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供大家参考。
2021 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共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赞颂.(sòng)
轻灵.(líng)
云烟.(yān)
B.点洒.(sǎ)
娉.婷(pīn)
月圆.(yuán)
C.期.待(qī)
柔嫩.(nèn)
天真.(zhēn)
D.黄昏.(hūn)
百.花(bǎi)
庄严.(yán)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B.诗中“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云烟”则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渺渺茫茫;“黄昏”看似暗淡实则隐喻了温暖。
C.诗中“吹”“闪”和“洒”,这些动感的词语引起读者对意象的认同:那是一种湿润的感觉,是春天的感觉。
D.这首诗的诗眼是“﹣﹣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最美人间四月天,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 ②开始温馨的生活 ③那是理想在翱翔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快灵巧)
B.那轻,那娉婷..,你是(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花冠)
D.是燕/在梁间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标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7.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D.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的作者原名为蒋海澄,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
C.《我爱这土地》中的“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解放、独立、自由的曙光。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新月派”诗人之一席慕蓉,诗中书写爱的光艳、轻灵、柔美、庄严和自由。
9.下列对课文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此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
主,使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10.下列不符合课文《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所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共 二.基础知识(共 3 小题)
11.选词填空。
(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
(点 照)亮了四面风。
(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
(刮 吹)着风的软。
(3)柔嫩喜悦,水光
(晃动
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4)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
(呢喃 歌唱)。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 yán____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园。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 nèn____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娉.婷
②冠冕..
③鲜 yán
④柔 nèn
(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娉婷”在诗中的意思是
,“天真”在诗中的意思是
。
13.填空。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
、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你”指代
,突出了“你”
的特点。
(3)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
,这些词语给人一种
的感觉。
共 三.现代文阅读(共 2 小题)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间四月天 钱红莉 ①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夜间关起门来歇息,长则个把月,短则一周。卖稀奇古怪的牛角梳子、弹弓、痒痒挠;卖锅碗瓢盆、矿泉水、煤气灶;洗衣机、冰箱以旧换新……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走出家门便可买到,挺受欢迎。
②最近,进驻了一对夫妇﹣﹣代客现场加工蚕丝被。进出间,惹人停下脚步,细细打量。他们带来了无数蚕茧,以及一台神奇的机器。把蚕茧倒入机器,合上盖子,一会儿工夫,囫囵的蚕丝抽出来,白练一般亮眼,湿漉漉的……妻子将蚕丝一匹匹挂上衣架,晾在池塘边的绳子上。春天风大,一匹匹蚕丝徐徐地荡过来荡过去,诗意盎然。门口一张木桌,摆了一盆蚕沙,咖啡色,油菜籽粒般大小,桌边悬一张红纸,写一行黑字,大抵是讲,这蚕沙可以装进枕头里,给小孩用,祛毒、活血什么的。孩子好奇蚕沙是什么东西,当听说是蚕宝宝拉出的便便,惊诧极了:“便便不臭吗?”不臭!蚕短短的一生中,吃的是微甜的桑叶,排泄物怎么会臭呢?进而跟孩子讲,妈妈小时候放的牛,也是整天吃的青草,拉出的便便同样不臭。
③昨日买菜回来,经过他们的棚屋。许是时间尚早,生意寥落,只有几匹蚕丝挂在屋内,丈夫不知去了哪儿,妻子则闲闲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一棵一棵,耐心地择一堆蒲公英……她背后是一排柳树,春风微微地吹,万千垂碧悠来荡去。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着娴雅与安宁。这一幕,让我的心略动一下,有一份感动,隐隐地来。
④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菜。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
⑤四月了,小区里的辛夷、桃、梨、海棠、紫荆、晚樱一齐在开花。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她每天低头絮着一床床蚕丝被,再穿针引线地缝进被套里,颈椎酸了,抬头看看花,低头挖挖蒲公英,
也是一种放松,顺便在心里想想乡下的孩子…… ⑥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柔润..了。
⑦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中国乡下有许多这样子的夫妇,一起出门闯荡,相互扶持。一年年地辛苦着,但心里是有满足的。生来恬淡,便不贪心。人无贪念,便会减少许多痛苦,不会身陷焦躁不安之中。一贯知足,自闲。
⑧如今,在人们的脸上,很难捕捉到那一份遥远的闲适之色。尤其在城市,人们总是来去匆匆。上下班高峰,哪一条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普遍流露出焦虑、烦躁,不能有片刻的安宁﹣﹣匆匆去接孩子,回家烧好晚饭,急迫地吞下,孩子最后一口饭尚在嘴里,便催促着他到书桌前……做大人的,连散步的空都挤不出,忙东忙西的,转眼夜深,躺倒于床,每一条骨头缝都疼,日复一日,总是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 ⑨在我们小区这对夫妇的脸上,那份“闲”似一只白鸽,久违地飞回来了,即便每天忙碌着,但还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恬淡安适﹣﹣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乡下屋基上起一座三层小楼,将来娶个好媳妇……养蚕是辛苦的,一夜无数次喂食桑叶,好不容易把蚕养大,收获了蚕茧,原本可偷懒拿去镇上收购站卖掉的,但为了能卖上好价钱,就再辛苦一次,勤勉地拉到城里,为人现做蚕丝被。
⑩这一阵,进进出出间,看见他们,无比心安。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春风吹在脸上,有时还有点儿寒意,但,也不碍事的啊,身边有那么多的花开,尤其红叶李,如烟如霞,阳光一直笼着你,有人世的寂静安宁,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⑪再过几日,他们将所有的蚕丝卖完,便要赶回家乡,重新养蚕,摘不尽的桑叶,喂不够的蚕宝宝……一年的生计都在这里了。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年一年的花开草长,一年一年的平凡日子,急不来,须一日一日地过。
⑫人世的安稳,值得珍视。一年年里,春去春回﹣﹣坐在南窗前,听一听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久违的安宁重新回来。
⑬窗外的香樟发了新叶,斑鸠领着一群儿女在学飞,戴胜在枝头跳跃来去,红叶李无声地开着,风来,浅粉的花落了一地…… (1)作者以《人间四月天》为题好在何处? (2)按要求答题。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②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⑧段中,写城市人的“忙碌”,有何作用?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节选自《鼎湖山听泉》)
本文最后一段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①1920 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
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无边青青的碧草、潺潺奔涌的流水、窈窕玲珑的睡莲、明艳灿烂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1)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表达了作者
情。
(2)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①
;②
。
(3)下列对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萌生了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领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4)结合文章内容,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 字左右)
(5)九年级(2)班在学完本文之后...
推荐访问:2021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 预习 人教 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