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工作实施方案
我区有×岁以上老年人口×.×万,占总人口的×.×%,老龄化形势严峻。近年来,×区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通过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强化项目资金保障、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培育专业服务力量、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持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织牢“三张密网”,构建养老基础体系
×区从制度保障、福利关爱、护理服务等基本需求入手,织牢“三张密网”,让老年人基础物质需求有保障,实现老有所养。
制度保障网。以《×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总揽,先后出台十余项养老政策。出台的敬老院星级评定考核办法,具体细化为×项基础指标、×项提升指标,建立敬老院星级评定负面清单制度,倒逼参与公建民营的第三方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福利关爱网。建立“高龄补贴+适老化改造”福利关爱制度,明确长寿保障金发放标准,百岁老人每月发放×元、×-×周岁高龄老人每月发放×元、×-×周岁特困、低保老人每月发放×元。近两年,全区共为×位百岁老人发放长寿保障金×余万元,为×多位高龄老人发放×万余元。近三年,为近×户年满×周岁的特困和低保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设施改造。
护理服务网。建立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养老机构人员全部实行先培训、再跟班实习、后持证上岗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护理服务。近三年,全区培训护理员近×名。目前,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其中,×人取得“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着力“三个建设”,改善养老服务设施为实现老有所依,×区逐年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布局建设“一中心、四支点、多站点”的养老服务场所。
建设“一中心”。×福利中心项目集医养结合、社区日间照料等功能于一体,拟建床位×张,一期即将投入运营。
建设“四支点”。对×家敬老院进行整体提质改造,全面提升硬件设施设备水平。目前,×家敬老院建设及护理区改造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建设“多站点”。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个,覆盖率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个,覆盖率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个。今年建设“三边六老”养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个,即将完成验收。
加快“三个推进”,创造安全养老环境×区加快推进公建民营、智慧养老、护老助老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安。
推进公建民营保安全。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改革,出台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公建民营准入、实施、运营管理、退出和监管等机制,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进入公办养老机构后的日常运营管理。目前,×家公办敬老院和×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实现公建民营。
推进智慧养老护安全。坚持智慧养老与专业养老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养老服务提供生活便利和安全保障。投入×余万元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家公办敬老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养老机构“安联网”×网络,完善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呼叫救助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服务“云平台”。
推进“护老行动”助安全。区民政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开展“护老行动”,重点打击会议传销、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和其他涉老犯罪行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养老市场服务质量管理。
突出“三大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区探索建立养老机构承接、专业社工队伍提供服务、志愿者参与的“×+×+n”关爱队伍模式。
购买机构居家服务。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近两年,全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余人,按照每月×元、×元、×元的补贴标准进行服务。其中,失能老人×人、半失能老人×人,拨付专项资金×余万元。
引进企业专业服务。推进养老机构连锁品牌发展,带动养老市场为老年群体提供医疗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多元化、个性化、有情怀的养老服务,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动社会志愿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居家安全检查、代购采买、日常陪伴等志愿服务,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供给增量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已建立×个社工站,并联合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余次。发挥“三大作用”,实现老年群体价值秉持“助人自助”养老理念,×区积极创造条件,有效挖掘老年人的潜能和价值,实现老有所为。
发挥民政为老服务主力军作用。×区民政局积极组织和动员老年人参与为老服务,以老年协会组织为平台,引导有威望、有特长的老年人加入,协会副会长均由退休村(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利用其经验技能和影响力组织开展涉及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社区共建、宣传教育等各方面的为老服务。
发挥文化养老先行作用。搭建文化养老组织平台,建立基层社区组织机构,引导老年人自发组建文化养老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目前,全区已建成小区养老驿站×个,扶持培育老年协会×余家。
发挥互助养老帮手作用。探索建立“一对一”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老人的互助模式,支持老年群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建立老年大学,激发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人的主动性,引导老年人自我服务,实现老年群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