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建好管好用好群众身边全民健身设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心组研讨发言】建好管好用好群众身边全民健身设施,供大家参考。
【中心组研讨发言】建好管好用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省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建好用好管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作为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体育强省和健康江苏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化引领、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在增加供给、促进均衡上下功夫,完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注重体育设施与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有机融合,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或城郊、滨湖、傍山森林、湿地、公园,以及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和城乡边角地,建成各类规模体育公园(广场)1398 个、健身步道 1.26 万公
里。连续多年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各地融入周边的历史、民俗、自然资源等要素,融合运动健身、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绿色低碳立体的健身设施网络。建成城市社区“10 分钟体育健身圈”。以城市社区为服务群众的基本单元,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10 分钟体育健身圈”,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健身需求。合理利用旧仓库、厂房、闲置校舍、立交桥下空间等,建设篮球场、笼式足球场、拼装式泳池、健身路径等小型多样、方便可及的健身设施。抓住江苏承办全国运动会、南京青奥会和创建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契机,实施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各设区市基本建成 5000 个坐席的体育馆、30000 个坐席的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游泳馆和 5000 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各县(市、区)基本建成3000个坐席的体育馆、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着力解决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回应农民健身需求,先后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苏北农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苏中苏北接合部农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和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建设工程,较早实现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当前,江苏绝大多数乡镇都建有小型全民健
身中心或 2000 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基本建有健身房、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以及健身小公园和健身广场,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较大自然村也配有健身设施。
在盘活存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功能提档升级。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效能。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引进市场主体参与场馆运营,提升管理服务效益。每年安排 5500 万元专项经费,补助100 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举办公益性赛事活动、免费举办体育讲座和开展健身技能培训等,为更多群众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同时带动场馆本身的功能释放。2021年,我省被国家體育总局列为全国 6 家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单位之一。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将现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存量资源功能拓展和增量资源业态融合,分四批建成 62 个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这些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以体育场馆为依托,以运动项目为载体,配套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体质检测、体育用品销售、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及商务会议等功能,在盘活体
育场馆资源、提高场馆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成为城市功能化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大众提供了综合性健身休闲服务。激发社会健身场所市场活力。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健身俱乐部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促进健身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激发社会健身场所活力的同时,为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提供更多选择。各地整合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资源,推动传统公共体育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拓展,建成一批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如南京“宁体汇”、常州“常享动”、苏州“苏体通”、镇江“体育大市口”等,为健身群众提供线上场馆信息查询、场地预订等服务,群众参与健身更便捷、更多样。
在优化管理、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场地设施现状调查。针对全省健身场地设施底数不清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调查,掌握全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和开放使用情况,摸清健身设施家底和短板。在全面梳理和分析研判基础上,会同省发改委共同研制《江苏省“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
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提质量、亮特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清理问题设施器材。开展全省室外全民健身设施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并列入 2021 年省体育局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组织全省体育部门对室外健身器材进行问题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设施器材进行集中清理,并将室外健身设施完好率纳入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建立健全管理维护机制。建成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动态管理。与省财政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建、管、用”一体的器材配建管理长效机制。在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下,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管护机制。南京、无锡、常州、泰州通过开通专线电话、线上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徐州、盐城成立专门管护队伍,苏州、宿迁分别将其纳入高质量考核体系和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南通、镇江重点深化农村健身设施管护机制,连云港、淮安将相关内容分别列入政府主要领导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和人大立法范畴,扬州专门出台规划布局和建设管护的意见。
在规划引领、开放融合上下功夫,构建共建共享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新格局。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将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扩容提质纳入《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与标准化推进,推动各地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力争 2025 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3.6 平方米。利用《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修订契机,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制定我省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标准,通过实施场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开放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推动各地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明确年度目标任务,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布局。注重部门协同联动。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纳入乡村振兴、健康江苏、文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等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会同省发改委、住建厅修订《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指导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管理和服务。与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等共同制定《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到 2025 年,全省将再新建或改扩建 80 个体育公
园。拓展多元投入渠道。不断加大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财政投入,常年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基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专项资金引导下,各地积极筹措资金、调配土地,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企业冠名、社会赞助、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发动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推荐访问:【中心组研讨发言】建好管好用好群众身边全民健身设施 用好 管好 建好
上一篇:《UG10.0案例教程》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