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父亲宁可“教书匠”情怀(完整)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亲宁可“教书匠”情怀(完整),供大家参考。

父亲宁可“教书匠”情怀(完整)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学人小传 宁可(1928—2014),湖南浏阳人。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学、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47 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 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 年到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工作,参与创建历史系。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著有《宁可史学论集》《史学理论研讨讲义》《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合作)、《敦煌的历史与文化》(合作),主编和参加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隋唐五代经济史》《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中华文化通志》《敦煌学大辞典》《英藏敦煌文献(汉文非佛经部分)》等。

  20 世纪 70 年代初,宁可与北大老同学在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门前合影,左起依次为汤一介、宁可、赵立生、石谷、冯登泰、吴增琪。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大家】

  父亲宁可的头衔很多,但他常常自称是“教书匠”和“历史工作者”,这应该是他对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源自他对教书工作的由衷热爱。一个好的“教书匠”,要有良好的口才、开阔的视野、严密的逻辑,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作为“历史工作者”,他尤其注重以研究引领教学。

 从小板凳到大学讲台

  父亲不喜高谈阔论,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群中,往往一脸的严肃和沉稳,似乎难于接近。虽然他自认为口才不好,甚至一紧张还会结巴,但从小就有讲演的经历,且讲演题目都与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大事有关。

  1932 年到 1933 年,父亲四五岁时,随我爷爷赴南洋,居住在巴生(英文译名为瑞天咸),这是马来西亚第一大港口。奶奶曾任当地中华女校校长,每当学校开庆祝会,必定由“小鼎”(父亲小名,可见奶奶对他的期望值甚高)当场表演,很出风头。父亲还记得某一次站在小凳子上用广东话讲狼来了的故事:“有一个小孩子,出去牧羊……”他们曾临时住在一个旅店,父亲自认为最神气的表现是跑到别的旅客房里,站到一个小肥皂箱子上,演讲国人顽强抗战的故事,讲得眉飞色舞。那些客人当然都是华侨,纷纷拿出糖果来给父亲吃,受到鼓励的父亲,始终记得讲演

 后被“追捧”的感人场面。(参见宁可《流年碎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机构、民众向西南迁移。1939年,已经回国的父亲一家人,一路南下,在贵阳落脚。父亲和叔叔先上正谊小学,后转到箭道街内一边的尚节堂小学。1939 年的夏天,贵阳市各小学举行演讲比赛。学校推选父亲去参赛,他自拟的讲演题目是“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空军”。父亲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他特地穿了一件新府绸白衬衣,在上演讲台时,因为过度紧张兴奋,忘了题目,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开始演讲,渐入佳境,慷慨陈词,昂扬激奋。大概是开场时表现欠佳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父亲遗憾落选。那时,母亲刘淮一家也避难到贵阳,恰好也被推选参加了这次讲演比赛,因口齿清楚,嗓音圆润,从容驾驭着抑扬顿挫,获得第二名。在这次讲演会上,母亲与父亲第一次邂逅,但他们互相并不认识,亦无交集,正可谓“擦肩而过”。

  据当时同在贵阳上小学也参加了演讲比赛的曹健叔叔回忆,虽然互相不认识,但他对母亲声情并茂、文采尤佳的讲演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他对父亲开讲前几分钟停滞的窘迫,似乎并未留意,印象深刻的是台上这个五六年级的小男孩,讲的是空军在军事上的意义,那篇讲演稿是所有参赛者中“最突出、最精彩,也是最富于个性特色的一篇”。据他的回忆,一开头,父亲就讲,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立体作战的时代,也就是陆、海、

 空三支作战力量相互交融,构成更强大的军事威力,并且形成新的作战形式的时代。对制空权在现代立体战争中的作用、空军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父亲侃侃而谈,逻辑思维严谨,数据充实,论说有据。(曹健《和宁可兄的第一次见面》,载《永远的怀念:宁可先生追思》,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年版)父亲选择这个演讲题目,应该与多次目睹和躲避日军空袭的经历有关。1937 年,他在南京、长沙都躲避过日军的空袭。南下贵阳后,又经常参与防空演习。1939 年 2 月 4 日,日军对贵阳的第一次大轰炸,市中心的大十字街是重灾区,父亲经常驻足读书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分店悉数被毁。父亲在《流年碎忆》一书中,描述了他当时目睹轰炸后的惨景,原话是“精华顿失”,可见幼小的他是何等痛心疾首。父母亲后来与曹健叔叔重逢时,得知都曾避难贵州,而且都曾参加小学生演讲比赛,真可谓“天涯何处不相逢”,他们自此成为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父亲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时,抗战已经胜利,西南联大也迁回北平,恢复原有校名。1947 年,父亲考上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 年,上到二年级,就和母亲以及好友赵立生等同学一起奔赴了解放区。随着解放军一起重回北京城时,他已经成为一名革命干部。父亲先是被分配到东四区(今属东城区)区公所(后改称区政府)文教科,担任过科长,管理范围包括本区的中、小学,负责招聘当时非常紧缺的中小学老师。因工作需要,经常要在群众会议上讲话,他穿着上衣,背着挎包,面对着群众,越讲越兴

 奋,不知不觉地把上衣扣子一颗一颗解开,又一颗一颗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情况复杂,各区干部都有配枪,衣服扣一解开,腰间的配枪自然曝光,估计父亲自我感觉也很神气。不料有人举报说父亲故意露枪耍威风,为此父亲专门做了检讨。检讨早已成过眼烟云,但仍能想见,刚 20 岁出头的父亲,作为年轻的革命干部,在群众面前讲形势、讲政策,那种意气风发、口若悬河的场景。

  从文教干部转型成为“教书匠”,源于随后的几次调动。1952年,父亲调到北京市教育局工作,1953 年,调到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1954 年参与筹办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并于次年参与创建历史系,开始成为真正的“教书匠”。父亲年纪轻轻,只有 26 岁,资格却很老,与成庆华、戚国淦两位先生一起跻身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元老级的“三驾马车”。父亲刚上讲台,却受到质疑,主要原因是有人认为他的学历和资历都不够。学历仅是大学肄业,上到大二就奔赴解放区参加工作,教书资历更是属于零起点。当时,初建的师范学院历史系老师主要是各中学的骨干教师,如齐世荣、谢承仁等先生。关键时刻,成庆华先生给予了父亲很大帮助和鼓励。他看重父亲的人品,欣赏父亲的才华,相信父亲一定能在大学讲台上作出突出成绩,还主动让父亲参考自己的讲义。父亲可谓负重而行,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大学讲台上耕耘出一片沃土,不负成老先生所望。父亲和成庆华先生的友谊经受了顺境和逆境的考验。“动乱”的

 特殊岁月,两人都“落难”,私下仍然秘密来往,时刻关心着对方安危。我和妹妹宁静、宁卿以及成先生家的第三代小光(大名成光,成汉昌老师之子)都曾经充当过联络员角色。

  这种友谊加亲情,不仅保持终生,还延续至他们身后。成庆华先生 1996 年去世,2010 年,父亲拿出自己的积蓄创设“成庆华宁可优秀学生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年轻学子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勤奋耕耘,也是为了纪念成庆华先生对后辈的扶持和对历史学科建设的贡献。这种薪火相传的方式,使两位老先生的情谊以及对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的期待延续到他们身后的绵绵时光。

 “马奇诺防线”

  父亲选择历史专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上高中时,他喜欢天文学,读了好些书,还撰写过《天文望远镜发展简史》(上、下),发表在《中央日报·科学周刊》1946 年 8 月 21 日和 8 月 28 日两个版面。作为高中生,他的论述已经很专业了,还配有各种图表。但因不喜欢数学,上课不用心,私看课外书,成绩不佳,只好放弃学天文学的志愿,将理想改为从事天文学史研究。报考北大历史专业,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入学前,已经设想把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中国天文初期史》。但考入北京大学后,父亲的兴趣逐渐从仰望星空转向回望历史,原先对天文学的喜好逐渐淡化乃至边缘化了。

 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虽然只上了两年,但这段经历对父亲影响至深。父亲说:“两年时光不比一张纸厚,也不过在历史的浓云中撑开一条小缝隙。可就在这两年,中国历史出现了巨大的转折,我也在时代潮流的激荡推动下,从一个不解世事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开始走上自己道路的青年,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进入了一生的拐点。”(《流年碎忆》)

  父亲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北大上学时,邓广铭先生在课堂上强调,人说史学系是北大的“马奇诺防线”,中国史更是史学系的“马奇诺防线”,你们现在已经守在“马奇诺防线”上了。由此可知,北大史学科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邓先生对史学系的底蕴和未来抱有信心。那时,全系教师共 12 人,计有教授 7人(郑天挺、毛准、向达、余逊、杨人楩、张政烺、韩寿萱),副教授 1 人(邓广铭),助教 4 人(杨翼骧、胡钟达、王树勋、汪篯)。父亲所在的年级共 40 人,济济一堂,国内少见。

  北京大学建校 110 周年时,父亲在《光明日报》撰文《回忆在北大受业时的四位老师》。这四位老师是张政烺、余逊、杨人楩和梁思成,都是我们这些后学高山仰止的大家。父亲还曾为邓广铭先生的《隋唐五代史讲义》和《宋辽金史讲义》撰写前言,文中回顾了邓先生对他的教诲和期望,以及北大史学系其他老师和他们讲授的课程对父亲坚守史学研究领域“马奇诺防线”的深远影响。

 从父亲留下的讲义可知,自北京师范学院创建历史系不久,他陆续开设过“中国通史(先秦到宋辽夏金元)”“隋唐五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课程,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又开设过“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资本论〉选读”“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专题”“历史科学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与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中国古代史(以隋唐五代史为主)、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史学理论有关。

  父亲去世后,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抚摸着他遗存的厚厚一摞讲义,紫皮硬壳,封皮写明讲义的课程及时间,活页蓝色格线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娟秀内敛的小字,整齐有序,分隔栏中时常有补充或提示文字,感慨万分。最早的讲义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最新的讲义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有通史课的,有专业课的,有研究生研讨课的。目前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有:《中国通史(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讲义》《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东汉—元》(1954)、《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宋辽金元》(1956)、《宋辽夏金元讲义》(1956)、《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1957—1958)》《中国通史:先秦—晋南北朝》(1980,北京大学讲义修改稿)、《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20 世纪 80 年代)、《〈资本论〉选读》(1986)、《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专题》(1992)、《历史科学概论》(1959—1981)。上述手稿总计约 150 万字,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其中部分比较完整的讲义经整理后收录到了由郝春文和我主编的《宁可文集》第十卷之中(即将由人民出版

 社出版)。讲义凝聚着父亲的心血,伴随着他不断探索和追求,伴随着他经历种种坎坷和磨难,也记录了父亲半个多世纪从青涩到成熟的“教书匠”生涯。

  我曾经旁听过几次父亲讲课,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课语言干练,逻辑缜密,深入浅出,生动而幽默。整节课他没有一句寒暄,也不夹杂与本课无关的语句,往往一节课结束就是一篇完整、严密的文章。他全身心沉浸在历史情景中,不仅将学生带进历史,还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最令学生佩服的,是父亲的结束语往往与下课铃同步。

 沉浸于历史的时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父亲给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可谓他“教书匠”生涯的“点睛之笔”,也是他“教书匠”生涯的收官之作。这或可看作父亲在坚守“马奇诺防线”基础上的伸展。

  父亲对历史地理感兴趣,始自在北大选修杨人楩先生世界历史课时。杨先生上课伊始,先指定参考书,其中就有俄裔美国历史学家罗斯托夫采夫的《古代东方》和《希腊罗马史》。《古代东方》的导言部分讲到古代东方历史形成的诸多条件,其中,地理环境一节尤其令父亲感到惊叹,原来地理和历史的关系是这么紧密。父亲遂以有限的英文水平吃力地通读一遍,从此对地理与历史关系产生了兴趣。杨人楩先生期中进行了一次考试,除了二

 三十道名词解释外,还有两道大题,任选其一,父亲选做的是“地理环境对古代东方历史的作用”,不仅得了高分,也更加激发了他对历史地理的兴趣。

  历史的发展演变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历史工作者穿越今日时空、沉浸于历史时空的方式。将历史与地理结合,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正如书和路的关系。如何将历史与地理进行结合,则因人而异。

  父亲出生在上海,幼年时跟着我爷爷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安南(越南)、柬埔寨等地生活,后又随着我爷爷回国,先后从江苏、湖南、湖北、贵州到四川,考上北大之前(1946年),历经 14 所学校;转型为大学教师后,各地的考察就与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他走出国门,因公因私去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算下来,还不如母亲通过“欧洲若干国游”去的国家多。但惊人的记忆和细致的观察力,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使得他的出游,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游山玩水。

  父亲的“行路”,并不限于自身的出行,他亲自组织和主持了三次考察,1981 年的“丝绸之路”考察,1982 年的“河东两京”考察,1984 年的“唐宋运河”考察(父亲因故未能参加实地考察)。学者们历经数万公里,走访数百处考察点,留下了《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年),《晋秦豫访古》(山

 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和《运河访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三本考察游记。现在的学界对考察和调研已经习以为常,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这几次考察确有引领风气之先的效应。这些考察的经历、见闻,对父亲来讲,也属于沉浸式的学术体验。考察队员高世瑜(时...

推荐访问:父亲宁可“教书匠”情怀 教书匠 情怀 父亲

热门文章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度享受读书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享受读书的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书,是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最真诚的玩伴;书,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书,让我们从无知的幼童,变成了如今的莘莘学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的800字议论文优秀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