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紫禁城-王者01(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纪录片-紫禁城-王者01(全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集
王者
红墙、金瓦,映照着历史的尘埃。时光流转,600 年前的北京城车马隆隆,人声鼎沸。这些外国使臣是第一次来到大明。他们听说这里的皇帝十分钟爱狮子老虎,还将他们称作祥瑞之兽,便不远万里从家乡带到大明的都城献给皇帝。因为他们知道,皇帝高兴了,他们才会有机会走进皇宫去面见皇帝。大明皇帝住的宫城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国使臣在北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下至黎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无人能完全说得清,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天子的宫殿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外国使臣向皇帝进献瑞兽这一幕被一位民间画家记录了下来。今天,这幅名为《皇都积胜》的风俗画卷第一次以高清完整的形式面见世人,整幅画卷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 16 米左右。画家是谁已经无法考证,但他的画笔如同一台摄影机,大明都城南到卢沟桥北达居庸关之间,北京百姓的生活被一一记录下来。在一片片飘渺的白云之下,一座神秘的宫殿仿佛置于仙境。它,在现存官书可考的万历《会典》中,有了一个载誉天下的名字——紫禁城。
《皇都积胜图》的作者显然没有进入紫禁城的资格,所以他的丹青妙笔无法为紫禁城作画,但是画中北京城的市井繁华,反倒让人更加神往宫墙里的金碧辉煌。《皇都积胜图》里最热闹的一段,位置就在紫禁城的一公里开外,也就是今天前门到天安门之间。繁华的市场上,商品货物应有尽有,既有江南水乡来的瓷器和布匹,也有北方草原来的皮货和马具。商业发达,娱乐业自然也就兴盛。弹琵琶的、唱小曲儿的,南秀北雄,繁华似锦。《皇都积胜图》告诉我们,600 年前的皇都北京是大明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但是如果我们的目光从画中紫禁城的后门向尽头望去,在繁华的末梢却是另一番景象。居庸关头,将士们立于城墙之上。关外有一批人马,他们的装饰、发型都与中原人迥[jiǒng]异。为首一人,立马凝视着前方的居庸关。紫禁城,居庸关,图上尺寸之间实际上也就 100多里地。这个距离对于图上那些马背上的武士来说,只是一抬腿而已。紫禁城盛世繁华,原来背上有根芒刺。
北京延庆,距离紫禁城 100 公里,一座看似普通的明代火神庙,完好保存着明朝时期的壁画,这里曾是明朝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壁画中,诸神在空中助威,明军则在地上征战,而被明军打得溃不成军的,便是那些虎视眈眈的马背武士——蒙古军队。明王朝建立之初,美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仍处于原始社会,非洲同样有许多原始氏族部落,而欧洲则刚刚熬过黑死病,处于宗教统治时期。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仍然是明王朝,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便是曾经称霸世界的蒙古军队,也就是曾经的元朝统治者。为了控制北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决定,将都城定在北方。
南京,是大明最初的都城,也是朱元璋称王称帝的地方。但南京并不靠北,它距离北方边境十分遥远,如果蒙古军队大举入侵,明朝的王牌部队需要跨越重重天险,才能抵达边境战场。朱元璋决心迁都。当时,北部重要的几个城市都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北宋都城汴梁,地理位置适中,但军事上无险可守。洛阳和长安都是古都,但已经残破不堪。而只有一座城市,几乎拥有几个城市的所有优点,它,就是元朝的都城——元大都。但前朝旧都并不是朱元璋的优先选择。最终,进入朱元璋视野的却是一座无名小城。
历史掩埋了明代开国君王赋予这座小城的雄心愿景,直到 600 年后的 1972 年,一位
名叫王剑英的历史学家来到这里,发现了一些可与紫禁城相媲美的建筑构件,这座小城曾经有过的显赫和尊崇才被彻底揭开。
600 年前,凤阳叫做中都。这里矗立着一座和紫禁城相似,却更加宏伟的宫殿。凤阳故宫占地 82 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要大 10 万平方米。今天,凤阳故宫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考古发掘,都证实了朱元璋曾经想要将凤阳立为都城的决心。朱元璋诞生于凤阳。他曾经在这里出家,也是从这里加入元末农民起义,他自然希望将故土发扬光大。从这些建筑构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对于凤阳建都的良苦用心。这座石雕的匠心独运之处,便在于它有镂空的雕饰。而这种工艺的石雕,如今在北京故宫已经不多见了。
但以刘伯温为代表的群臣并不看好风阳。他们认为,凤阳定都,朝中的乡党势力会就势坐大。最终朱元璋顾全大局,他以南京与中都同时建造劳民伤财为由停建中都,自己则暂时安顿在南京。定都南京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他虽然在南京改建了一座皇宫,但他对这座宫殿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致。在改建过程中,朱元璋下诏说“朕今所作,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台榭苑囿[yòu]之作,劳民费财之事,游观[guān]之乐,朕决不为之”。朱元璋仍然以劳民费财为由,将南京的宫殿一切从简,面积也相应缩小,甚至在宫殿建成后,仍然宣称风水不好。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于迁都一事一直没有死心。
迁都确实能够解决国家的忧患。历史上不少君主通过迁都成就了一个个伟大的王朝。拥有辉煌青铜文明的商朝,前 300 年因为水患等原因,曾先后迁都了五次。直到一位名叫盘庚的君主将都城迁到了富庶的殷,才改变了国家的局面,让原本衰落的商朝再度繁荣。罗马帝国末期,皇帝君士坦丁将都城从罗马城迁到了亚欧大陆的要冲——拜占庭,最终出现了横跨亚欧大陆 1000 多年的拜占庭帝国。北魏时期,孝文帝将都城从苦寒的平城迁到了温暖的洛阳,也从游牧区迁到了农耕区,北魏迎来了它最辉煌鼎盛的时代。朱元璋的盛世心愿也希望通过迁都来完成,不过,这个宏伟的愿望遭到了命运的无情阻击。
朱元璋陵寝东侧有一片不起眼的台基,这里埋葬着朱元璋的长子朱标。1392 年,太子朱标病死,享年 37 岁。朱标去世前一年,受父亲委托去考察洛阳和关中,实际就是去看看那里是否适合定都。或许是旅途辛劳,朱标回南京后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的丧子之痛无以言表。他在这一年的《祭光禄寺灶神文》中说:“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这一年朱元璋65 岁,经历精神重创的他,丧失了勇气,从此不再提迁都一事。失去太子,一个更加需要朱元璋考虑的问题是,大明的江山该交给谁来君临驾驭呢?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还有不少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九个儿子被分封在北部的边境线上,分兵镇守北方要塞。九个皇子不能干预所在地民政,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军权。他们沿长城一线铺陈开来,构成了大明帝国的坚固堡垒。边境九皇子中最具才能的是四儿子——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史书记载,朱棣“貌奇伟,美髭髯[zī/rán],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仪表堂堂的朱棣是一个极具野心的皇子,他不愿意做一个逍遥的藩王,而是瞄准了皇储之位。
1390 年寒冬,30 岁的朱棣奉父亲之命出征漠北。这是他第一次直面北方草原的强悍之敌。他要向父亲证明,自己的雄才伟略居于皇子之最。但草原的刺骨严寒出人意料,同朱棣一同出征的还有晋王朱棡(gāng)。朱棡在广袤的草原中奔波了好几个月,却找不到半个敌人,最终无功而返。朱棣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北元太尉乃耳不花成为了他的座上宾。此前,
朱棣一边派出曾与乃耳不花有交情的军官去劝降,一边悄[qiǎo]然包围了乃耳不花的营帐。乃耳不花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去见朱棣。
面对败军之将,朱棣纡[yū]尊降贵,再三款待。乃耳不花大为感动,他对这个燕王心悦诚服,下定决心归顺大明。可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理想的接班人,或许是嫡长子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朱元璋去世前,没有把江山交给有勇有谋的朱棣,而是交给了朱标之子——性格仁慈的朱允炆。
紫禁城,在它诞生之前,是朱棣燕王府的所在地。明朝军队攻克元大都后,在元朝皇宫元大内的中轴线上,建造了一座燕王府。燕王府的精确位置至今仍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它就在紫禁城的范围内。就是在燕王府,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朱棣决心夺取皇位。
朱元璋亲手缔造了大明王朝的国防格局,也亲手培养了朱棣这个地方实力派。现在,这个地方实力派成为了南京朝廷的心腹大患。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年轻的建文帝心慈手软,但这并不妨碍他果断削[xuē]藩,一月之内,他连削三王废为庶人。湘王惧怕,自焚身亡;齐王被软禁于南京;代王被软禁封地大同。听到自家兄弟的厄运,朱棣知道自己是难逃此劫,于是在燕王府内,他一方面装疯卖傻,让建文帝放下戒心,一方面拉拢精兵强将密谋反击。公元 1399 年,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在燕王府起兵。经过四年的拉锯战,长驱直入,打入南京。
年轻的建文帝惊慌失措,他在南京的皇宫中放了一把火,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这场打着“靖国难”为名号的战争,历史上称它为“靖难之役”。建文帝的众多臣子因拒不投降被残忍杀害,数不尽的建文朝臣子,愿意为生死不明的建文皇帝去死,南京,显然不是朱棣的理想地盘。大明的历史需要由新的胜利者改写,而对于都城的选择也不例外。
朱棣固然不喜欢屠杀之后的南京,但他还有更广阔的超出个人恩怨的设想。他已经和北元交过手,知道这个劲敌的战争潜力,面对这个重大威胁,朱棣觉得,父亲布局的皇子戍[shù]边是远远不够的。他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天子戍边”。“天子戍边”,故名思义就是将都城建在边疆。中国的历史中,从没有人想过要把九五之尊的皇帝放在危险的边陲,可朱棣要开一个先例。朱棣所心仪的都城便是他的燕王封地所在——曾经的元大都。
北京处于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界线上,它曾是中原政权长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重镇。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把北京为中心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北京便掌握在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手中,并先后成为了辽代的陪都、金代和元代的都城。如今,北京城能见到元大都遗迹的地方并不多,但故宫仍能寻找到元大内的痕迹。
今天故宫的武英殿旁,有一座汉白玉制成的石桥,叫做断虹桥。根据专家对雕刻风格的推测,断虹桥应该为元大内留存。断虹桥上刻有双目炯炯的游龙,还有形态各异的狮子。这座精美的石桥向世人展示着,明代之前的北京,已经是一座文明高度发达的大都市。
当时在元大都内,最鼎盛时期常驻人口多达百万,有辽金以来的原住民、蒙古贵族、各地的商人、佛儒道三教信徒和神职人员,还有很多来自国外的旅行者、使团和传教士。可以想象,明朝继承的北京城,都城的气象已经浑然天成。元大都被明军攻克后,朱元璋更名为北平府,意寓为北方平定之意。朱棣 20 岁的时候就藩北平,他在这生活了将近 20 年,长
年受这种王者之气的熏陶,朱棣的眼光一定也会更加的深远。朱棣想要迁都北平,他并不是希望子孙万代天子戍边,他有着比自己的父亲更为深远的理想,就是用北京解决北元这个心腹大患,将大明的边界往北推,当一个像唐太宗、忽必烈那样的天可汗,建立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朱棣只能在南京的皇宫中独自畅想。朝堂之上,仍然有不少建文朝的旧臣,他们早已习惯,在富庶的江南偏安一隅,无法感受朱棣的雄心壮志。对于朱棣迁都的想法,朝中一直心存异议,但他们屈服于朱棣的残暴手段,不敢多言。在南京的朱棣,除了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靖难功臣,几乎什么也没有,他的想法显得十分孤单。不过,对于一个铁腕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说[shuì]服自己,而不是说服臣子。
距离故宫 45 公里处,北京西北部的天寿山主峰南麓,埋葬着朱棣与其挚爱的徐皇后。1407 年,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朱棣没有在南京附近给她寻找安息之所,而是选在了千里之外的北京。明朝的官僚们是敏感的,他们从中判断出,皇帝陛下有了迁都的打算了。近600 年后,毛泽东曾几次到明长陵参观,他评价说:“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敢在北京建都城,敢把自己的陵墓放在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jì],是个有胆识的人”。朱棣要做全天下最伟大、最强大的君主,他所要求的宫殿当然也是最华丽、最坚固的。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人们很少能看到明代初期的地面建筑,但一直在持续进行的故宫地下考古工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依据,去了解明代早期宫殿的模样。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曾是明清两代烧造皇家琉璃的所在地。村中的皇家琉璃艺术馆中,有一座大型琉璃龙吻,它,便是来源于故宫。
位于故宫核心位置的太和殿,是故宫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殿宇连同台基通高 35.05 米,相当于 12 层楼,大殿靠 72 根柱子支撑,龙椅两侧有 6 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柱子,直径一米。柱子是用松木拼接而成,需要两三个人合抱。今天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间重建而成,600 年前,这里叫奉天殿。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奉天殿“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据此为依据,600 年前的奉天殿比今天的太和殿至少要大三分之一。许多专家推断,奉天殿如此之大,是因为当时支撑殿宇的柱子使用的是更为粗大的楠木。
1406 年,永乐四年,北京的宫殿开始建造。朱棣派出大臣分头去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等地的原始森林采办木料。一年后,从四川西南部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四川,宜宾,这座拥有 2200 年历史的城市是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地带。而 600 年前,当采木的工部尚书宋礼到达宜宾时,它与北京、与紫禁城的诞生发生了更加紧密的关系。宜宾下辖的屏山县曾经有一座神木山祠,祠中早已残破的碑文告诉了我们一段传奇往事。
600 年前,宋礼到达了宜宾屏山县的山林中,他发现这里的楠木形态粗大、质地坚硬、耐腐蚀性强,不少树的直径可以达到 3 米,需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当宋...
推荐访问:历史纪录片-紫禁城-王者01 紫禁城 纪录片 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