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字数,(12)(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复字数,(12)(完整),供大家参考。
1
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冲击爆发以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深刻评估危机发生的根源的基础上,。2010 年 9 月,巴塞尔委员会首次使用巴塞尔协议 III 统称本轮银行监管政策新变化[1] 2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委员会提交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改革方案。2010 年 12 月,巴塞尔委员会进一步公布了《巴塞尔 III: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 III: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系列文件,使巴塞尔协议 III的框架趋于成熟。国际上各国银行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巴塞尔协议来约束,实施的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
3
2011 年 9 月 4 日,银监会向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印发《商业银行实施资 4
本管理高级方法监管暂行细则》,确定了大型银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达标实施的申请及审批程序和相关要求,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的监管核准奠定了法规依据[3]。2012 年 6 月 6 日,国务院第 207 次常务会议讨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6 月 8 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商 5
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监管的要求,但是面对国内口趋严厉的资本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高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资本金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预期增大、以及资本补充途径比较单一等等。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商业银行就有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就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意识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制约因素,在资本的管理研究中应该统筹规划资本供给和需求,加强提升资本管理的有
效性,在更高水平上追求资本、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和统一,本文对此做出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问题的研究很多。Taggart (1978)[8]认为资本可以看作是政府对银行存款保险的“扣除”,且它可以促使银行的经营管理者降低风险。
Merton, 1997)提出资本的价值由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无风险收益率和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决定,通过资本配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管理;。国外银行界对于银行资本管理实践较多,也丰富了资本管理的理论研究认为资本和投资组合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性[10-11]。马腾(Chris Matten, 2004)[12]指出银行资本管理是包含了银行监管资本的充足性、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诸多方面,并不是简单地管理某一项资本。
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巴塞尔协议和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等方面,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全面分析了巴塞尔协议且的三大支柱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刘明志(2003)[13]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制度变革,指出了国家资本需要逐步降低占比的途径;姜波(2004)[14]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相关机制和政策的建议;邓杨丰,麦仲山(2006)[15]指出补充资本较为有效的途径是降低风险资产;王炯(2008)[16]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思路;江志流(2009)[17]指出银行资本补充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选择多渠道补充资本。
本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的建议。本文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结构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银行资本管理的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国际准则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体制的发展;第四部分以建设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 II 和《商业
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进程为实例,。第五部分通过建设银行在资本管理上的经验和措施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文献资料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次贷危机以之后,却很少有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我国于2012 年实施新的银行业监管标准,以及随着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口趋严格,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现状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
18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国际准则 19
(1)1986 年,美国金融当局首先提出了银行资本额应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20
(2)1988 年,BIS 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规定 12 个参加国应以国际间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银行资本标准。
适量资本的确定应以吸收银行表内、表外可能产生的损失为基础,资本数量应与资产风险的程度相对应 资本构成分两个层次,核心资本和次级资本 风险资产= 表内风险资产+表外风险资产 28
表内风险资产=表内相应项目资产额 x 相应风险权数 29
表外风险资产= 表外资产 x 信用转换系数 x 表内相应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 30
第三 . 统一最低资本比率标准 31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 4% 32
总资本比率=(核心资本+次级资本)/风险资产≥ 8% 银行资本金与资产风险严格对应,测量准确 计算工作量大,周期长,未考虑除信用风险之外的其他风险,难以实施动态管理。
35
(4) 2007 年 1 月 1 日巴塞尔 II 新协议生效,它反映了 1988 年以来信用风险管理的重大发展。它是针对现有协议缺乏风险敏感性而制定的新的监管对策。
事实上,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操作损失突显了通过资本缓冲来覆盖金融机构内操作风险的需要。20 世纪 90 年代,巴林银行的破产以及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亚洲金融市场危机都用事实说明了金融服务企业面临的复杂而重大的风险。它们还提醒这些企业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37
巴塞尔 II 试图通过引入针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更敏感的衡量指标及针对操作风险的新资本要求,来增强现有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该协议还详细规定了监督审查流程的要求,并概述了对外披露信息的标准,从而使银行在管理和遵守市场纪律方面负有更大的责任。新巴塞尔协议将这些领域称为三大支柱:
新协议中更加完善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复杂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金融理论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认可。为了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进步,并将风险衡量指标纳入到其日常业务实践中。
42
2.2《 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新巴塞尔协议》依旧维持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定义和 8%的最低资本要求.其创新的在于,一是明确提出将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范围,二是为计量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分别规定了三种方法。处理信用风险的确方法依次为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
处理操作风险的方法依次为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外部评级法与内部评级法的相结合,提供了银行风险资产计量方法的选择范围。银行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
新协议规定,银行监管当局要确保各家银行具备一套完善的内部程序,加强银行自身内部对资产风险的评估水平。银行内部管理应具有一套资本评估程序以及与本行特定的风险状况和控制环境相一制的资本目标,新协议强化了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人员其首要职责是对银行的风险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资本充足情况。
48
新协议所阐述的市场纪律其核心是银行信息的有效披露. 49
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资本充足率使银行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若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市场参与者就不能更好的了解银行的风险状况与资本充足情况.银行信息的有效披露是市场纪律的保证。
50
2.3《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标准 51
总风险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 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 ≥8% 52
新资本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金融监管(内部和外部)和市场约束(信息披露)。范围扩大到以银行业为主的银行集团持股公司 53
(1)最低资本充足率仍为 8% 54
(2)在衡量资本充足率时引入了操作风险(内部处理程序失误、系统错误、内部员工错误等)和市场风险(市场波动、经济周期)
55
(3)信用风险的评价方法有: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 based-IRB);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评价提出三个处理方案: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计量法 56
巴塞尔协议下的资本充足率(capital at risk)指在一定的容忍度(置信度)下,银行吸收潜在总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率(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
57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 (市场风险要求 + 操作风险要求)×12.5] 58
信用风险计量方法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风险 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59
2.4《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分类 :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等 具有债券和普通股的双重特点 68
(1)只支付固定股息,且没有定期支付股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义务 69
(2)银行没有法律义务支付累积未分配的股息 70
(3)优先股股息不能从税前盈余中扣除 71
(4)优先股股息支付义务先于普通股 72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1)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通常能增加银行的价值,但它又是一种虚拟资本,价值大小比较模糊 (2)从总资本中扣除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避免银行体系相互交叉控股,导致同一资本来源在一个集团中重复计算的“双重杠杆效应” ;避免跨国银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巧妙调拨资金,规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规模较大的银行其资本构成中股票溢价和未分配利润占有较大比重,其次是银行发行的长期债务和普通股的股票 77
对于小银行而言,其资本的组成更主要地是依赖自身的未分配利润,原因:大银行和小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筹资的难易程 度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讲,小银行更注重自有资本的充足程度的提高,因而资本充足性更高。
78
第三章 建设银行资本管理的实例分析 3.1 巴塞尔协议 II 在建设银行的实施进度 80
建设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首批确定的 6 家新资本协议银行之一, 总体上,实施巴塞尔协议 II 第一支柱中三大风险管理要求的条件,建设银行都已基本实现。建设银行已经具备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高级法的技术能力,巴塞尔协议 II 内部评级法的实施条件也日趋成熟。新一代违约概率(PD)模型已在全行推广应用,违约损失率(LGD)模型也已开发完成,组合风险管理系统已全面正式启用。
2010 年 12 月 16 日,银监会正式印发《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实施和审批指引》,规定由《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将据此提交申请。次日,建设银行董事会 2010 年第 10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建设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实施新资本协议( Basel II)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资本协议( Basel II)实施管理规则》两份议案,授权管理层择机提交申请报告。
总体来看,建设银行已经具备申请实施巴塞尔协议 II 的条件。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核心,逐步达到监管机构实施巴塞尔协议 II 的要求,申请成为国内实施巴塞尔协议 II 的银行。3.2 建设银行三大风险计量体系的建立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协议 II 的核心,是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可以有利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使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趋于一致,从而更精确体现资本要求,享受资本优惠,是实施精细化信贷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和经济资本分配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内部评级法不是一蹦而就的,它的必备条件要求具备健全和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并通过监管当局的检验和批准。
其内部评级体系内容见图 1-1。
92
图 1-1 图建设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93
由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保证内部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主权、金融机构和公司风险暴露是按照风险程度将每个债务人和债权分配到相应的风险级别。零售风险暴露则按照风险特征将每笔债项分配到相应资产池。
:建立了 15 个公司类评级模型、5 个金融机构评级模型、3 ,将债务人和债项的风险特征转化为相应的风险参数。
监管要求,模型已经嵌入业务操作系统。为风险评级、资产分池、风险量化奠定基础。
99
对风险评级、资产分池、风险参数量化过程进行持续、独立的验证。
市场风险应覆盖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全部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风险、外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并按各自的风险计量后进行算术加总得出资本需 3.3. 实施资本管理对建设银行经营的影响 107
3.3.1、对建设银行经营资本的影响 测算内容测算结果在哪里,而且 2011 年会不会太久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将对建设银行的资本总额、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有具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09
(一)对资本的影响具体的数据、图表呢 (二)对风险加权资产的影响 根据新资本办法,建设银行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总体稳 定,但由于操作风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