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及审美研究,优秀专业论文【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及审美研究,优秀专业论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论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及审美研究 摘要:
在蒙古文学中,大都是以崇尚赞美大自然、保护珍惜生命、维护生态平衡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作品。本文从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精髓:萨满教祭词和神歌的方面进行阐述和挖掘、对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进行的生态意识分析,再到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始终贯穿整个蒙古族崇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的平衡的主题。
关键词:
蒙古文学
生态主题
《狼图腾》
平衡
从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来看,文明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促使其发展。而依水草而居游牧的蒙古民族以其古朴、刚强、野蛮的草原文化震惊了世界文明。蒙古族文学大多都是体现着生态主题,都是崇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的平衡为主要内容。例如当代文学经典《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间千古绝唱《敕勒歌》都贯穿着蒙古族的生态主题。蒙古族原本的草原游牧文明就是一种生态的生活理念,倡导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在蒙古族文学中也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得蒙古文学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自然共生理念和生态的意识。
一、 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精髓:萨满教祭词和 神歌
蒙古族古代的传统文学以生态为主题的经典是萨满教祭词和神歌。在萨满教祭词、神歌中长生天是作为其主要的信仰,长生天蒙古语为“孟和腾格里”是蒙古族的最高神明。关于长生天的祭词和神歌有《汗霍尔穆斯塔天神祭词》是博·仁钦收录的, “九十九天”的祭词有《阿塔天神祭词》、《玛纳罕天神祭词》、《吉雅其天神祭词》,还有流传很广的代表作《母马鲜乳洒祭经》。“玛纳罕”是狩猎天神,“吉雅其”是命运和牲畜保护神。“阿塔天神”为东方四十四天神之首,属于主管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凶暴神。蒙古族崇拜天体代表作有《太阳、月亮祷词》、《北斗七星祭词》等。《史记·匈奴传》载:“而单于朝于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说明了古老蒙古族具有敬日拜月的习俗。《太阳、月亮祷词》祭祀太阳、月亮,赞颂月亮和太阳带来人世间的光明与温暖,表达对其敬畏之情。蒙古族萨满教祭词、神歌,代表作有《纳其盖祭词》、《大地祭词》等,关于蒙古高原大山大河的祭词、神歌的代表作有《宝格达山神祭词》、《达岩山神祭词》、《阿尔泰山神祭词》、《肯特山神祭词》等。
科尔沁蒙古族民歌《图古勒吉山》是传承古代蒙古族的近现代作品,本作品是民间对山
的歌颂,强有力的传达了蒙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拜。本首民歌中没有具体描述大自然中伟岸的山脉,而是从侧面通过动物的繁衍和栖息来映射山的繁茂。对图古勒吉山的赞美表现了在牧人心中这座山的神圣地位。从歌词中就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依赖大自然游牧文明的生活理念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崇拜赞美。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几乎完全依赖大自然,蒙古族的生活,生产都来源于大自然。正因为如此,蒙古族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心理,既感激敬重,又畏惧的心理。就因为这种“畏”的心理使得蒙古族不破坏生态,不破坏草原和水源。这种“敬”表现在他们是土地的最好管理和协调者。
二、 生态文学典型:《狼图腾》的生态意识分析
蒙古族文学大多都是体现着生态主题,都是崇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的平衡为主要内容。王诺在专著《欧美生态文学》中给“生态文学”的定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姜戎的小说《狼图腾》是当代文学中少见的生态主题的小说,是从生态的角度来透示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警示世人的生态忧患的代表作品。《狼图腾》是讲述关于狼在草原上的生存法则、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孰优孰劣等问题,是讲述人狼关系的生态文学作品,是生态文学的典范。
(1)生态视野中的动物形象
在生态典型作品中《狼图腾》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些群狼形象的场景。突出表现草原狼野性与血性。这些狼和宁静的草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侧面表现出草原的生机盎然。小说中用狼群围猎羊群和军马群的场景来体现草原狼的特点。围堵黄羊群的时候彰显的草原狼的灵性善于捕捉生存的规则的特点,而围猎军马群表现了狼的血性复仇的特征。野性的生命为了群体生存表现出来的血性顽强,不姑息生命的一种气势实在让人震撼。表现了一种狰狞之美,顽强之美,壮烈之美。在小说中从狼的特征表现的淋淋尽致,例如:在新操场巴图,包顺贵他们猎捕的那俩只狼宁自杀在乱石中也不愿意被捕的不屈的生命特性。还有徐参谋等人用吉普车追的狼衰竭力气,倒地而死的狼,也有项羽那自刎式的壮烈和无奈。
(2)生态智慧的实践与影响
《狼图腾》体现着生态智慧的各个方面。姜戎在小说《狼图腾》多处都写到宗教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起到的积极作用。毕利格蒙古族老人就宣说“草原里的狼是腾格里派来保护额仑草原和白音窝拉神山,谁要破坏自然狼就会咬死他们”这一传说并没有经过理性的考察,但却祖祖辈辈都流传着,就这却蕴含着深深的生态的智慧。姜戎在小说《狼图腾》还提到草原上喇嘛教不让乱杀生,这些无疑也是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3)反生态的批判与反思 姜戎的《狼图腾》的最大的贡献作用是对草原上反生态势力的批判与反思,这种评判让我们联想到现代世界的生态危机的若干原因。姜戎的《狼图腾》中反生态的力量主要包括牧场军和外来户道尔基、老王头等。他们都是外来者,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最大的追求物质财富对草原进行掠夺性的开发。
《狼图腾》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态文学作品,以及家上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传奇色彩的渲染、震撼的语言魅力,使它成为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典范。它比生态报告文学的相对生动,比生态童话的相对成熟,比一般的生态作品更受大众的关注。它以其传奇而且震撼真实的动人心魄的小说形式,来有效的传播生态思想。
三、生态呼喊、生态申诉: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1)
生态呐喊:《嘎达梅林》叙事民歌是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文学精华,它不但赞颂了爱国和英雄主义,也提出了对生态的有力申诉。民歌《嘎达梅林》中这样唱道:
松树长在山顶才显得挺拔, 鲜花开在湖畔才显得茂盛。
自从王爷传下了卖地令, 全旗的百姓就难以活命。
花鹿奔跑在林中才显得俊美, 牛羊有了水苹才长得肥壮。
自从达尔罕旗设立了垦荒局, 全旗的牧民就四处逃亡。
高山上要是没有了树木, 就会失去它的壮丽。
旗里的王爷要是抛弃百姓, 就会失掉他的尊严。
大海的水要是干枯了, 欢跃的鱼群就会毙命。
全旗的土地要是卖光了,
王爷的王位也就断送。
嘎达梅林领导为了反对王爷变卖土地,开始屯垦进行了人民群众大起义。矛盾的焦点就是人么赖以生存的草原,草原就是人民的生命,为了捍卫土地而斗争。作品展示了科尔沁草原永远消失的悲剧,以及人们捍卫和拯救科尔沁草原的英勇斗争。这个民歌的现实历史意义是在于为了蒙古族争取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为保护生态草原。
(2)
生态呼喊:当代草原音乐文学的开始繁荣发展。具有浓郁的草原韵味的文学音乐唱响全国。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夜色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传说》、《草原在哪里》、等等。让人耳熟能详的草原音乐人新生代歌手层出不穷。例如齐峰、德德玛、凤凰传奇、额尔古纳乐队、斯琴格日乐等等,他们将草原民族传统音乐和流行的通俗音乐融合创作,创早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草原音乐文学。现代草原音乐得到广泛的传播。在草原音乐盛行的当下,人们也透过那民族的旋律动人的词藻,感受草原那种天地合一,广阔无边、自由自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这是草原人民一直传承和发扬的情感和生态的呼喊。
(3)
生态申诉:蒙古族生态文学小说的兴起。20 世纪生存危机的发现。让我们意识到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的改造。这个时候开始治理环境,高呼退耕还林等。认识到了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正在向生态时代步入。
新时期下蒙古族的大量作家继承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精髓,本着对草原,生命的热爱开始描述具有草土味蒙古族故事,想人们传播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进而警示和探讨生态严重失衡的内在根源。以生态为主的蒙古族有名作家有满都麦和郭雪波等。郭雪波写小说的特点是直接击中生态危机根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对草原动物的研究独特,可以直接的描写动物的人性和兽性,体现了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其代表作有《银狐》、《狼孩》、《大漠魂》、《沙狐》等作品。蒙古族作家满都麦其主要关注的是草原荒漠化这一生态现象,他是针对现代社会日趋恶化环境的呼吁者。是保护环境呼声最大的当代生态文学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瑞兆之源》、《雅玛特老人》、《人与狼》《碧野深处》、《马嘶·狗吠·人泣》、等作品中通过渲染的手法来体现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和生命感应。提出了“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他的笔下,景、物、人是一种和谐状态。他将对生命的保护和关切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一种爱,一种善,一种把自然当亲人地诗性存在,这就是满都麦最深刻的“天人和谐”思想为核心。是游牧生态哲学艺术的体现。蒙古族的草原游牧文明就是一种生态的生活理念,倡导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结语
蒙古族文学主要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学理念,主要分为俩个阶段:一是古代到近代其文学的创作最主要以敬畏赞美大自然,敬畏生命为主要的题材,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用大自然来衬托人们的情感,表现草原的朴实之美。二是现代人们认识了解到人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揭露社会生态危机;一方面其主要是通过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来激发人们保护自然,保持生态的观念、另一方面户呼吁人们关注大自然,唤起人们生态意识和生态忧患。做为我们要努力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传承蒙古族生态意识的精华并把其发扬,树立忧患生态意识,为人类共生、共存的绿色自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拉·胡日查巴特尔.哈腾根十三家神祭祀[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 [2] 潮鲁.蒙古族民间歌曲中的山崇拜观念[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2). [3] 孟唯一.从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视野看蒙古族的生态伦理意识[J].南方论刊,2007(3). [4] 嘎达梅林[M].陈清漳,等,整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15—16. [5] 卡洛琳·麦西特.自然之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 姜戎.狼图腾【M1.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29~39.188-189. [7] 乌恩.浅论蒙古族“长生天”思想产生及演变的根源 f A J.蒙古族哲学思想史论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174.
推荐访问:论蒙古族文学生态主题及审美研究 优秀专业论文 蒙古族 审美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