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及其对教学反拨作用探析(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及其对教学反拨作用探析(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探析 作
者:
徐娟敏
作者简介:
徐娟敏,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研究员(天津 300387)。
原发信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 年第 20213 期 第53-58 页
内容提要: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教学与考试紧密相关。目前,全国Ⅰ卷、北京卷、江苏卷、天津卷四份高考语文试卷,对此任务群的考试方式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天津卷为代表,结合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分析其考查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对“考不考”“考什么”“如何考”以及“如何教”等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认为:应采取隔年考查或者不定年份抽查的方式,侧重于方法的考查,借鉴其他考试的优胜之处,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以专题性研讨统筹教学,引导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读通透”“说出来”。尝试厘清考查方式与新课标理念之间的契合度,探索更好的命题方式以更好地反拨教学。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高考/考查方式/反拨作用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1 年 12 期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 18 个学习任务群的第一
个。关于设置此任务群的目的,“新课标”阐释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11 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下简称整本书阅读)中,融合运用视野、经验、方法、习惯等概念,彰显了最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提示”部分,“新课标”再次强调“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1]12。这些都表明了整本书阅读的定位,即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经验和方法,并由此拓展开去,使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到“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2]。此处的“整本书”并没有指明内涵和外延。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名著导读”内容,“名著”与“整本书”篇目有较大的一致性,很多教师将“名著阅读”这个概念与“整本书”相提并论。而“新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较之“整本书”“名著阅读”“名著导读”,显然更具高度和深度。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很多教师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许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然而如何考,却是教学界与命题界困惑不已的一个问题。自“新课标”颁布以来,不再公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关于整本书阅读,“考什么”和“如何考”,虽指出要参照“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四”的质量描述,但质量描述是相对系统而整合的评价构建,并没有专门涉及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需不需要在高考试卷中体现?如何体现?如何更好地指引教学?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试卷中的考查状况
2020 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四种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方式,这四种考查方式对整本书阅读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一)全国Ⅰ卷考查方式
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海明威的《越野滑雪》,试卷第 7 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中的 D 选项为:“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这里涉及整本书阅读的篇目及其主题。第 9 题设题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单纯看文字表述,此题几乎与整本书阅读没有关系,但是最能体现海明威“冰山”理论且又为学生所熟知的作品应是《老人与海》。如果在阅读《老人与海》的过程中掌握了“冰山”理论,再推论作答此题,就会驾轻就熟,这其实就隐含着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
将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和方法渗透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对整本书阅读能力深层次的考查形式。
(二)北京卷考查方式
北京近年来以“微写作”为形式载体来考查整本书阅读,其试题形式富有选择性,成为一面旗帜。2020 年试题为:“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
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往年不同的是,2020 年北京卷侧重的是对阅读方法的考查。
北京卷的考查方式最早落实了整本书阅读理念,不偏重对内容的死记硬背,能较好地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活动。
(三)江苏卷考查方式
2020 年江苏卷附加题设有两道名著阅读题:一道是选择题,考查了对《三国演义》《茶馆》《哈姆雷特》等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另一道是简答题,结合诗句简析王熙凤的形象。不管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是针对内容的考查。
江苏卷明确指明考的是名著阅读题。侧重内容的考查是名著阅读题较为传统的考查方式,现在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仍沿用这种考查方式。着重考查文学常识或者具体知识点,这显然与整本书阅读的设置初衷有一定的距离。
(四)天津卷考查方式
天津卷第 21 题为:“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在整本书
阅读学习过程中,“读不进”是学生们经常发的牢骚,针对这种现象设题,是让考生思考整本书阅读学习的方法。
天津卷尝试探索内容与方法的整合,结合作品内容来探讨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和方法,这较为符合“新课标”设置整本书阅读的目的。
以上四种典型的考查方式各有所长,但是很少能考查出“整”的特点。有的试题不需要阅读整本书,只阅读部分章节或只了解人物,就能作答。
到底如何考查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呢?目前,整本书阅读考查的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多。2020 年是“新课标”背景下高考的第一年,全国卷并没有明确考查的是整本书阅读,北京卷和江苏卷在“新课标”实施之前就采用目前的方式。天津卷第一次设计与整本书阅读有关的试题,在命制前期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研讨,过程中进行了专题调研,考后又设计了调查问卷,分析了全样本数据,具备了探讨的基础条件。因此,笔者选择天津卷来探讨“新课标”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及其教学和评价。
二、从考后数据和调查问卷角度分析
分析和评价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情况,最好将主观评价和客观数据相结合。为此,我们进行了全样本数据采样,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组织了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小规模的座谈,以了解相关反馈。
(一)考后数据
围绕如何“走进经典”这个话题,有的同学通过阐释、赏析小说情节作答,有的同学勾联人物形象与主题分析,有的同学通过解析《论语》中的名句来探讨,落脚在如何喜欢读名著、如何读进名著以及如何读出其中的趣味,但也有的同学对整本书阅读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浅。此题满分是6 分,下面是“分组得分率曲线图”(出自《2020 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统计分析报告》)。
G1 到 G5 代表低分组到高分组。从上图看,不管是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得分率相差并不大,区分度不高。总体得分率为 0.5 上下,考生平均得分为 3 分左右。
从作答情况看,“结合情节或语句”“方法”“表达”这三点是关键,第一点考生比较容易做到,而谈方法,很多考生却很难讲透彻,只能笼统地归纳,结合内容时,也只是较为简略地举例说明。对于内容与方法分析,有的考生甚至南辕北辙,能做到融会贯通的考生极少。由此可见,结合作品内容,归纳阅读方法,在 10 分以内的试题中是很难呈现的。命题初衷是好的,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还要继续考此类试题,就要加大试题容量,才能够较好区分考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二)调查问卷
数据是考生作答的客观反映,调查问卷是主观感受。我们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了 12 所代表性较强的学校,组织一线教师(主体是高三教师)和本届考生填写问卷,以了解他们的感受。问卷涉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难度以及非连续文本等 20 余个相关问题,整本书阅读问题是其中之一。
1.教师问卷
高三教师完成了“新课标”下的三年教学,对整本书阅读的学情、教情的认识和体会较深。他们对于“天津卷第 21 题整本书阅读把方法和内容结合在一起考查的方式”的统计情况见表 1。
从 98 份有效教师问卷看,只有一位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考查,也只有一位认为不太符合教学情况,其余 96 位教师认为合理。其中,认为“比较合理”的占到一半左右,这些教师认为侧重方法考查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可见,高三教师也基本认可此类考查和考查方式,这是因为“新课标”设置了这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也落实了教学目标,如果不专设试题考查,就不能更好地体现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2.学生问卷
进行学生问卷旨在了解考生作答试卷的感受,了解试题设计能否体现平时的学习情况,能否考查学生所掌握的方法。表 2 是针对“你作答今年语文试卷第 21 题整本书阅读时,感受如何?”这一问题的情况统计。
从 2075 份有效学生问卷来看,约 90%的考生认为考题与平时学习的情况基本相符,较好地考查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有大约 10%的考生对这种考查方式不是很满意。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学得特别深透
的考生,此题不能高区分度地体现出他们的水平;二是对整本书阅读不感兴趣,作答感受也不会很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此考查方式大部分中学教师和考生能够接受,但也存在区分度不高、部分考生不认可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和考生认可要考查,他们认为教了、学了就应该考查,但往往无法跳出这个问题以外,去反观这个问题存在的意义和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
三、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及其教学的思考
厘清对整本书阅读考查的认识,思考其与教学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
(一)考不考
整本书阅读考查与否的问题,反映出大家对教学和考试关系的思考与关注。绝大多数中学教师认为教了就要考,特别是在备考过程中做了大量准备后更认为有考查的必要。“‘新课标’提出了 18 个学习任务群,涵盖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既然教材就是学材,那么高考命题考教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3]那么,是不是 18 个学习任务群都得考?那将是一份怎样的高考试卷?
显然,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是两个不同的体系。18 个学习任务群并不是 18 项考试内容。学习内容是课程内容,“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
和连接。”[1]8 而考查内容则由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组成,以阅读和写作等关键能力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文学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只是一个抽样测量,150 分钟的时长无法涵盖所有的学科内容。“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作为大规模高利害考试,高考客观上对高中教学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4]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功利”的,如果不考,就会对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产生一定的影响。没了考试压力,有些学校就会简单化地处理这个学习任务群。在调研时,有些偏远学校就.反映不需要考整本书阅读,因为教学压力很大,学生不感兴趣,如果高考不考,就不用组织教学了。可见,如果长时间不考,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结合考试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反馈看,考查方式可更灵活多样,可像北京卷那样作为固定模块考查,或可像全国Ⅰ卷迁移融入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考查内容要深化,不能采用仅仅读了几个章节或者看了影视剧就能作答的设题方式。
如果某一年不考,对于中学教学的引导也一定不能放松。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可以不作为一个固定模块每年都考,隔年考查或者不定年份抽查,这样中学教学就不会因为一次不考就弱化或放弃此学习任务群了。
(二)考什么
整本书阅读考什么,不外乎是侧重考内容还是考方法,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某位参加过高考的考生感慨:“文科生们像背诵政治答题模
板一样背诵《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细节。他们的脑中不光有每一位人物的出场样貌速写图,还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谁住哪个屋,谁的丫鬟叫什么名儿,真是门门清,说是半个《红楼梦》专家也不为过。颠来倒去地将《红楼梦》背上几遍,这样的强制要求催生了大家强烈的反感心理。”再看看初中《昆虫记》的学案,里面充溢着昆虫的名称、腿脚、翅膀等,《昆虫记》的趣味性和人文情感都被分解了,让人感觉索然寡味。
这两个例子不是个案,目前很多初中校和部分高中校仍然采取这样的教学对策。温儒敏认为:“提倡整本书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读书少,特别是很少读完整的书,而网上阅读也多是碎片化的,微信等自媒体阅读,更是火上添油,弄得大家焦躁得很,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要求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5]如果像上面两个例子那样,学生可以不读原著,直接背各种资料和知识点,何谈沉浸式读书?更难养成好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
目前学术类著作的考查还没有...
推荐访问: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及其对教学反拨作用探析 本书 探析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