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文学评论式”微写作,写作指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文学评论式”微写作,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文学评论式”微写作 写作指导
原题回放:
微写作(8 分)
清人沈德潜说,李白“其为文章率皆纵逸”,“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请结合《蜀道难》中的如下文段,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鉴赏文章,从李白变化莫测的笔法、动人的描绘等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分析自己阅读欣赏获得的审美体验。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评卷均分 4 分。
●一般同学,能多角度分析,像如下角度:1.修辞手法,夸张;2.衬托,如动物、人;3.虚实结合,想象力丰富;4.浪漫主义风格。
●比较少的同学,能写出“语言句式,长短不拘,自由无羁”这一杂言诗之特点。
●非常少的同学能结合沈德潜的评语来论述,而是自说自话,如回答诗歌鉴赏题一般。
●也有个别同学纯粹是感受式、印象式、抒情式的表达,不理性、不专业。
●学生整体上不太理解本“微写作”到底如何入手,对“微写作”思考尚浅。
1 思路该这样 微写作本质上是写作,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本题非一般意义上的鉴赏,有沈德潜的评语在前,学生要对其进行“验证性”说明,李白诗句哪些地方体现了沈先生的
观点,是怎么体现的,又为什么会有这种评语。当然,如果不赞同,也可对其进行商榷;但本题似乎基本上没有这种商榷空间。
如果只是做一般性的赏析,像诗歌鉴赏题那样,不能紧紧扣住题干沈德潜的评语,则有“答非所问”之嫌疑。
这次微写作,就思路来说,应该至少有两步。
一,细读沈德潜的话,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其意思 二,细读李白的诗句,揣摩它们何以验证沈的观点 沈德潜说,李白“其为文章率皆纵逸”,“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纵逸”,放纵,恣肆,大胆,无所羁绊;飘逸,自由,无拘无束,精神自在。
“笔阵”,亦有版本作“笔势”,笔墨如战阵,如大规模军队,驱遣文字如军队,纵横驰骋,杀伐狂野。
“虬飞蠖动”,虬龙飞天,尺蠖蠕动,前者一飞冲天气象万千,惊人耳目心神,后者小虫趴枝,其动微弱,几乎不见;动则晴天霹雳,静则慢若细虫。其笔墨之纵横、开阖,可谓如醉如狂、似疯似癫。
“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指顾即手指笔墨,下笔为诗,简简单单的汉字,却组合出雷霆气象,非大才华不可为。
所以,综合来说,沈德谦的评语,其要点有三:
1.笔墨变化多端; 2.风格豪迈浪漫; 3.精神自由飘逸。
这里涉及了文字、风格、精神等层面。
而这些意思,在题干里也有清晰表述,即“变幻莫测的笔法”、“极为动人的描绘”等。
那么,题目所选的这些诗句,是怎么体现如上几点的呢? 可以先逐句去分析。神话、用典,六龙回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动物衬托;人的反应:凋朱颜、以手抚膺坐长叹;夸张,扪参历井;直接抒情;声衬凄冷,以景衬蜀道之险……
2 开始写起来 但是,如上去写的话,还是很琐碎的,且是“答题”的感觉,而且没有很好地呼应沈德潜和题干本身。
试作如下微写作—— 《蜀道难》选段精准体现了沈德潜的评价,表现如下。
笔墨变化多端。
整体浑然,述蜀道其险其难,然句句之间,如瀑跌宕,忽高天,忽落川,忽黄鹤,忽青猿,脑中意象纷至沓来,胸中丘壑洞然若天。时而排山倒海,长句奔泻;时而猝不及防,短句铿锵。字数三、五、七、九,错落有致,极为自由,古体杂言诗在李白笔下焕然别样生机。
风格豪迈浪漫。
李白浪漫,上承屈骚而别开生面,自成一派,成就奇葩极品。或昼或夜,亦山亦水,高则高极,低则低极,加之以险、以危、以空、以远,可怖可叹,亦美亦奇。奇美,极丽,可赏而不可学,可叹而难为友。可咂,可品,可诵可抄,横竖皆美,反正都好。文字在其笔下,非雕刻,非锤炼,非推敲,无文人斧凿痕,有天然浑然感。
精神自由飘逸。
单论某一技法,文人皆可为之。然李白之风,在于综合,在于浑然,在于人文合一。夸张人人皆会,但如李白如此冲云霄、极至境,奔放如鲸,唐突如神,出入神界人间而无障,来回纵横而天然,毫不做作,殊谓珍品。笔随心走,驱遣文字,或如挥手中鞭,或如扬青天絮,百无遮拦,一派天真。时而深情絮叨,时而望天微笑。李白不拘泥于世间功利得失,行走天人之际,忽然而已,衣袂飘飘。李白之雄,不在字词,而在胸襟,在性情,在独特审美。
这样的“微”写作已有 500 字,但考卷要求 150 字,要写出个性化思考,是很有挑战的。
其写作特点有三:从沈德潜(题干)观点入手,以之为写作纲领;从文字入手,向其背后的审美、风格等深层面推进思考;不浪费字词,不在细节上纠缠,俭省字数,有一定的文学化色彩。
考场上可缩写如下—— 选段体现了沈之评价,表现如下。
笔墨变化多端。词句之间,忽高天,忽落川,忽黄鹤,忽青猿,脑中意象纷至沓来,胸中丘壑洞然若天。字数三五七九,错落有致,极为自由。
风格豪迈浪漫。文字无文人斧凿痕,神话到人间,想象到抒情,或昼或夜,亦山亦水,高则高极,低则低极,加之以险以空,可怖可叹,亦美亦奇。
精神自由飘逸。超越夸张、衬托、虚实等技法,笔随心走,百无遮拦,一派天真,不拘泥于世间功利得失。李白之雄,在胸襟,在性情,在独特审美。
这样写行不行、对不对呢?欢迎同行同学后台留言交流。
3 更多的题目如下 当然,除了此类“文学评论式”的微写作,还有更多类型。如中学学科网有资料称:
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
下面搜集了北京市近年来高考及高考模拟试题中的部分“微写作”题目,以供思考。
1.阿来说文学创作“来源于对人类自身的质疑”。其实,很多作品都隐含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质疑与思考。请选择你读过的一部文学名著,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质疑与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 字左右。
2.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 字。
3.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 字左右。
4.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 字。
5.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 字。
6.《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7.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 《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9.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10.有些同学喜欢刷读书分享类的短视频,认为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博览群书。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陈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 字左右。
11.生活中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事物随处可见,它们彰显了独特的“中国之美”。请介绍一个事物,突出中国文化元素,阐述美在何处。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12.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你此有什么看法?阐明你的观点。
推荐访问: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文学评论式”微写作 写作指导 写作 备考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