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四校2022学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西省晋中市四校2022学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供大家参考。
2022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 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B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 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7 7 小题, , 每小题 6 6 分, ,共 共 2 42 分。) )
1 1 . 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 ① 与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 .突触后膜上产生的 小电位能传播 C. . ② 与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的极化 D .突触上的兴奋传递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 2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仅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就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在理想条件下,主要是环境容纳量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C .某群落中不同昆虫的分布高度可能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D .草原被火烧、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3 3 .到 将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分别皮下注射到 I 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小鼠(甲)和正常小鼠(乙)体内,甲鼠未出现异常,而乙鼠出现行动迟注 缓、乏力等症状;再分别静脉滴注 100ml 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发现甲鼠出现糖尿,而乙鼠乏力等症状得到缓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注射的胰岛素和葡萄糖溶液都直接进入血浆中 B .第一次实验中注射到甲鼠体内的胰岛素一直发挥作用 C .第二次实验中甲鼠的血糖上升幅度与乙鼠的一定相同 D .乙鼠的血糖浓度变化为先降后升再降
4 4. .脑 研究表明,下丘脑 SCN 细胞中 PER 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ER 基因两条链均参与转录的 ,形成的 mR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图 1 过程 ② 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由核糖体提供 C .图 2 中 中 DNA 模板链中一个碱基 C 变成了 T ,则 mRNA 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 .图 3 过程与图 1 中的 ① 过程相同 5 5 . 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 BC 段较 AB 段 段 CO 2 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 .两图中分别出现 FG 段与 ef 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 CO 2
的量减少 C .图二中 gh 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 i 点时, 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 6 6 .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B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即被灭活 C .电位 2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 K + 大量外流所致 D .电位 1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 Na + 大量内流导致的 7 7 .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均需要物质和能量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利用无氧呼吸获得所需的能量 B .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能力降低并影响到细胞的新陈代谢 C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植物体可积累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8 8 .(0 10 分)
下表为人睾丸中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的数量,据表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细胞 类别 甲 甲 乙 乙 丙 丙 丁 丁 同源染色体对数 23 0 0 46 染色体组数 2 2 1 4 A .甲、丁分别 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B .甲细胞内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丁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是乙细胞的两倍 D .乙细胞内含有一条 X 或 或 Y 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
9 9 .(0 10 分)
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 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的 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 1 .5 倍。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 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
( (1 )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_ 。应激过程中,激素 A 的含量将会____ 。激素 B 与糖皮质激素在血 糖调节中的关系是____ 。
( (1 )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__ ,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 ___ 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 (3 )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 ④—⑤ ⑤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警觉期使机体处于“ 应战状态” ,但持续时间 ____。
。
( (4 )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
:___ 。
10 .(4 14 分)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之风渐盛,农村大片耕地成了“ 扔荒儿” ,杂草丛生。但如今已有许多地方在荒废耕地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立体农业,收获颇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 )立体农业是运用了群落的______ 原理,为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 (2 )玉米- 食用菌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农业,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栽培食用菌剩下的基质可被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 功能。
( (3 )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可将秸秆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搜集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渣作肥料,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4 14 分)
回答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的问题。
( (1 )缩手反射弧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___________ 。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___________ 。
( (2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生理盐水溶液中,适的 当增加溶液的 Na + 浓度,有效电刺激后其动作电位的峰值___________(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 (3 )与激素一样,CO 2 的 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之一是细胞代谢产生的 CO 2可通过___________ 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是___________ 。
( (4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三点即可)。
12. .ACC 合成酶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由 ACC 合成酶基因(简称 A )
基因)将 控制合成。将 A 基因反向连接在启义 动子和终止子间可构成反义 ACC 合成酶基因(A1 基因),转 A 1 基因番茄的后熟过程变慢,利于番茄的储藏和运输。
请回答:
( (1 )从番茄的果肉细胞中提取 RNA ,利用 RT -PCR 获取 A 基因,即利用 RNA 和 和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利用RT -PCR 获取 A 基因所需要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 。在 A 基因扩增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引物,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S 1 和 和 S 2 为 为 A 基因和 A 1 基因的特异性启动子,S 2 在番茄果肉细胞内起作用,S 1 在除 果肉细胞外的其他细胞内起转 作用。在构建转 A 1 基因表达载体时,启动子应选择____________ ,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1 基的 因的表达元件包括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反向连接在两者之间的 A 基因,若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此元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体 染色体 DNA 上,则应将此元件应构建在 Ti 质粒的____________ 中。
( (3 )在检测番茄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是否插入了 A 1 基因时,__________ (填“ 能”“ 不能”的 )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 A基因做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表明,与非转基因番茄相比,转 A 1 基因蕃茄的果肉细胞内乙烯含量下降,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7 7 小题, , 每小题 6 6 分, ,共 共 2 42 分。) )
1 1、 、D 【答案解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分析题图可知:① 为神经递质, ② 为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题目详解】
AC 、不同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物质 ① ),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 ② )结合后,引起后膜去极化(兴奋);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极化作用反而加大,即引起超极化(抑制),A 、C 错误; B 、小电位不能传播 ,当电位加大达到一定阔值引起动作电位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引起 肌肉收缩,B 错误; D 、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确。
选 故选 D 。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掌握神经递质的类型及作用特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2、 、C 【答案解析】
1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 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题目详解】
A 、种群密度能反映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的种群数量,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A 错误; B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 错误; C 、某群落中不同动物的垂直分布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 正确; D 、被火烧过的草原、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D 错误。
选 故选 C 。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 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 3、 、D 【答案解析】
1.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 0.8-1.2g/L 。
2. 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向: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 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3. 胰岛素为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
【题目详解】
A 、实验中注射的胰岛素和葡萄糖溶液都是先进入组织液中,然后在进入血浆进行运输,A 错误; B 、由于第一次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后甲鼠没有明显的变化,而静脉滴注 100mL 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发现甲鼠出
现糖尿,说明甲鼠体内第一次实验注射 的胰岛素不起作用,B 错误;
C 、由题意可知甲鼠患 I 型糖尿病,结合实验过程可知,注射的胰岛素对甲鼠没有发挥作用,静脉滴注 100ml 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甲鼠出现了糖尿,而乙鼠为正常鼠,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可发挥作用使血糖降低,所以第二次实验中甲鼠的血糖上升幅度大于乙鼠,C 错误; D 、注射胰岛素后,乙鼠出现了行动迟缓、乏力等症状,说明乙鼠血糖下降了,然后注射葡萄糖后,乙鼠乏力等症状得到了缓解,说明血糖又上升了,随着乙鼠对葡萄糖的消耗,血糖又下降,即乙鼠的血糖浓度变化为先降后升再降,D 正确。
选 故选 D 。
【答案点睛】
】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有关内容,通过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和实验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 4、 、C 【答案解析】
图 分析图 1 :图 1 中 中 ① 为转录过程, ② 为翻译过程, ③示 过程表示 PER 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 PER 基因的转录过程。
图 分析图 2 :图 2 表示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转录过程。
图 分析图 3 :图 3 表示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题目详解】
A 、PER 基因只有一条链参与转录,A 错误; B 、由图 1 过程 ② 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B 错误; C 、图 2 中 中 DNA 模板链中基 一个碱基 C 变成了 T ,转录形成的都是嘌呤,因此 mRNA 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C ; 正确; D 、图 3 表示翻译过程,与图 1 中的 ② 过程相同,D 错误。
选 故选 C 。
5 5、 、C 【答案解析】
为 分析图解:图一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为 0 ;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 点时玻璃钟罩内 CO 2 为 浓度最高,此时净光合速率为 0 ;H 点玻璃钟罩内 CO 2 浓度最低,为 此时净光合速率也为 0 。
放 图二中,纵坐标表示植物吸收或释放 CO 2 的速率,d 、h 两点植物光合速率为 0 ;f 点时可能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 ,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题目详解】
的 图一中的 B 点为凌晨,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凌晨气温下降,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因此 BC 段较 AB 段 段 CO 2 浓度
增加减慢的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A 正确;图一中,FG 段 段 CO2 下降明显减慢,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图二中 中 ef 段(中午的时间段)出现下降的可能原因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 CO 2 的量减少,B 正确;图二中 gh 段时于 虽然光照强度减弱,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