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竞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竞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竞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22年6月9日,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竞同志在天津走完了她多彩的一生,享年 86岁。全中国最爱美、最喜色彩的女士,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张彩色的讣告,还有她身上 100%的力量。
汲取邹院士身上的力量,对热爱保持 100 %的执着。从小就将居里夫人当做偶像,矢志要去探索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的邹竞院士,1936 年生于上海,她是在那个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1954 年,年仅 18 岁的她由于对化学的热爱,因此在高考志愿表上全部填写了化学和化工院系,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留苏预备生中唯一的女生,她没有丝毫的娇气,而是刻苦努力、勤奋钻研,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祖国。而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要从她的身上汲取这对热爱的事情始终保持 100%的执着,我们身在基层,就要热爱基层,就要主动脱掉“皮鞋”换上“草鞋”,主动走进基层,自觉深入群众,勇于将“基层锤炼”当作“向下扎根”的过程,努力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不断磨炼意志、锻造本领、增长才干。
汲取邹院士身上的力量,对梦想保持 100 %的努力。作为一个有志者,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科研工作者,刚刚大
学毕业的邹院士在面临“没有资料、没有设备、实验室工作条件极差”的科研条件下,硬是带着两名 18 岁的青年工人,在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的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从 1960 年底到 1965 年底,在短短五年内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彩色梦”既是邹院士的梦想,也是祖国的梦想。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邹院士,对梦想始终保持 100%的努力,以百折不挠、奋勇无前的勇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担当,主动扛起责任、迎难而上,争取在努力奋斗中绽放光芒,在顽强拼搏中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汲取邹院士身上的力量,对祖国保持 100 %的奉献。进入 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胶卷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此时,已届古稀之年的邹院士快速调整了主攻方向,带领年轻科技团队将研究领域转向功能薄膜材料。与此同时,她还归于校园,成为了一名潜心育人的师者,把培养青年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天津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之时,首创了天津大学印制电子材料研究方向,突破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海洋防污等重大领域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功能材料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这是邹院士的生前写照,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我们,要常到“村头村
尾”走一走,常到“田间地头”去干一干,用点滴举措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员干部的奉献“底色”、干事“成色”。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竞同志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有人说她是全中国最喜爱色彩的女士,因为她倾其一生都在追逐一个彩色的梦。她就是乐凯胶卷的核心研发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邹竞。2022 年 6 月 9日,邹竞院士走完了她的“多彩人生”,享年 86 岁。巨星损落,她留给世界的是一张彩色的讣告,以及无穷无尽的“精神宝藏”,将会不断激励着后来人。
于黑白中创造彩色,她用多彩的事业诠释了“胸怀国之大者”。自从改革开放后,彩色照片迅速普及,中国市场成为国外胶片厂商角逐的沙场,每年仅进口彩卷国家就要花掉1 亿美元的外汇。邹竞院士曾在两份手写稿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在最近两、三年内到 1980 年,拿出相当于德国伊斯
曼 5247-Ⅱ型彩底水平的彩底器型,就能把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十五到二十年的差距缩小一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邹竞院士带领团队经过了七年的科研攻关,克服了身体上的病痛,和同事们翻阅上千本书籍、百余篇文献,经过无数次试验,于 1986 年研制生产出了第一代乐凯日光型彩色胶卷,实现了国产彩卷零的突破,并于 198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了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她继续投身彩卷的研制,她研究出的乐凯王牌胶卷,在中国胶卷市场上鏖战多年,曾经创造了中国感光工业历史上 100 多个第一,为中国感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于荒芜中找到出路,她用无私的奉献践行了“拳拳赤子之心”。如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彩色电影和彩色照片并不陌生,但在那个中国只有黑白色彩的年代,美国、日本和德国已经能够生产彩色胶片。落后的科研水平、艰苦的工作环境、面临撤资的胶片厂、停止供应的关键设备,都成为科研路上的“拦路虎”。刚刚 24 岁的邹竞面临着极差的科研条件,但她硬是带着两名 18 岁的青年工人,在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的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依靠在大学里学到的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在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她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1960 年底到 1965 年底,在短短五年内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
型号的红外胶片,不仅填补了国内科研技术的空白,更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让我国彩卷事业一步步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于困境中寻找突破,她用无止的攀登彰显了“敢于担当作为”。上个世纪 90 年代,彩色摄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到了 21 世纪,胶卷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接近古稀之年的邹竞快速调整了主攻方向,带领年轻科技团队将研究领域转向功能薄膜材料。与此同时,她还归于校园,成为了一名潜心育人的师者,把培养青年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满头银发,她依然和当初那个把居里夫人当做偶像的女孩一样,爱看话剧,爱听音乐,敢于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继续填充和丰富人生的色彩。她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做事情必须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邹竞院士用她严谨治学的教风、和蔼可亲的态度、深入浅出地引导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邹竞院士,感谢您圆了国人的“彩色梦”,您一生爱美,一生追逐彩色的梦,来路战火纷飞,归途繁花似锦,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