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完整),供大家参考。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一、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济管理思想资源,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树立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和理论自信。
2.培养学生自觉地将“互利共赢”的儒商精神融合到现代经济管理实践去,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经营理念,形成造福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 教学实施过程 1.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归结到“互利共赢”是儒商精神。传统“儒商”指那些信仰儒家的价值观,诚信经营,见利思义,注重合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又注重文化修养的成功商人。现代泛指诚信经营,依义取利,重视合作共赢,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成功企业家。无论传统儒商,还是现代儒商,其核心都是要诚信经营,依义取利,追求互利共赢。——展示师生讨论的画面,老师总结儒商的定义,可以卷轴缓缓展开的形式展示出来。
2.回顾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依义取利”的大商人,他们创业垂统,实现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师举例:比如以“博施济众”为理想的子贡,“富而好行其德”的范蠡,“仁能取予”的白圭,当然大家更熟悉的可能还能电视剧、现代小说中出现的徽商、晋商、闽商等形象。还有我们现代更感兴趣的宁波商帮,如到处捐建教学大楼、捐建公共设施
的邵逸夫、包玉刚、曹光彪等。——教师展示这些重要儒商的精彩画面或影像资料。
3.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培育企业家的现代儒商精神,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提问学生未来的创业意向,有多少人打算做企业家。嘱咐他们认真体会孔子的义利思想,自觉将依义取利的原则融入到自己的经营理念中,发扬“互利共赢”的儒商精神,在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与组织成员、与消费者、与供应商、与社会的互利共赢。——教师展示讨论的画面,最后以一个繁荣和谐的商业场景结束。
三、 特色与创新 思政特色:立德育人,将继承和弘扬依义取利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全过程;服务学习,通过课程互动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反思总结,提升课程思政的实质内化成效。
思政创新:将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教学与培养学生树立“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树立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和理论自信有效结合起来,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资源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