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教学重点与策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散文教学重点与策略,供大家参考。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重点与策略 ————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作
者:
樊新强
作者简介:
樊新强,上海市上海中学。
原发信息:
《语文学习》(沪)2021 年第 20216 期 第 28-32 页
内容提要: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文章首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安排和先秦诸子散文的特色确定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重点,然后围绕整合和比较阐释了四种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先秦诸子散文/选择性必修/整合/比较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1 年 11 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学习任务群 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可以说是
根基。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专设一个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一、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重点
先秦诸子散文异彩纷呈,博大精深,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这是教学中首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论述的范围缩小一点的话,那就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教学重点是什么?课程标准、教材安排和先秦诸子散文的特色应该是综合考虑的元素。
首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意在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的学习任务群 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课程标准中,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前两条为: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1]
从课程标准的定位来看,此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强调“体会其(作品)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等,重在引导学生把握作品背后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这也是此任务群用“研习”这个概念的重要原因。所谓“研习”,突出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正如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说:“高一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分布在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和实用类阅读等几个任务群中,是分散的,而高二则集中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安排在先秦诸子、
史传史论、古典诗词、古代散文这 4 个单元。就是说,高二转向‘专题研习’了,更加突出探究性学习,是带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学习。‘学习’与‘研习’一字之差,梯度上去了,要求不同了。”[2]
因而,从课程标准的定位与教材总主编的论述来看,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的学习重在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的研究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字的释读、文意的粗浅理解之上。
其次,从先秦诸子散文本身的特色来看,思想性也应该是其核心要素。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把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尤其是公元前 500 年左右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而这个时代,“在中国生活着孔子和老子,同时产生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3],墨翟、庄子、列子以及不可胜数的哲学家都在思考着。可以说,诸子百家时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人思想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读先秦诸子散文,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而,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侧重在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和价值,这是应有之义。
总而言之,区别于其他的文言文篇章学习或专题研习,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换句话说,要超越文字、文章的层面,落实到文化的层面。
二、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策略
要引导学生感受、探究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孤立地一篇篇教学,恐怕不是最合适的方法。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精读作品,恰恰相反,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理解与体会,一定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之上的,也一定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涵泳玩味之上的。课程标准里也明确指出,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然而,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通常并不是自见的,只有将其置于一个系统之中,意义和价值才能够真正地显现。按照西方语言学的观点,一个文本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符号存在于系统之中,“处在两条道路的交叉点上:一条通往历时态,另一条通往共时态”[4],当且仅当这个文本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都具有区别性特征,价值才会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整合和比较共时和历时的资源是重要的策略。
(一)单元整合,比较各家学说,体会作品内涵
先秦诸子散文单元选择了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中的《五石之瓠》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这些篇目在各自学派作品中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各家学说百家争鸣的盛况。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整合意识,要引导学生将单元整合起来学习。而在整合学习中,比较法是比较重要的方法。
首先,只有通过文字、文意的比较,作品的内涵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才能够凸显。例如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可能深入地明白儒家“仁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
“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而墨家的“兼爱”是无差别无等级的爱。假如没有作品、学说的比较,学生就较难体会到儒家“仁爱”中的这一重要侧面。再如:儒家强调点滴行动的意义,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道家也强调点滴行动的意义,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然而两者的落脚点不同,儒家强调的是点滴行动的正面意义——“进”;而道家侧重强调这点滴行动导致的负面意义——“败”。因而,正是通过两家学说的比较,各自的内涵和背后的价值取向才会更加清晰地显示。
其次,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关键点在于一个“争”字。所谓“争”,就是思想的交锋、观念的激荡、智慧的冲撞。也正是在这种激烈的激荡、冲撞、交锋之中,中华思想文化史迎来了一段辉煌。因而,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争”,进而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就要在整合比较的学习中充分感受。例如儒家肯定先己后人、“尊尊”“亲亲”这种“爱”的等级性;而墨家在这一点上就非常反对,他们强调没有等级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再如儒道“有为”与“无为”的争论,这是先秦诸子根本性的不同选择,这也需要在文本的对比中才能有更清晰的体会。其实,即使同属一家,观念也有争锋。比如儒家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对人性的论述与荀子在《劝学》中对人性的认识,就有很大的差异;《〈老子〉四章》中对“无”和“用”的认识和庄子《五石之瓠》中对“无”和“用”的认识也有差异,老子的“用”还是实用,庄子的“用”已是超越
实用之“用”了。当然,在比较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争”中的“异”,也应该看到“争”中的“同”,比如他们善用寓言等形象化的说理方式。总之,在文本的比较中,这些作品的内涵会更清晰地呈现,作品背后“百家争鸣”的时代风气也会凸显出来。
(二)拓展阅读,增补相关篇目,厚植文化积淀
理解和比较先秦诸子思想是一件困难的事,必须建立在各自学说文本的大量阅读之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虽然是精选,但是数量毕竟有限,只是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打开一扇窗而已。而要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增补更多的篇目是必要的,这对厚植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种方法是勾连,勾连已经学过的篇目。例如学习《〈论语〉十二章》,可以联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一方面复习旧知,另一方面新旧知相连,能更为全面地体会相关内涵。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论语〉十二章》中关于“仁”的论述有 4 条,其中最直接的一条是“克己复礼为仁”;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论语〉十二章》中也有一条直接阐述“仁”的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就是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仁”的内涵。又如学习《五石之瓠》,可以联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北冥有鱼》,要理解《五石之瓠》中谈论的具有超越性的“无用之用”,《北冥有鱼》中谈到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可起到相互生发的作用的。因为,两文同属《逍遥游》,《北冥有鱼》是第一章,《五石之瓠》是第三章。
第二种方法是拓展,可以主题为依据拓展课外篇目。如学习《〈论语〉十二章》,可以“仁”为主题加以研习。一方面是因为所选十二章中有 4 则与“仁”有关,另一方面“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而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论语》全书中有 104 个“仁”字。有的是正面直接阐述“仁”的内涵,如上述的“克己复礼为仁”;有的是反面阐述“仁”的内涵,如“巧言令色鲜于仁”;有的是论述“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如“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有的是捎带论及“仁”,如“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等。如果直接梳理阐述“仁”的语句,分类比较,那么学生可能对儒家核心概念“仁”的理解就更全面而深入了。可能有批评会说,这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不是过高,即便搜集这些材料都不容易。其实,在学术研究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数据库早已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工作了,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并不难完成。
(三)引入注疏,辨析各家观点,了解作品源流
先秦诸子的思想并没有止步于先秦,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子的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关于诸子散文的历代注疏系统。这个注疏系统,一方面帮助后人更准确地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使得诸子思想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诸子思想丰富与更新,使其得以弘扬。因此,准确把握诸子散文的内涵,还须将其置于注疏系统中考察,文本的意义才能更加明晰。
例如历代关于《庄子》的注疏,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最著名者如晋代郭象的注,唐代成玄英的《庄子注疏》、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还有清代关于《庄子》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五石之瓠》依据的版本就是中华书局2004 年版的《庄子集释》。学习《五石之瓠》,我们当然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全面梳理历代的注疏,然而根据《庄子集释》选择一些要点,提供一些历代重要学者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辨析,这对学生准确而深入理解《庄子》的内涵是有意义的,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始终“不丧斯文”、绵延千年的文化精神。如此文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一句,句中“虑”字,历代注疏有多种解释,有解释为思、谋,也有注释为“用绳结缀”,初看都通,但仔细辨析还是后者为佳。那么,这个过程让学生去查找、比较、辨析,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深入文本学习的过程吗?
另外,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适当引入重要注疏也是非常必要的。前文已经提到,这个单元和任务群的学习,是“研习”,要突出探究性。那么,如何体现探究性?显然对前人学术资源的梳理、辨析是一条重要路径。当然,这种探究不是教师的工作,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因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往往不只是通过课堂学习,还可以通过课外的小组活动学习。
(四)关联现实,开展交流活动,审视当代价值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建议: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5]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中也涉及了相关的研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可以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引入或专题回顾,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活泼一些。兹举两例以备参考。
可以采用游戏式的学习方式。浙江大学傅杰教授曾在复旦大学开过一门《〈论语〉精读》的课程,其中一节课的主题为“《论语》对中国人起名的影响”。傅教授让学生探究中国哪些历史名人的名字是取自《论语》的。这一节课很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这种游戏式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经典与生活联结,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论语》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当代的价值。
可以采用讨论或辩论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设置合理的议题,开展班级的讨论会或辩论会。例如:儒家与道家,哪家学说更具有当代意义?再如:黑格尔说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上的训诫,除此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意义上的东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类议题的设置,要努力关联现实,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先秦诸子散文因时代距今久远,理解文字本已不易,体会文字背后的思想、精神更属难事。以上四种策略主要聚焦在整合与比较之上。整合一
家的资源、各家的学说、历代的注疏、当代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辨析比较,以期对文本背后的内涵、精神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样的策略,希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能够得到更为坚实有效的落实。
推荐访问:先秦诸子散文教学重点与策略 诸子 先秦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