢的老师 ——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老师。
教师:你喜欢哪个老师?你喜欢老师什么? 二、老师像妈妈 ——结合挂图1号,教师朗读儿歌前三句,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很...
推荐访问:小班上课程案例《朋友圈》(修改)公开课 班上 朋友圈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