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人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人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2,供大家参考。
第 1 页 共 7 页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
1 1 、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1)
)
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 基础 :
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 2 )
不同区域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存在 差异 :自然条件优越,但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如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极不发达;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靠其社会资源发展成为发达、富裕的国家,如日本。
(3 3 )
遵循自然规律,谋求 人地和谐 :我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仍在发挥作用。
(4 4 )
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出现 环境 问题 :美国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土壤风蚀严重,出现“黑风暴”。
2 2 、 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方法 :
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 。
(1 1 )
横向是指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图 :
(2 2 )
纵向是指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如图 :
二、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
1 1 、 自然资源 分布及利用 现状 :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
。
(1 1 )
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 支撑 作用 。
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源,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在世界银行对人均财富的计算中,澳大利亚因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 2 页 共 7 页 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
(2 2 )
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 丰富 ,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
如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
(3 3)
)
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 阻碍 其经济发展。
。如:瑞士利用其技术、金融等优势,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2 2 、 自然资源 与 区域发展 的关系:
(1 1 )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如:农业社会是土地资源、工业社会是矿产资源。
(2 2 )
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沙特阿拉伯因盛产石油,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之一;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瓦卢等众多小岛国,矿产资源极度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处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3 3 、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1 )
种类 :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2 2 )
储量 :某种重要资源丰富,可以快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贫乏地区可能严重制约区域发展。
(3 3 )
分布、组合 :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支撑经济发展。
(4 4 )
开发利用方式 :资源丰富地区,过分依赖资源,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贫乏地区,发挥技术、金融等优势,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第 3 页 共 7 页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一、生态脆弱区 :
1 1 、 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2 2 、 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 土地退化
(1 1 )
概念: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2 2 )
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3 3 )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类型 :
① 风蚀荒漠化 :主要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
② 水蚀荒漠化:
:主要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如:我国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区石质荒漠化。
③ 盐渍( ( 碱) ) 化 :主要分布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不合理灌溉地区,如:黄淮海平原。
④ 冻融荒漠化 :主要分布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
(4 4 )
石漠化 :
① 发生地 :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地区)。
② 原因:自然:地势崎岖,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滑坡、泥石流多发。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3 3 、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
1 1 、 北方农牧交错带 概念: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2 2 、 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3 3 、 土地退化的原因 :
(1 1 )
自然原因: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
(2 2 )
人为原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
第 4 页 共 7 页 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4 4 、 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 的 成因 :
(1 1 )
自然因素 ——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因素:气候异常。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2 2 )
人为因素 —— 决定性因素 :
① 过度樵采 :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草原地区 :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以增加收入。
②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③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漠边缘进行农业生产。
④ 水资源利用不当 :
绿洲地区 :迫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⑤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工矿区在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
1 1 、 优化 土地利用 结构 :
(1)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2)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2 2 、 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筑 防护 体系 :
(1)草地退化严重地区: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 (2)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3 3、 、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
第 5 页 共 7 页 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4 4 、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
(1)控制牲畜数量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 (2)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5 5 、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 6 页 共 7 页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
1 1 、 主要概念 :
(1 1 )
资源型城市: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2 2 )
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2 2 、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同特点 :
(1)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4)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
3 3 、 转型措施 :
(1 1 )
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
(2 2 )
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3 3 )
交通 :完善交通网络。
(4 4 )
环境: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
1 1 、 焦作市煤炭产业的兴起 :
(1 1 )
兴起的条件:靠近黄河,水源充足;煤炭资源丰富;修建铁路,交通便利。
(2 2 )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
2 2 、 焦作市煤炭产业衰落的原因 :
(1 1 )
原煤年产量大幅度下降,与之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
(2 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3 3 )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等问题。
第 7 页 共 7 页 三、焦作市的转型之路 :
1 1 、 推动工业 多元化 发展。
2 2 、 大力发展 旅游业 。
3 3 、 加快 农业 产业化步伐。
推荐访问: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二地理 人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选择性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