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研究(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研究(完整),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培养文化自信的根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要以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度。分析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有利于更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政党不仅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积极发展,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正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观察世界主流文化发展的趋势,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后又提出文化自信,在建党 95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培养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因此培养文化自信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大学生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主要体现,包含着中华民族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使得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丰富自身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当代中国文化走向新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也可看出在培养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文化自信,首先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不仅包括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包括辩证的看待外来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文化自信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支撑。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华民族在 5000 多年的实践历程中创造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因此,培养文化自信既要充分认识本民
族文化中的精髓,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立足现实,充分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文化自信的来源
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的先进的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道路经历了很多坎坷。俄国革命以后,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那时起,中华文化就有了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保持了自身的鲜明特性,还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不断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点就在于立足中国国情的文化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马克思主义理应成为我们提升文化自信的依据。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本国的传统文化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根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据。它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都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但是,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糟粕需要剔除。因此,我们要用批判的、发展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本质,从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服务。因此,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积淀丰富、文化体系影响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依据。
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存在问题
1.不重视阅读传统文化书籍
阅读是学习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树立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据开展的调查得知,当问及“你是否了解中国四大名著并读过相关书籍”时,只有部分的大学生表示都读过,而且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听说过但没读过。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四大名著并不太了解。在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方式”中,有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络获取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同学表示是从学校开展的活动中获取文化信息,而大多数学生还是依靠书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社会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导致文化信息的获取途径变得复杂,这使得学生可选择的阅读种类和阅读内容变得更多,也使得大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以及阅读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书籍的认识了解不足,导致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就知之甚少。
2.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不足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俗风情。它是大学生了解本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重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另一重要节日,又称“登高节”,这一节日表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在这一天中,人们登上高出,望向远方,思念故人。但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的学生都不会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而更倾向于庆祝外国节日。在一个随机调查中,让大学生在除春节以外自己最喜欢庆祝的节日中选择一个,结
果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选择庆祝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学生只有少数。这说明在大学校园里,我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西方节日正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这一现象只是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衰落的一种表现,但也能够鲜明的显示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减弱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3.过度崇尚西方文化
目前,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导致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存在过分崇尚西方文化的现象。首先,体现在学生受到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在社会中的衰落,使学生失去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因此缺乏对西方文化糟粕的有效抵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物质条件的提高,并且社会节奏很快,导致对西方一些文化还未进行深入了解就被西方文化带来的一时快感所俘获。现代大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这种现象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恋爱、交友、就业等方面,导致现在的学生做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其次,在生活中,部分学生唯西方是从,这种现象体现在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例如;在穿衣方面,只认准西方品牌,认为国产品牌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西方品牌;在食物方面,受到西方快餐文化影响严重,十分喜爱在“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等西方品牌店消费;在外旅行时,优先选择西方品牌的酒店,认为外国品牌的酒店的各方面服务都好于国内品牌等等。诸如此类现象还有很多。这种现象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严重低估本国文化,自然也无法树立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
三、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1.以往基础教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不足
基础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启蒙作用,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基础教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导致学生从小就不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无法树立其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学校是在学生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最近几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的各科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相比原来的教材,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传统诗词在语文课本中的比重,并且体裁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都有涉及。这从反面说明以前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课本中的知识,只想着提高学习成绩,而不去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容,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从小就不了解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致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家庭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途径。当前社会中唯分数论英雄的风气,导致社会中随处可见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业辅导班,但很少见到有父母重视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就更加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基础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中都缺失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自然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因而更无法树立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2.高校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够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培养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是学校的责任。然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系统地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教材。目前,高校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中虽有涉及到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由于所占比重较
少以及缺少系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从而致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十分有限。其次,相关宣传教育活动较少。目前,在大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很少,这使大学生缺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缺少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最后,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校园报纸、网络传播、学生社团等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这使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只是粗浅表面的,而没有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大学生很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自信。
3.大学生不重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优良传统道德,它是人们做出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培育了极其珍贵的民族精神。例如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它们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国文明的传承从来没有中断过,其重要原因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我们树立文化自强自信的根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为基础。但在当今社会中,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被剔除。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就会导致文化发展失去动力,自然也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4.传统文化面临多元化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形式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不仅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而且对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产生负面影响。第一,西方文化渗透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影响力,散播不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的价值观念,并且传播手段变化多样、传播方式越来越不容易被发现。具体表现为:第一,西方国家以书籍、网络等为传播载体,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第二,通过“麦当劳”、“星巴克”、等饮食文化、“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以及流行音乐和好莱坞大片等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辨别能力而不能正确辨明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受到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减弱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以及荣誉感。
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传承...
推荐访问: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研究 传统文化 自信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