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整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题式整合教学探索与实践,供大家参考。
专题式整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
陆曦宁
作者简介:
陆曦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原发信息:
《语文月刊》(广州)2013 年第 2 期 第 4-6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1 期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教材中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精神和模块教学的要求,以“文体”为核心,兼顾“活动”、“语体”选择篇目建构单元,并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和谐结合。内容相当丰富,教学单元相对独立与完整,编写思路颇具新意和创造性,灵活性和选择性很强。
教材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的重大调整,是为了克服课程结构、课程类型的模式单一化,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这个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果仍满足停留于对一篇篇文章的独立教学,依然只是文本信息的完全传输、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缺少专题意识和课程视野,那么这种处理难免会固化为单一的模式,湮灭了语文学科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注重将专题式的整合教学引入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教材的整合有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在不同的选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说寻找整合的切入点。
一、专题式整合的策略
1.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的整合
意象是古典诗词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月”是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从必修三的古典诗歌单元便可得以见证,这一单元共收录了 14首古诗词作品,而出现过“月”这一意象的作品多达 8 篇,占 4/7。计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刘禹锡的《石头城》、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虞美人》以及姜夔的《扬州慢》。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是诗人丰富情感的载体,它或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操,或表达身世的感伤和流离之叹,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在失意者的笔下,还是失意的象征,引发了失意者的空灵情怀;它还可以是岁月的见证、永恒的象征,借以抒发作者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由此可见,月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然而,我们的学生对月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固定单一的印象——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对其中的区别与差异认识模糊。因而,在这一单元既有的学习基础上,就可以整合建构成这样一个专题:“一轮明月几多情——必修三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探究与解读”,让学生先找出本单元中和“月”相关的诗句,并从学过或看过的作品(包括诗、词、文章,甚
至歌曲)中找出含有“月”意象的语句,引导学生综合赏析这些语句从不同角度抒写的月中之情。教师可灵活引导,主动提供有关“月”意象蕴含不同情感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梳理“月”的不同象征意义,还可进一步探究产生这些意蕴的原因。
2.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的整合
粤教版的模块设计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如必修一模块的主题是认识自我,这一主题也体现在第四单元的古典诗歌单元,这个单元选取了一些情感浓郁风格迥异的经典之作来帮助学生体悟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这些情感的表达方式。那么除了古体诗的相关知识规律之外,“情感”就应成为这个单元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本单元编选的 5 首作品:《邶风·静女》、《卫风·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和《上邪》,是按照诗歌史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并没有相邻排列。而实际上,这 5 首古典作品尽管体例各异、时代不一,却在内容和情感方面有着紧密联系,那就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及对真挚美好情感的向往。我们尝试以“情感”为切入点,在学生既有的学习基础上,将它们整合成为这样一个专题——“从古典诗歌看古代女子的爱情婚姻生活”。让学生在类比阅读的过程中,进入跨越时空的情感世界中,感受静女、刘兰芝等人物的美好形象,感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炽热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深沉。从而真正认识自我所在的民族文化背景,认识一个大写的“我”,同时必修一模块的教学主题“认识自我”也能得到更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3.以教学方法为切入点的整合
粤教版课程的一大特色是将“活动”纳入教科书和教学计划中,这就要求教师的课程组织方式也应相应有所调整,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解性、接受型的课型。这种综合性活动的理念其实也适用于某些文体阅读的单元。比如必修一的传记单元,如果仅仅是学习一篇选文,那么通过阅读、讨论的方法,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了。但是本单元收入的传记文大多比较平实,文字比较浅显易懂,情节结构相对简单,若逐一讲解剖析,难免让学生生厌。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自主阅读和比较阅读作为本单元主要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搜集资料、课堂交流、读书笔记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记文的文体特点,掌握传记文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会写传记文,并充分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人生教益。
4.以同一作家的作品为切入点的整合
教材中,有个别作家的作品分别收录在不同的模块或单元,对此进行重新组合,围绕一个整合点,几篇作品互为映照,学生就能更深入地体会作家的心理世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分别收录在必修二和必修三中,另外还有《后赤壁赋》收录在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中,这 3 篇千古名作有着莫大的联系,都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凝结了苏轼对人生的疑惑和思考。选修一收录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是这一阶段的作品。以作家的心路历程为切入点,再结合诗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初到黄州》以及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苏东坡突围》,它们可以整合为这样一个专题——“从苏东坡的黄州诗文看其艺术人生”。让学生在赏析这
些诗文的同时,感受苏轼困境中苦闷与愤激、孤独与清高的复杂情感,认识苏轼进退自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这种审美态度对学生是相当富有启迪意义的。
再如必修五第四单元的《鸿门宴》和选修 9《传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节选)本来就是同一作品的不同部分,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记载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教学中把它们整合为专题——“英雄的悲歌”,可让学生在组合阅读中,更为全面系统地认识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体会其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领略司马迁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
二、专题式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知识架构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内容方面的整合,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零碎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将相关知识点连成面,结成网,构成系统,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既复习了原来的内容,也有利于掌握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必修三的古典诗歌单元学习,在单一的作品中,“月”的意象是独立单一的,而将相关的作品进行专题式的整合教学,学生对月亮这一意象的感知无疑更加全面。
2.有利于理解层次的深化和升华
专题式的整合教学往往带有强烈的探究色彩,这也有利于学生对既有的知识有更高层次的概括性认识,或者发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挖掘其中的细微差异之处,理解课文的独到之处,实现理解的升华和飞跃。
比如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两篇《阿 Q 正传》和《变形计》,前者幽默的笔调塑造了畸形社会中畸形人的形象阿 Q,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统治阶级摧残人性的罪恶本质,后者则以荒诞的构思、离奇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塑造了格里高尔的形象,反映了工业化社会将人“异化”的罪恶本质。我们的教师以精神、形态的异化为切入点,将这两篇课文整合为专题——“中外小说中的变形人”,引导学生比较变形的形态,思考变形的原因。在探究中,学生可以领悟到社会对人性异化的普遍意义以及人对命运的无力感。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单篇课文研读无法达到的。
3.有利于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教材的整合,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课程内容有了更强的生活意义和现实性。例如必修二的第二单元“扩展阅读”选编了 4 首歌曲,本来是学生接触生活、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窗口。然而由于本单元的课文数量大,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将其舍弃,那是非常可惜的。其实,对于流行歌曲,中学生喜闻乐见,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天然地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除了可以通过配曲歌唱的方式,让学生领会歌词的抒情特点和表达方式之外,还可以整合设计这样的专题——“流行歌曲中的唐诗宋词”,让学生鉴赏歌词的美,了解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的影响。在提高语言修养的同时,树立语文可以时时学、处处学的强烈意识,培养感悟汉语语言魅力的良好习惯。这一专题的开展需要学生搜集、整理范例,思考、讨论、交
流,这一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无疑是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的。
教材专题式整合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赖于教师对教材本身的深入理解和钻研,善于发掘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有赖于教师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明确认识,对学生发展状况的了解和把握;更有赖于教师实践课程改革的自主和自觉。这些素质只能在整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推荐访问:专题式整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探索 整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