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问题·节奏【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姿态·问题·节奏【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姿态·问题·节奏 ————漫谈教学设计中的几组辩证关系 作
者:
蔡焕杰
作者简介:
蔡焕杰,浙江温州中学。
原发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6 年第 20165 上期 第 43-45 页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非教师个人的炫技或走秀。真正解惑的教学设计是:在面对学生的姿态问题上,应该处理好“就”与“引”的关系;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大”与“细”主次问题应恰当结合;在课堂节奏的设计上,“疾”与“缓”当以学生有所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
键
词:
教学设计/姿态/问题/节奏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08 期
引子:炫技还是解惑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非教师个人的炫技或走秀。“教学设计”这个名词很可能遮蔽了一个要素——学生。
几年前,上海某重点高中开设的写作公开课“水之象——想象凭借例谈”令人“大开眼界”。这是由三位名师共同执教的“组合教学”。第一位教师先登台,讲到“水”的不同书写形体时,另一位教师上台写了篆体、隶书、楷书、行书诸形体的“水”字。笔者感到疑惑,一堂写作指导课中这个步骤有必要吗?可是施教者还不过瘾,要求学生猜想甲骨文的“水”如何写,并且让两位学生上台摹写。这些环节大约占用了半个小时。接着,另一位新秀教师登场,讲水之性、水之品。一番妙语之后,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展开写一段话。很多乖孩子只得迁就教师,讲水的执著、包容、柔韧。但是也有学生尖锐地批评教师的牵强附会。压轴阶段第二位教师再次上场,让学生比较孔子、李白、苏轼几句话的异同。教师启发学生:共同点是“人生短暂”,不同点是孔子执著,李白无奈,苏子超脱。然后重点转向苏轼,讲苏轼超脱心态的来源,讲苏辙为兄长写的墓志铭和《楞严经》上投瓦弃瓦的故事。我们不知道“水之象——想象凭借例谈”的教学中何以会引入这么多探究苏轼思想源头的材料;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史课,还是高中的阅读课,抑或是高中的写作指导课;我们只知道,这是一节炫而无当的语文课。
比之自我炫耀,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困惑。例如《报任安书》解惑的要点有二:举李斯、韩信、彭越、周勃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句中的“此”指代什么?关于前者,从作者反复述说的关键词“自裁”和语义落脚点“辱”可以确定写作指向:那些人生不如死的牢狱生涯是一个教训,自己要早早下定赴
死的决心;后者,联系前面提到“大夫”的句子,可以知道“此”的要义在于大夫比起一般人更加自重,对耻辱的感受更敏锐,更要保持尊严。这样真正解惑的教学设计可能比华而不实的炫技更加有效。
一、面对学生的姿态:“就”与“引”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阅读期待,又如何能设计出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坦诚地对待学生,在精神上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敬畏学生的自由心灵,在教育教学中创造适宜于学生自由言说的对话情境,这样,每一个学生才会敞开自己的心灵,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我了解到这样的情况:
“我是超级金庸迷,看过金大侠所有的书,每本都看过不止一次。现在有空也会常常翻看。不过我是坚决不看‘作文选’的”。
“我翻了一下本册语文书,找出了自己喜欢的篇章:《致橡树》《再别康桥》《我与地坛》。令人很晕的是,这三篇都是自学课文。我喜欢的还有《雨巷》,但它只是背诵篇章,为什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却是讲读课?”
这是真实的学生世界!如果没有这样的了解,以及基于这种了解的照顾与顺应,教师的教学设计可能就是闭门造车。很多时候语文课不精彩、上得没意思,并不是因为教师功力不够或钻研得不够,而是师生的对接有问题——学生没有抵达文本,甚至根本没有走进文本的意愿。当然,教师
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激情与思想引导学生,带领他们“到高处呼吸”。
于是,我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认为,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扭转学生对于马克思的曲解,消除学生与革命导师的隔膜。我讲了自己接受马克思的历程:曾经敬而远之,认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干枯、僵硬的偶像;后来远且不敬,觉得他的理论不仅偏激,且拾人牙慧;如今,在啃了马克思的经典作品之后,我不仅复萌敬意,还渐渐走近他!认为他是一个硬汉,一个“很酷”的男人。1999 年,在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发起举行的“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校内推选中,马克思位居第一。我给学生看了马克思的自白:“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我又动情地说:“如果你是一名男生,马克思就是你的人生楷模;如果你是一名女生,就要嫁给马克思这样的男子!他或许会带给你贫困,但是他可能带给你信赖和最深刻的幸福。”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我又充满激情地朗诵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收尾段落:“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学生顿时肃然起敬。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充沛的感情化为语速、语势、语气、语脉,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这节课成功了,而课前的谈话为整个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教学设计中笔者安排了课前谈话,先请学生说一说对于鲁迅的个人印象,学生畅快的讲述暴露出与鲁迅之间的隔膜和冷淡,这其实也是教师需要把握的一种基本学情。之后,我真诚地讲出自己的感受:“鲁迅曾经被奉作文坛之神,他所有的文章都被推崇,人们拼命地搜寻他的作品的精妙和高超之处。事实上,任何作家都不可能所有作品均保持顶尖水准。他的一些文章很刻薄,有一些颇为牵强,比如《文学和出汗》。但《记念刘和珍君》是精品,是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的。我们需要驱走心中的躁动,静下心来,走进鲁迅的场域,进入鲁迅作品的世界。”这个课前谈话效果很好,它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去克服困难,穿越时空,去拥抱鲁迅内心的震颤。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大”与“细”
“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语)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那些零星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性提问,韩雪屏提出教师要设计具有深刻性、顺序性、牵引性的主问题,即对学习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创造的问题。这对身心发展迅猛的高中生尤为重要:一方面,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认识能力,可以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屑于回答琐碎浅显的问题,而是对真正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充满兴趣。
笔者过去讲授《荷塘月色》时,总感觉上得十分琐碎,关于荷塘、六朝、江南,许多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学生感到兴味索然,自己也觉得板
滞。最近再讲这篇文章,我大胆地进行了整合,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提出这样一个“大”问题: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在经过较长时间思索和教师的点拨后,学生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没有自由,他才会躲到荷塘世界中去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待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当下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仍要在北京生活,这也是逃避。由此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拉开距离。虽然思考是紧张的,但学生的脸上满是打通全文后的兴奋感。
成旭梅老师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提出的主问题围绕“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一中心句展开:马克思何以称为思想家?(贡献:科学发现与革命斗争,而后者显示走出书斋的思想家特色。)何以称“最伟大”的思想家?(去世后的空白,剩余价值规律带来的豁然开朗,斗争的卓有成效。)作者如何致敬最伟大的思想家?(讳饰与人格之美,体会悼词的情感性。)由一个中心句撑起整个课堂,十分集中;向宽广延伸,层层推进。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十分精当。
另外,如果“大”问题不能细化,课堂就会空疏,所以,在大问题牵引下对问题进行“细”化处理就非常重要。笔者讲授苏轼的《文与可画筼
筜谷偃竹记》时针对第二段设计的主问题是:这一段写了哪些事?你认为文同与苏轼的个性怎样?这个问题又细化为以下的次级问题:①在一般士大夫那里,文同的口碑可能如何?你怎么评价文同“投诸地而骂”?②文同如何对小表弟“使坏”?③讲讲索绢风波的始末。④这些有趣的对答是不是当面晤谈?是什么成就了二人幸福的期待?⑤你能说出文同失笑、喷饭的原因吗?有了这样的细化处理,课堂推进得十分顺畅。
在教学设计中,精要的“大”问题使讲授不至于琐碎,次级的“细”问题跟进使得讲授不至于空疏。主次问题的恰当结合,方能成就纲举目张又饱满充实的课堂。
三、课堂节奏的设计:“疾”与“缓”
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教学节奏。当前“有效教学”的呼声很高,盲目追求快节奏、追求节奏变化的风气愈演愈烈。不少教师提问火急火燎,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仓促提问或者揭示答案。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节奏变化混乱。以下是某教师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书面完成两道思考练习题:第一题,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指称变换了多少次,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第二题,把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说成是“简单事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刚刚开始思考,教师便开始“点拨”——
师:回答这一类问题必须回到课文中,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找答案。
学生查阅课文、思考,教师又做“点拨”。
师:经典作品用词都是非常精当的,大家要仔细推敲。
学生继续思考,教师继续“点拨”。
师:回答“简单事实”的效果,要注意前面的“规律”“繁芜丛杂”等词语,还要注意“简单事实”后的冒号,等等。
学生紧张思考、书写,教师再做“点拨”。
师: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要言不烦,有的同学语言组织得拉杂,反而掩盖了要点。
上面这个例子中,教师缺乏设计的节奏意识,缺乏节制,频频打破学生自然的思维脉络。一个平稳的节奏可能包容思维的灵光与涵泳的情趣,包含必要的思索与回味,而这些在突飞猛进的节奏变化中可能被省略了,被扼杀了。
教学时长的变化自然形成课堂教学的节奏美,也就是“疾驰”与“驻留”的合理结合。我上《我与地坛》时,分析园子中的几样事物时花费的时间就大不一样。对蝉、蚂蚁、瓢虫等都是一掠而过,在学生快节奏的发言中“疾驰”。而在露珠、草木处则有所“驻留”——追问学生: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吗?讨论中师生达成共识:这些都是史铁生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卑微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的!草木竞相生长激起他心中的热流,激荡,轰响。
笔者讲授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第二段时,在多个有意味的细节上做了长长的驻留。文与可和苏轼谈笑调侃的风度着实优雅。但是这些滋味需要细细品味,而习惯于关注情节的学生在快速阅读中难以真正“入境”。有鉴于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沉潜涵泳:“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一句,于“幸灾乐祸”的窃笑中所包含的惺惺相惜与亲厚无间;“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一句里,“因”字传达出来的表兄弟笔墨官司后半真半假的妥协;“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口实”令人想到一个不通世故的艺术天才招致的抱怨;而“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句中,三十首同题诗歌酬唱的佳话尤其令人神往。从教学现场来看,“驻留”的力量是巨大的,能用艺术与人格的魅力深深地感染学生。
结束语:个性·变化·巅峰
教学设计理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你长于朗诵,就要以充沛饱满的感情、抑扬顿挫的声韵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如果你长于析理,就要旁征博引,鞭辟入里;如果你长于微观研究,那就抽丝剥茧,洞幽烛微,于无疑处生疑;如果你长于文本的互释,就要勇敢地拓展;如果你长于联系生活,就要大胆地向着周遭辐射,因为语文学习的胜景就在于师生生命的投入。须知,个性带来魅力,教学设计的个性带来课堂的魅力。
不要怕教学设计被学生打乱,不要在乎是否“系统严密,整体浑然”,学生只要有所悟就够了。有时候,过于整饬的、圆满完成预设的课
堂恰恰是有缺憾的,因为这种圆满和整饬可能都是假象,是与学生的真实接受隔山隔海的遥远的海市蜃楼。
上一篇:动量守恒临界问题(范文推荐)
下一篇:考研复试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