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观下看近代史》(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下看近代史》(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中国近代史纲要》
书评作业
题 题
目
《历史唯物主义观下看近代史》
班 班
级
学 学
号
得 得
分
完成时间:2016 年 年 10 月
《历史唯物主义观下看近代史》
——读《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有感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后省略成《新陈代谢》)一书是冯契先生在陈旭麓先生逝世之后整理其手稿后出版的,陈旭麓先生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而《新陈代谢》凝聚了先生数十年心血,只可惜先生的猝然与世长辞,留下了无尽遗憾。
先生出生于辛亥革命的年代,经历了近代中国心酸的变革……思想解放下的中国人民热衷于阶级斗争,从而或多或少被各种社会的黑暗因素蒙蔽了双眼,难能可贵的是陈旭麓先生秉持着自己所坚持的初心,敢于摒弃旧的僵化的框架。先生说:“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也说:“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于是先生真正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阶级斗争的事实同生产方式的演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
“本书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数十年心血。本书不仅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不仅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而且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不仅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而且分析了欧美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全书充满激情而又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书本的末页如是评价道。从中我们便可得知《新陈代谢》一书作为一本导论
性的著作,在纵向上,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习尚四个方面展开变革发展的论述;从横向上,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与对中国的侵略对比论述。从而更好地展示社会事实并且揭露社会现实。坚持围绕原因——结果,用思辨的方式讲近代的中国社会展示给一代一代的人。《新陈代谢》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应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只有一个章节的内容带过,虽然实现了系统性的完整,但总归有些头重脚轻了。然而,这其实也值得惋惜,陈旭麓先生没来得及写下那几十年的史实,便突然去世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其实恰恰因为这美中不足,让读者更珍惜其中的内容。毕竟人无完人,书若是完美的了,那也确实不太正常了。
《新陈代谢》一共二十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东方与西方、由盛转衰的清王朝、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十二年之后、近代化一小步、城乡社会的演变、日本冲来了、变与不变的哲学、庚子与辛丑、欧风美雨驰而东、假维新中的真变革、“中等社会”、变革中的两大动力、民变与革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山重水复、新文化运动以及历史的选择。乍一看这目录,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逻辑可言,长时间被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逻辑所桎梏,一看到近代史就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等”,但是先生是真正地突破了阶级斗争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国内和国外两个空间维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展开事实描述和思辨见解。这作为让读者耳目一新的部分,作为《新陈代谢》的最深刻的亮点,我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革命和改良。
革命是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统治;改良是在原有的制度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其实,革命的即时效果就是推翻了一个政权,但只有在新政权有力推行改革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是有效的。也就是说,革命和改良两者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都需要有效的改革。)
一方面,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不断加紧的侵略,一部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阻碍了中国实现社会的改良;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尖锐了社会矛盾,地广人多的地理情况也让改良的进程无法实施……一系列的因素使得中国在一次次的改良和革命中成长,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之后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是渐渐睁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民进行社会结构的变革的探索,是这些有识之士的一次次努力让中国社会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然而往往一场运动都伴随着革命和改良,就太平天国运动而言。
太平天国是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教的人群起义胜利建立的,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他们抬出唯一真神是天父皇上帝,一方面,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取消了人间一切世俗的等级权威并使人人都可以走入天父的怀抱;另一方面,‘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地关注、摆布和安排着世间的人和事。‘万事皆有天父主张,天兄担当’这就树立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先生说道:“太平天国以宗教为旗帜。但是,在它那里,宗教的教义是同几千年来农民阶级的理想和幻想糅合在一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圣库制度——参与团营的人们自下而上地归私财于公库,自上而下地分配衣食于个人。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吸引了大批贫困无告的人,大大扩大了拜上帝教的规模,从而获得起义的胜利。由于生产环境的狭隘造成了眼界的狭隘,眼界的狭隘造成了思想的狭隘,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造成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最终走向失败。对于太平天国事业,先生认为寄托于宗教思想的太平天国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和方式展开革命,但是因为思想的限制,领导者对上帝、宗教的理解并不深刻,于是最终依旧回归到传统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上,这为其最后的失败买下了伏笔。“时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先生透过社会现象寻找社会结构的本质。这样看来,这场革命还是失败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是一场成功的改良。在社会经济上,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和地主经济的打击使得部分农民因此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
地;在社会政治上,传统的封建社会遭到破坏,从而为之后改变政治结构做了铺垫。
以上。陈旭麓先生从政治背景、思想背景、经济背景出发,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可行性;同时又立足于社会事实真实的基础上,用思辨的方法评析了太平天国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取得的成就及出现的失败之处。同时也证明了革命和改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稳固仅仅改革或者改良都是远远不够的,而革命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流血或者不流血的革命往往取决于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改良的进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在真正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才能依据历史的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二、侵略与进步。
讲到侵略,就不得不讲到 1840 年前后的鸦片战争了。传统观念上,这场鸦片战争使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渐渐丧失主权;这场鸦片战争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场鸦片战争让中国开始陷入被列强侵略的命运……然而满怀爱国热情的我们早已经被蒙蔽了双眼,这样的固定认识是没有办法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亚洲来说,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而日本,则从中国的遭遇中由震惊而自强,
自己起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先生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并不是简单地从中国受到的屈辱描述,先生从国内、国外;古代、近代等多角度展开,使得读者更完整理解,而不是拘泥于传统观念。侵略与进步在近代历史的推进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1、外国领事和中国官吏的平等权,对满清政府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对夷人的态度可想而知“禁在广州住冬”等的政策就已明显表达,我们对其的不屑和鄙夷,若是一律平等,清朝官员的脸面何在?大清帝国的脸面何在?但是以我们当时的社会情况,我们只能任人宰割,只能被迫接受,多么恼人的条约啊!可若放长远来看,似乎又不太一样了,这种带有资本主义虚伪平等性质的条约与传统封建社会性质的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突,中国又在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下接受了,中国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瓦解,开始被打破,若没有这炮火下的震撼,没有这条约,或许中国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必然的,突如其来的炮火让中国开始走入近代。
2、英国割取香港。“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黄遵宪以自己的诗才续写了道光在割地时的痛苦。这条约象征着中国主权的丧失,象征着落后的中国。“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个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先生在书中如是评价着,现在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在平常不过的言论,而现
如今的世界也是如此,但是在当时,有如此思辨并且先进的观点是很不易的,抛去被“卖国”一说,即使存在也是不易的。因为这条约,西方人搬来了全套资本主义制度,使香港对外开放,与外交流,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标志。不提后来我们付出的种种努力夺回香港,就发展层面,这确实是进步的。
3、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渐改主。伴随着几亿小农求生的挣扎,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的分解才成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以至近百年尚未完结。这是西方对中国的改变,同样这是中国在唯恐灭亡的忧惧之下被迫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在畸形发展中的中国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虽然确实进步,但也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获取最大利益的情况下的进步。
4、外人来华日见增多。一方面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经济发展的理念以及机器乃至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看到西方的先进后积极学习与吸取,促进了民族的进步。
陈旭麓先生用他自己看到的社会现实以及生活改变总结归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辨观点全面地认识着《南京条约》,历史总是拿来借鉴的,而这样的分析角度与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以及理性分析现如今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世界的格局树立了榜样。
三、爱国与卖国。何为爱国,何为卖国——这是一个至今还未曾有明确解释的问题。爱国、卖国的方式太多,多得有时爱国成了卖国,而卖国又变成了爱国。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总有一些充满争议的人物,
像袁世凯和孙中山在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问题上就存在着一些争议。“南北议和之后,袁世凯代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十多年的奋斗推翻清王朝,但成为民国元首的确是反对革命的袁世凯。这种矛盾,后人论史或归于孙中山之拱手相送,或归于袁世凯之鼠窃狗偷。”从这里可见,陈旭麓先生对于这件事的事实真相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虽然这是一种可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但是先生在下文中用了一系列的事实依据证明了其荒唐性。“本日午后二时,参议院全体一致公举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亿众腾欢。民国初基,赖众巩固”这是 1919 年 2 月 15 日黄兴致袁世凯的电文,从中我们也确实可以发现袁世凯是真正被选举出来的。当时的袁世凯不仅手握重权,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是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立倡立宪的名声;有过玄同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如此看来,在当时,孙中山的名声确实不如袁世凯,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也确实是历史的选择,不论是立宪派、帝国主义亦或是民众,不论出于个人好恶还是现实考虑。袁世凯拥有孙中山所没有的财力、武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同时在立宪派心里,袁世凯不仅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而且代表了民国外交的秩序。或许我们也会去想一个带来无尽黑暗的军阀统治者,一个扼杀共和在中国发展,一个妄想重新登回地位的袁世凯为何在外交、民心方面拥有足以让他成为大总统的力量,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存在即必然,因此,袁世凯从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中是爱国的,是为近代中国发展付出自己力量的,只可惜,在种种原因的诱
导下才才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对于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要追究其历史背景,其发展环境,其内部、外部的影响,其转折之处……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只有坚定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思辨的角度去看待,才能真正把握事情的真相,就如陈旭麓先生所做的那样。同样的,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矛盾重重,国际格局千变万化,要如何解决国内的各类问题,要如何保持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事情。作为新兴一代的青年,在没有巨大战争的现代中国社会,我们要做的便是如此些了。
以上,就是看了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的一些感想。
推荐访问:《历史唯物主义观下看近代史》 历史唯物主义 近代史 完整
下一篇:会议签到表(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