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教学:摆脱文本“信息”纠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述文教学:摆脱文本“信息”纠缠,供大家参考。
论述文教学:摆脱文本“信息”的纠缠 ————以教学《语言的演变》为例 作
者:
应慈军
作者简介:
应慈军,浙江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原发信息:
《语文学习》(沪)2015 年第 20159 期 第 42-46 页
内容提要:
论述文是一种以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为目的的说理性文章。如何处理好文本信息以实现论述文的有效教学?本文以《语言的演变》为例,重点阐释了教师要具备真教“论述文”(文体特征)而不是教文中知识的意识,有教“这一篇”(文本特征)的具体而微的规划,由此摆脱论述文教学的“文本信息”纠缠;结合学情设定最优化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预案,灵活而有效地实施(教学特色)。
关
键
词:
论述文/文本信息/《语言的演变》/教学特色
期刊名 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03 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新增一个论述文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以弥补论述文教学数量不足的缺憾。也许受教材人文主题组元或文本内容知识性较强的影响,教《语言的演变》,学生学的是汉语经历了哪些变化和怎样变化的内容;教《咬文嚼字》,学的是为何“炼字”和如何防止
“套板反应”;教《简笔与繁笔》,学的是如何运用简笔与繁笔。文本中的“写什么”(信息)成了“教什么”。如此,若教材中有一篇叫作《勾股弦定理》或者《先秦社会概况》的论述文(或其他文体),会不会上成数学课或者历史课?即把教学内容定位在“勾股弦定理”或“先秦社会概况”本身。诚然,撇开文本中的信息是无法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学必须有所凭借;但沉浸在文本“信息”里,语文课也就没有了“自我”。那么,如何处理好文本信息以实现论述文的有效教学呢?
一、真教“论述文”
教《语言的演变》,常以“语言的变化涉及哪几个方面”这样的提问来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论“语言也在变”,语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三方面;2.分析语言在“语汇”方面的主要变化;3.简释“语法语音的变化”。然后以第二部分为重点,学习语汇(词汇)变化方面的内容:
(1)语汇的消长。①旧词消失:由旧事物、旧概念消失而引起;②新词出现:由新事物、新概念出现而引发;③外来词渗透: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2)词义的变化。①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引起了词义的变化;②但有些词义的变化与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等。
(3)事物改变名称。①词语替换(单音词变多音词,一个单音词换了另一个单音词);②忌讳引起词语变换。
教学论述文,这样的梳理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止步于此,就还只停留在明确“写了什么”这一学习的初始阶段,看不出是在教“论述文”还是在教语言知识。
《语言的演变》应该是一篇论说语言发展的学术性论文。教学参考书按论说文(课标称“论述文”)来建议教师将“重点放在让学生如何阅读有一定长度的论说文上面”。
论述文是一种以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为目的的说理性文章。那么,读一篇论述文就得首先明确作者的观点,进而明确并理解作者让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主要理由及呈现的方式、方法(逻辑顺序、论证方法、语言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鉴赏、借鉴。基于论述文的文体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教学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将这些普适性的论述文教学内容,具体到课文,某省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规定为:“①梳理文本的内容和阐述的重点,②结合文本分析举例论证方法的作用。”
如果我们明确了文本的文体属性和课标规定的学习内容,也能够理解比较权威的如“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类的规定并有所参照,应该会走在论述文教学的路径上,而不至于被文本“信息”所牵引。
但还是有一些教学实例总被文本“信息”纠缠并困扰其中。在梳理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恐怕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弱化”等知识讲析得不够明确和深入,还专门设计了一些相应的训练题。如列出一些字,让学
生分析归纳造字特点及类型;拿一段文言文,要求分析词义变化的情况。讲到语音变化的时候,又给出几首古诗,要求标出押韵字的韵母,以理解语音的变化。而这正是作者在文中所做的,文中的例证对于读者了解“语言的演变”已经足够了。
这些课教的内容虽然也是语文,但这是在教“论述文”,还是在教作者提供的知识性内容?于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如果把《语言的演变》当作论述文来教,那自然得分析相应的论述文知识在文本中的实际运用状况,使学生获得论述文方面的必要知识,完善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并逐步形成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当定位在理解作者阐述“语言也在变”的技巧。
或许《语言的演变》知识性实在太强,且文中的知识对于学习古今汉语确实有很大帮助,或许受制于教学参考书设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语言的历史有所了解”,又或许为课后训练题“古老的汉字如今还在使用,但有些字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举例说明”所左右。再加上语文教学的主观随意性,论述文的教学便经常滑出“论述文”的轨道。
教材中的论述文本就不多,再加上我们并非有意却时不时地把它上成别的课;而学生大多不明白自己的阅读角色,常停留在内容信息的接收上,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的读者去探究表意论道的论述技巧,至于文本的优劣鉴别则更少为之。学生不明白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影响到他们写作论述文的能力,即徘徊在“提出论点,事例论证,归纳总结”三段论的水平上。
二、教的是“这一篇”
类似于“①梳理文本的内容和阐述的重点,②结合文本分析举例论证方法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要求,对于具体的文本教学而言就不免空泛,缺少对文本特质的深入挖掘。
“读好文章,要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要透彻了解它传播了什么知识,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表达,也就是在写法和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可取。就语文课说,这后一点很重要,因为读了以后,最好是能把写法的优点吸收到自己的笔下,取其所长,也写得好。”张中行教授以“学以致用”为阅读的目的和重点,这也适用于论述文的阅读教学。明于此,即可通过文本解读获得相应的教学材料并形成适宜的教学内容。
吕叔湘先生是语言学大家,他“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语言学),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换句话说,他从来没有让读者感觉到无味和可憎”。《语言的演变》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色。
读《语言的演变》,一般读者应该会被“宋朝朱熹闯入孔子和弟子的论坛管保他听不懂”这个假设的例子所吸引,进而明白语音的变化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即使精通《论语》的朱熹也会因此而产生语言隔膜。看作者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词汇和语法的古今差异比较,很容易明白“演变”的含义。学生能懂的,我们何必喋喋不休。我们要深究的是作者用设例和实例来阐明观点的意图:作者为什么假设朱熹(而不是苏轼也不是王国维)闯入孔子师徒的谈话圈来说理?为什么例举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不是别的文言语段来谈语言的演变?以这样的比较提问来刺激学生
思考设例和举例的价值,促使其由具体的阅读体验上升为一般性的知识积累:抽象理论具象化阐释,能更好地让读者明白事理并心悦诚服,体现了作者对于读者的人文关怀,而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因此而有效宣扬,这真是“悦人悦己”。
条理清晰,还表现在各部分的内部结构上。教学中,大家比较喜欢梳理第二部分的内容(前文已述),这应该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的一种常见形式。但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向深入:
1.你是怎么归纳出每一层意思的?旨在促进学生通过学习经历回顾,明确每段第一句以中心句形式出现的意义在于方便读者把握层段内容,写好第一句是清晰条理的有效之途。
2.你觉得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可否调换?促使学生明白行文讲究逻辑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词义变化”中“扩大、缩小、转移、弱化”的排列,是按其显著程度的渐次弱化来布排的,体现着“演变”轨迹,由显而隐。
作者精心地谋篇布局,也讲究各层观点与材料的一致、语序的逻辑、用语的准确,如: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用“倚”字,后来才写作“椅”。凳子最初借用“橙”字,后来才写作“凳”。桌子也是后来才有的,古代只有“几”“案”,都是很矮的,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后来坐
高了,几案也不得不加高,于是有了新的名称,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作“桌”。
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椅”“凳”“桌”扣“有些字眼”;“后来坐高了,几案也不得不加高”,于是有了“卓子”,表明“椅”“凳”“桌”是因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生长的。以这三字为例,一方面体现了它们紧密的生活联系性,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本部分开头所言“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
“最初”“后来才”,如与读者拉家常,却准确地表明了语言变化缓慢的进程,显示了论述的科学性。而用语的精确,从标题就开始了,“语言的演变”中的“演变”便揭示了语言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与文中的内容保持一致。
始于信息要点的归纳,深入至信息呈现技巧的明确与讨论,终于技巧的“妙处”鉴赏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有“据为己有”的欲望,应是论述文教学全程推进的理想状态。
三、是“我”在教
根据上面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语言的演变》的教学内容:
1.围绕“语言也在变(语言是演变的)”这一核心,梳理出文本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条理清晰的方法及其作用。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选例以恰当为优的原则;理解每一层意思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
3.通过实例分析,赏析作者深入浅出阐释道理、平易如话讲解知识的表达风格。
上述内容,将论述文教学的普适性内容即主要观点与理由、章法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等落实到了“这一篇”的教学中。虽然学情不同,但我们应将这些内容纳入每一个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框架,因为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是就每个学生而言的。
我们在摆脱文本信息“纠缠”后,当积极谋求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教学这些共同的内容(可因学情增减,或调整学时),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根据对“这一篇”的解读,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来推进教学:
1.你觉得能否用“语言的变化”而不用“语言的演变”做标题?(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整体把握,明确标题拟写的基本原则:既考虑与文本内容的契合度,还得考虑用词的准确与简练)
2.语言的“演变”表现为语音、语汇、语法的变化。我们通过预习已经做了很好的梳理文章内容的工作。看屏幕呈现的文章结构图,我们一起来完成:
(1)大家列的文章结构图,与文章实际很吻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回味写好每段第一句的作用,促进学生运用这个有效的行文策略)
(2)你觉得第一部分是不是显得多余?第三部分又是不是过于单薄?(理解“读者意识”对于作文的意义,借此推进具体实施方法的理解和赏析)
(3)第二部分阐释“语汇的变化”,你能看出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弱化”在顺序排列上的规律吗?(在理解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弱化”现象的基础上,理解结构安排的方法、意义及基本原则)
(4)整理以上的分析,归纳出本文在谋篇布局上的主要优点。(旨在对 1~3 题讨论成果的总结、提炼,积累并完善论述文谋篇布局方面的知识)
这些问题,以所整合的信息为学习材料,研究论述文有效表达的问题,着重于结构技巧的理解、赏析,由信息的获知走向了“论述文”的真实学习。
3.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这就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吕叔湘先生讲究行文结构的分明,旨在方便读者理解“演变”。那么,读者意识仅仅体现在结构上吗?请以实例说明。说明时要注意规范:先说明观点后分点陈述理由。(促使学生从选例论证、语言表达等方面留意作者行文的细密思考和谨慎,体会平实语言深刻化的表现与妙处。规范答题形式,是适时运用本文说理形式、矫正学生答题缺乏条理之病而提出的限制性要求,旨在形成表达意见的习惯)
这些问题,由语言“演变”的内容和形式(信息),“语言的演变”的论述技巧(信息呈现的方式、方法)及其妙处(写作意图探究)等方面
组成。它以“演变”为统领,以“写作的读者意识”为核心,以平和的形式推进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着眼于整体)地讨论、理解、分析、鉴赏、借鉴语言大师用心“表达”的技巧。
如果有了我是在教“论述文”(文体特征)而不是教文中知识的意识,有了教“这一篇”(文本特征)的具体而微的规划,自可摆脱论述文教学的“文本信息”纠缠;但摆脱“纠缠”只是教好论述文的初步。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情(还有考情、环境、条件等因素)设定最优化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预案,进而灵活而有效地实施(教学特色),才是论述文教学的高效之途。
推荐访问:论述文教学:摆脱文本“信息”纠缠 论述 纠缠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