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府发(2017)28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府发(2017)28号,供大家参考。
— 1 —
毕 节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毕府发〔2017〕28 号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 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 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6〕24 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 2 —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坚持三大主题,建设四个高地,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的发展要求,围绕“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发展目标,以“大党建”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为发展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立足实际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深入实施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旅游监管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营销体系,更加聚焦“花海毕节”品牌,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市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将毕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目标 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做大旅游供给总量,做精旅游供给质量,做优旅游供给结构,提升旅游供给效率,有效解决旅游供给总量不足、产品单一、服务滞后、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确保“十三五”期间实现“6634”总目标,即提高“六个指标比重”,打造“六大系列产品”,促进“三大要素提升”,实现“四个发展转变”。
——提高“六个指标比重”:实现旅游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达12%
— 3 — 以上;旅游业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提高到10%以上;旅游脱贫人数占总脱贫人数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游客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省外入毕游客人数占游客总数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5%。
——打造“六大系列产品”: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地方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毕节喀斯特生态旅游优势,重点打造“四季花海”“绝美洞天”“湖泊峡谷”“避暑度假”“康体养生”“特色文化”六大系列产品,逐步形成产品丰富、全域联动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促进“三大要素提升”:促进旅游品牌创建大提升,到2020 年,创建 2 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 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促进旅游服务设施大提升,到 2020 年,四星级以上标准建设的旅游饭店、康体养生度假综合体达 40 家,全市旅游接待床位数达 15 万张。促进旅游发展质量大提升,到 2020 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更加壮大、布局更加合理、业态更加丰富,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实现“四个发展转变”: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全市旅游业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全市旅游构建成客源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更加完善,业态更加丰富的全季节性体验产品,努力将毕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山地
— 4 — 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1.“四季花海”系列:围绕我市现有的二三四月杜鹃花、桃李花、油菜花、樱桃花、牡丹花、玫瑰花;五六七月洋芋花、玉簪花、荷花;八九十月薰衣草、野生韭菜花、万寿菊花、荞花;冬季油茶花、腊梅花等“花海”,重点对百里杜鹃“地球彩带·世界花海”,金沙县野生玉簪花海、赫章县韭菜坪“云上花海”,威宁自治县、赫章县万寿菊花、油茶花海进行打造;推进各县(自治县、区)“花海小镇”建设,错时培植栽种不同季节开放的经济时令花卉;打造以“花”为媒,全域联动的“花海”系列产品,并策划系列国际花海论坛和建立国际花海联盟,提高“花海毕节”品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2.“绝美洞天”系列:围绕织金洞世界顶级高位旱洞、九洞天水陆溶洞喀斯特岩溶百科全书、观音洞人文历史文化洞穴为主体的世界级精品溶洞集群打造为重点,立足“国际一流、地方特色、毕节名片”定位,以大织金洞旅游区为核心,整合带动周边佛洞文化典型代表大方虚灵洞、军工典型代表大方乌鸦洞、喀斯特景观大方清虚洞等同步开发,以大景区、大旅游的发展策略,实行区域旅游组合开发,建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优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创新多形式、多业态、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结合声、光、
— 5 — 电、影等高科技手段,深度开发洞探、洞潜、洞居、洞饮、洞养、洞演、洞食、洞学、洞聚、洞商等产品,发展休闲旅游、体验旅游、康养旅游、科普旅游,打造世界著名洞穴的山水文化品牌、世界级溶洞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织金洞管理局、九洞天管理局,毕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3.“湖泊峡谷”系列:以草海、乌江源三大连湖、油杉河景区、双山大峡谷、织金大峡谷开发打造为重点,采取自然风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科普探险等综合开发模式,整合景区峡谷旅游资源特别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设施和人文资源等核心资源,全方位推动景区旅游向观光、休闲、养生、运动、探险、科普等领域不断延伸、融合,最终形成自然观光、生态度假、休闲娱乐、山地运动、文化体验、峡谷探险、地质科普、特色村寨、旅游地产等复合型旅游产品。(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织金洞管理局,毕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4.“避暑度假”系列:发挥毕节山地气候凉爽优势,大力发展山地避暑休闲度假游,以百里杜鹃、韭菜坪、草海、织金洞、冷水河、百草坪等景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集聚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区,重点培育百里杜鹃旅游度假区、织金洞旅游度假区,结合避暑度假村、避暑风
— 6 — 情小镇、乡村旅游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根据市场需求,按照高、中、低相适应、共发展的原则,新建一批旅游度假避暑产品,全面打响避暑旅游品牌战略,推动全市度假产品向高端休闲方向转变,努力将毕节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最佳避暑养生基地。
(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织金洞管理局、九洞天管理局,毕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5.“康体养生”系列:重点推进养生养老文化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园、养生养老示范园等健康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和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资源,打造一批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森林度假及湿地科考、湿地观光等生态旅游精品,发展“生态温泉 SPA”等康养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户外运动公园和一批连接旅游景区景点的自行车道、越野跑道、登山步道、漂流河道等以人为本的慢游交通系统,大力发展户外徒步、溯溪、攀岩、蹦极、汽车露营、游艇、滨水运动、低空飞行等互动体验旅游;开发一批城市健身绿道、休闲步道、骑行道,形成体育旅游休闲集聚区;推进露营地自驾游,打造一批道路依托型、目的地依托型(景区、城镇和乡村)露营地产品,构建特色康体养生产品体系。(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林业局;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6.“特色文化”系列:发挥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
— 7 — 文化、红色文化优势,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史前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石门坎文化及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编撰出版“毕节好故事”文化旅游系列丛书、“毕节印象”旅游精品摄影集,创作出版系列旅游歌曲专辑,策划拍摄一批有底蕴、有内涵的精品影视剧目。加强对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大迁徙舞、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强化民族文化产品的策划包装、品牌打造和市场推介。整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集红色文化追忆、爱国主义教育、城市休闲体验、避暑消夏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黔西北红色文化主题街区,推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红色文化+休闲度假”产品。(牵头单位:市史志办;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发展委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7.乡村旅游: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国家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创建、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积极培育一批甲级乡村旅游村寨、五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精品。支持发展特色民宿、“花海”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历史文化村落、养生休闲山庄、乡村度假客栈。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扶贫计划,总结推广七星关区砂锅寨、纳雍县枪杆岩、恒大集团帮扶大方奢香古镇等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经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
— 8 — 动”,加大乡村旅游创意性开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和田园综合体。至 2020 年,建成 100 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各县(自治县、区)建成 1 个甲级乡村旅游精品点,打造 2 个以上“花海”旅游小镇,1000 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点),旅游业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劳动力就业 15 万人以上,带动全市贫困人口中的 35%以上实现脱贫。(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扶贫办、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8.旅游商品:推进“旅游+商贸”“旅游商品+互联网”,积极扶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依托“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重点开发漆器、刺绣、编织、雕刻、银器、民族服饰等传统特色旅游商品和荞麦、天麻、竹荪、薯类等地方特色旅游食品。建立“毕节首选商品”名录,扶持一批旅游商品企业、旅游商品网点建设,开发一批“名、特、优、精”旅游商品新产品,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多层次、多功能产品体系,逐步培育旅游商品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由地域标志性商品、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构成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依托旅游综合体、景区景点、旅游集散中心、文化街区、星级酒店、商业街区等重点场所布置一批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专卖店、连锁店、精品店及销售网点,构建成完善的旅游商品市场网络体系。至 2020 年,集中培育 1 种以上代表毕节特色、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商品品牌,各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总收入 30%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商
— 9 — 务局、旅游发展委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9.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加强与全市周边联动,东联贵阳、遵义,培育黔北精品红色文化旅游带和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圈,开发贵州西部喀斯特生态、红色文化体验等旅游精品线路;南接安顺、六盘水,打造西部“瀑+洞+花”体验旅游和休闲避暑康养度假目的地,开发贵州高原休闲避暑养生和黔西北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精品线路;西融滇东、北靠川南,沿藏羌彝文化走廊拓展川滇腹地无障碍旅游圈,开发藏羌彝文化走廊旅游精品线路;延伸构建贵川、贵滇、贵桂、贵湘、贵渝等跨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东南亚的跨境国际旅游精品线路。结合旅行社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自助式旅游精品线路。至 2020 年,培育出黔西化屋基苗寨→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洞→百里杜鹃东线旅游精品线路;百里杜鹃→乌江上游三大连湖→慕俄格古城→九洞天中线精品线路;鸡鸣三省→韭菜坪→草海西线精品线路。(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史志办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二)建立健全旅游投融资体系 10.加大投资力度。做大做强各县(自治县、区)旅游投资公司,支持各县(自治县、区)旅游投资公司整合旅游资源,依法通过合资、参股、兼并收购、转让、承包租赁等方式,改变公司资本结构,面向外部要素市场吸引优质资源,参股旅游资源和
— 10 — 项目开发建设,打破现有的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每年谋划、筛选一批支撑作用大、关联带动强、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旅游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市级 PPP 项目库,予以重点扶持,定期调整项目库,引导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至 2020 年,争取将毕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达到 AA 信用评级。并实现挂牌上市。(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投资促进局,毕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11.加大引资力度。加大旅游专题专班招商引资力度,成立市级旅游招商专班,每年组织一次旅游专题招商,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引企力度。以 PPP 项目招商模式,吸引大型企业或旅游产业集团和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经营旅游景区、旅游产业园、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等;鼓励支持集体与个人依法依规将旅游资源、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物权入股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至 2020 年,力争实现旅游招商引资 100 亿元以上,全市重点景区旅游投资全覆盖。(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各县<自治县、区>政府...
推荐访问:毕府发(2017)28号 毕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