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掌握地理概念(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掌握地理概念(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 必掌握的地理概念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宇宙物质特征的体现。天体系统则是宇宙运动特征的体现,是相邻天体相互吸引、绕转而形成的系统。
注意:不是所有的天体间都会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八大行星之间。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也把热量向外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辐射増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太阳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天体,其辐射能集中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被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温度都较低,其辐射能集中于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被称为长波辐射。注意: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越强;大气和地面辐射最强时,即温度最高时。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称为太阳活动。人类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太阳光球层黑子的多少与色球层耀斑的多少,可以判定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来说,两者增多则表示太阳活动强烈。黑子和耀斑增多的间隔大约是 11 年,这说明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11 年。
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从而造成太阳日与恒星日在时间上的差异。一个太阳日的时间为 24 小时,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天,即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恒星日比太阳日短 3 分 56 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日运动一周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一周 360°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恒星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为一个回归年。恒星年的时间为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而回归年的时间为 365日 5 时 48 分 46 秒,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
5.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看太阳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最高时的太阳高度,即当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
任一瞬间,全球各地的昼夜状态,都可用太阳高度来表示。一天中,太阳高度从日出开始由 0°增大,至正午时分达到最大;之后,又开始减小,直至日落时又变为 0°;夜晚的太阳高度为负值。同一纬线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时刻,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 90°。
6.地方时、时区与区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注意: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时区:时间区域,即使用相同时间的区域。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共同的标准时,即区时。
7.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又以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即大气温室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的过程、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过程、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产生温室效应的关键。
8.热力环流与局地环流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地面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陆地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上的大气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上的大气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冷的山风吹人谷底,常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城市风: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
9.风与风向 通常所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则是指风的来向。通常,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0.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地球上的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都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三圈环流是极地与赤道间的热力环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的,在地球表面表现为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分布。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向相反方向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指海陆之间因冷热的季节改变而改变方向的热力环流。东亚季风环流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南亚季风环流则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
11.锋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范围很大并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锋面上方,且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差别,因而常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出现。锋因移动方向不同而分为三类,一是冷锋,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二是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三是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12.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即在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两个低压槽中形成锋面。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结构,从平面上看是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暖气团),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锋面上的暖空气呈螺旋状上升,锋面下的冷空气呈扇形展开下沉。
13.气候要素与气候因子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大气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气温和降水就是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是指形成气候的因子,即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上热量的分布与季节变化主要受太阳辖射的影响,地球上的风向和降水与大气环流有关,地面状况的差异也会导致气候差异加上人类活动的作用,气候因子共有四个: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14.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矿物的集合体。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地壳物质循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作用。
15.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因而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按其性质和方向,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
直运动两种类型。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它们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堆积。地表形态在内力、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变化。
16.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如背斜、向斜、断层。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如谷地与山岭。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所以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式的依据。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质构造,通过构造地貌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变化。
17.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形态总称,又称地貌。地势: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地形:地势都表示地表的外部特征,前者强调形态特征,后者突出高低起伏状况。
陆地地形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五种类型,海底地形主要有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岭和海沟等。
18.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地球上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水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这些水资源的多少与水循环密切相关,所以衡量水资源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四个主要环节。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循环可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种类型。其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得以更新、净化,因而十分重要。
19.地理环境的一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地理环境是由土壤、岩石、水、大气和生物等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说,地理坏境要素间的联系体现了整体性。
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即不同的环境,其地域物质和能量分布状况不同,导致其整体面貌及组成要素的差异。其内在联系表现为位置差异→水热组合差异→植被、土壤的差异整体面貌的差异。
20.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指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前者是其自然属性,后者是其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其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两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自然灾害:指自然界发生的,对人们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指地球大气发生异常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如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地质灾害: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异常变化,当危及人类生命财产时,就形成了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21.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指人口群体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条件和能力。条件是素质本身,能力是这些素质的运用。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它们反映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人口素的整体。
2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合理人口容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最适宜人口数量。合理人口容量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23.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与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迁移者称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称为迁入地,它的突出特征是长期改变居住地。人口迁移的第一个含义是时间特征,即人口移动的长期性,而不包括频繁往来的人口移动;第二个含义是空间特征,是指较长距离的人口居住地的变化;第三个含义是指居住地的改变,不同于长途、长时间的出差及派出工作或学习。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的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移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活动,不论其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只要有空间移动,就属此概念,如狩猎活动、旅游活动、朝圣活动、日常上下班等。
24.区位与区位选择
区位:地理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场所、位置(即人类行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以及与周围其他地理事物的类系。
区位选择:包括区位的合理利用和区位主体的合理分布。前者主要从区位条件出发,结合某一产业的区位因素,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后者主要从区位主体的区位因素出发,结合区域的区位条件,为区位主体选择合适的区域。
25.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逆城市化: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化主要是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从而引起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从而造成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
26.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指城市中的同类功能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城市布局形态:一般分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大基本形态。城市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的外部形状,指城市各功能区用地的分布状况,是城市中各功能区用地的整体形式。它一般分为集中式、组团式和条带式或放射状。城市地域结构旨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形式。它一般分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
推荐访问:高中地理必掌握地理概念 地理 概念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