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困境与突围(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困境与突围(全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文言文教与学的困境与突围 作
者:
黄艳明
作者简介:
黄艳明,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教师(福建 安溪 362499)。
原发信息:
《创新人才教育》(京)2015 年第 20151 期 第 28-31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08 期
毋庸讳言,在高考导向成为压倒性影响力量的教育环境下,同一份课程标准、同一份考试说明以及基本同质化的教材与课堂,所引致的文言文教与学现状堪忧,已到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关键在于人。但是,当下的课程与课堂很难培育出可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人才。从文言文的教育成效来反观文言文教育,就知道问题的严峻程度:莫论秦汉唐宋,单是明清之际的文言文,让已历十余年寒窗的高中生来阅读,又有几人能实现无障碍、流畅的阅读?笔者认为,只有直面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一、文言文教与学困境之探因
是什么导致文言文教育成效如此低下?虽然有历史、社会等因素,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顶层设计问题
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均可表述为“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以读懂文章内容为最高要求”。我们的困惑也随之而生。首先,在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上,初、高中基本一致,且缺乏阶梯式渐进,是否科学?初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高中还是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那长达六年的时间跨度,且在最有可能实现全民文化素质涵养全面提升的中学阶段,我们只让学生机械地做着原地踏步、反复喊着“一二一”。这样的顶层设计是不科学的。
其次,对于高中生而言,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过于低端。孔子告诫学生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孙子兵法》亦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儒、兵二圣,其言所指或有不同,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极其相似。二者阐释的是目标与成效之间的关系:制订高的目标,最终往往只能取得中等的成效;制订中等的目标,只能收获低等的成效;而如果制订低下的目标,其结果则可能是一无所得,甚至是“必败”。这两句话,可谓一语击中文言文教育的肯綮:过低的目标要求,最终导致文言教育的一片荒漠。
最后,仅以“读懂”为旨归的文言文阅读定位,会让我们错失古代文学、文化“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各种精彩。古代的文章典籍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壮阔、丰富与美丽,恐怕不是仅仅“读懂”二字就能够去领略、传承的。入选高中课本的每一篇
文言文,其文字的意蕴,其行文的气脉,其怀抱襟度,其识见智慧,其丰厚的文学、文化价值,都是值得去发掘的,也是值得学生去涵泳、鉴赏的。学生与我国传统文化间有“如隔万重山”的阻碍,就在于他们无法领略古文的厚重与美丽。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大观园,园内满庭芬芳独自开落,园外行人匆匆奔波西东,没有交集。要让园内、园外有交集,就必须让学生能读懂文言文,还要拥有良好的文学、文化功底,拥有较高的品鉴能力。没有品鉴能力的人,无异于失去味蕾,面对一桌子的满汉全席,亦只能是味同嚼蜡。
(二)教材设计问题
现行教材的编写模式大多是以年代、体式的差异进行章节划分的,而其中古今文章又自成分水岭,大有井水河水互不相犯之势。单就文言文的选文来看,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教材选文的难易、长短落差太大。从学生的学习规律而言,选文应坚持由易至难、由短到长的原则。但教材的编写主要从朝代的顺序、体式的均衡以及文章的经典性考量,也因此造成选文难易不均、长短悬殊的局面。其次,文章自成章节、互成壁垒的格局,大不利于学生的积累。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和文化积累,必须建立在对一类文章有连续性、系统性的积累的基础之上。但是我们的教材或教法,是让学生在学完一单元的文言文之后,等待大半学期再去学习另一单元的文言文。相隔大半学期的等待,所谓的文言积累早已如浮云。
(三)课堂问题
受制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许多语文课堂对于文言文教学只流于枯燥的随文串讲、沉闷的文章解析。在功利化心理、应试化目的的驱使下,文言文成为“为考而教”的附庸,文言文教学成为“字词分析”的集中营,文本解读成了考点解读的训练场。本来华彩无限、脍炙人口的一篇篇佳作美文,成了手术台上、无影灯下一个个苍白无力的标本,文言文教学的课堂魅力、文言文本身的文本魅力荡然无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无法传递文言文的美丽与壮阔、不能展现文言文的独特韵味与魅力,是我们日渐失去学生、不能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大观园的一大原因。
二、如何实现文言文教与学的突围
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实现文言文教与学的突围?事关顶层设计或教材编写的问题,并非一线教师所能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呐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问题,形成群力与共识,最终下情上达。而事关师生教与学的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课堂内外总是给有智慧的教师提供大有作为的空间。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是争取学生、赢得学生的大有为空间。因此,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教师要思考如何丰富、深化文言文课堂,思考如何迁移、拓展文言文的阅读积累量,使学生真正夯实古文的功底。
结合上文分析,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堂可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建构。一是建构符合文言文体式特点的精彩课堂。文言文课堂须能呈现精彩,展现古诗文华彩的文学精华、丰厚的文化内蕴,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积淀,深化学生古诗文能力。二是开展有实效的文言文经典阅读训练。在课
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开展较为系统的经典训练,实现一定程度的文化传承,是语文课堂的应有之义。
起于课堂之训蒙,务于文化之传承,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下文是福建省安溪市第一中学教师团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展示。
(一)文言文“四文维度”课型建构
文言文是汉语文化的根本,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文化的因子,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有的目标定位,更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但这一目标的实现,绝不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架空分析,而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中,把思想的铧犁深深插入文本的字里行间,玩味涵泳,最终实现与古圣先贤的交流、碰撞。而这一切,必然源自对文章的深度解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有适当深度的挖掘与呈现和一定广度的拓展与表现,须能展现文言文精彩的文学精华、丰厚的文化内蕴,须能从文学素养和文化传承的更高站位上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积淀,深化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为此,文言文教学要兼顾“文字、文本、文学、文化”四个维度,积极建构文言文“四文维度”课型。“四文维度”课型从备课、上课及反思、反馈整体把握作品,着眼于整个高中阶段文言文课程的系统化、网络化建构,而不仅限于单一课时的呈现,亦不仅限于单一篇章的建构。
其一,文字维度:辨其形以穷其源,溯其流以通其变。在释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字词,教师不应过于单一地、浅薄地释疑解难,须能前后勾联,古今同窥,既能辨其形以穷其源,也能溯其流以通其变。所谓
“前后勾联”,是指教师要将该字在不同文章、不同语境中不同用法的例句搜集整理出来;所谓“古今同窥”,是指将这些例句中该字的义项,结合今意进行梳理;所谓“辨其形以穷其源”说的是,中国汉字本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该字的形体来判定其本意;所谓“溯其流以通其变”,是指根据其本意,结合古今例句,去分析字义的发展脉络,了解、总结字义间的历史嬗变。
文字的解析,同样可以解得精彩。借此维度,利用文字学、语源学的知识,以更精深的内容,用更丰富、活泼的形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文字积淀。
其二,文本维度:读文当求所以入,须以文心为己心。南宋文艺评论家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谈及读书方法时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唯能入得书,能以诗心、文心为己心,方能识尽古人用心之高妙处。为此,为人师者,在文本解读层面,应坚持以文本为核心,从文本出发,透过文本的文字符号信息,借助作者设置的情节、情境或意境,去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独特情思、深邃理念、理想愿望等内涵,抓住作者游弋其中的“心”。
同时,在此维度,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诵读积累。文言文的诵读,是诗心与诗心的对接,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不设屏障,把握文心,并涵泳性情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读者与作者的主客异位,能以诗心、文心为己心,读出古人意。
其三,文学维度:以精彩再现精彩,以匠心还原匠心。入选高中课本的文章大都是一时之典范,其文学价值之高自不待言。教师要能用其妙语连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精彩纷呈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使文本的精彩因课堂的精彩而立体生动起来,使作者的匠心因为师者设计的匠心而探幽索微地展现出来。若能如此,通过教师及课堂的桥梁,作者与学生的情感脉动息息相通,心灵节拍丝丝入扣;学生也才会在最小的阅读障碍下把握文心、获得颖悟,收获浓郁的文学熏陶和丰富的文学积淀。
其四,文化维度:借斑窥豹识全貌,登堂入室揽大观。高中三年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也无非一二百篇之众。但这一二百篇的文章,均是经过多个专家斟酌选定、可谓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经典之作,在时代、时期及文体上,有一定的覆盖面及代表性。这一篇篇的经典作品可视为一个个“点”,三年的高中教材恰好可以构成一张在时代、时期、文体等方面涵盖较广的“网”。而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自己平生所学,借助解读、迁移、拓展等教学手段,为这些“网”的间隙填充丰富的“文学”“文化”内容,使这张“网”最终充实起来,形成富有文学意蕴、文化内涵的“面”。这样,学生就能在三年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文学素养及较深厚的文学积淀。
我们致力于在文言文教学的定位上、文本内容的挖掘上、教学课堂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全新的探讨与尝试,引领学生走进璀璨夺目的古典文化殿堂之中,让学生充分领略文字之蕴、文辞之美、文学之韵、文化之博,从
而培养出更多具有更厚实的文学、文化积淀的学生,让中华文明的基因深植在学生之中,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化领域里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二)经典训练:课前五分钟的百字经典古文诵读
如果将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一座百花园,语文教师就是守园人。因此,建构文言文“四文维度”课型,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可以观赏园内风光的门,要让他们知道这座园子里有可以令人沉醉不知归路的大美。但是,光知道还不够,语文教师还必须把他们引到园中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去悠游、流连其中。那么,如何开展经典训练,让中学有限的课堂与课本篇章与宏大壮丽、洋洋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接呢?对此,笔者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其一,教师介入程度问题。文言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存在较大的阅读、理解障碍。没有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学生恐怕都会畏难而退,少有能够自主、主动地阅读古典文籍的。
其二,时间布局问题。除了教师的适当介入,文言文经典阅读训练还要有时间保障。我们该从何处去挤出一段时间,以供师生诵读、学习古文之用?
其三,连续性、系统性的规划与建构问题。如前文所述,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积累,是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对一类的文章有连续性、系统性的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如何让这种经典训练既实现时间上的连续性保障,又能实现内容上的系统化建构呢?
其四,量的问题。这里“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选文篇章的数量与篇幅的长短。一方面,经典的训练如果不能在一定的“量”上铺开,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彩?学生的文言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蓄积,又如何实现古文能力“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自古不乏滔滔千言、长篇大论的文章,但这种文章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度很大。因此,选文还须短中求。
综合上述四个因素,学校编著了《(日诵一则)百字经典古文》一书,精选了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共计 310 篇百字左右的古文。该书凸显以下特点。第一,选文字数,少则二三十字,多则二三百字。第二,选文以“文短意长、情深思致”为标准。第三,作为普及读本,书中对文言都予以注释、翻译与简评。其中,简评也以文言的方式呈现,以培养学生的古文思维。学校以课前 5 分钟为阵地,让学生每日诵读一则,反复吟咏。如是而为,学生日有所积,月有所蓄,学生有此 300 余篇古文为根基,不仅能打下坚实的古文功底,亦能对上下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有较深刻的感受与理解,更能对自身的襟怀素养、精神情操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积月累,学生诵读本书最显著的成果就是能够创作古文。能创作古文的能力,其实已远超课程标准、考试说明里的能力要求,这样的能力,应付考试,已绰绰有余;而对于文化传承,已距之不远。
推荐访问: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困境与突围 文言文 突围 困境
上一篇:破,局之道,再论中小券商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