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分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分析,供大家参考。
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 一、班级文化建设过程概述: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改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的协同合作,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文化建设的综合推进,使学生在无意识的体验中获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不言而教的教育目标,最终建设成一个有健全领导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班集体。
物质文化建设是在民主的架构之下并且以班级精神的内容为依托来进行建设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以建立民主型的班级为目标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载体;精神文化建设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三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
(阶段性、动态性的发展过程)
二、班级文化建设各阶段:
1、准备阶段: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期 (1)学生的情况:在班级文化创建初期,学生之间彼此还不熟悉,抱着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心理作用下,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班级整体呈现暂时性的稳固、向上氛围,这是一个专门发展班级人际关系的良好契机,大部分学生都乐意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工作中,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创建工作。
(2)班主任主要承担管理者的角色:此时由于班级成员还不熟悉,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亦未建立,所以此阶段以班主任的安排引导为主,班主任要组织好各种“第一次”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班级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班主任可以组织的各种“第一次”班级活动及其影响:
第一次班会,对班主任而言是展现良好学识以及友善态度的一次机会,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第一印象,对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具有很强推动作用;班会中必备环节是“自我介绍”,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能够让班级成员间互相了解,拉近距离。
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精神、培育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展示,既能帮助班主任全面地了解学生,也能促进班级之中合作精神的初步建立。
2、形成阶段:丰富多样的班级物质建设、民主型班级制度建设、积极和谐的班级精神建设三方面协调发展,三管齐下,共同推进班级
文化建设。
(1)丰富多样的班级物质建设方面:
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是指班级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所表现出的物质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实体部分,主要包括班级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各种墙报、宣传画、图书角,荣誉匾牌以及各种象征物等等。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2)民主型班级制度建设方面: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包括: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此阶段中,班主任以及组建形成班级核心和支柱作用的班委会,引导班干部着手制定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
民主班级制度的重要性: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而以价值观和态度核心的班级精神的形成必须是全体或大部分学生认可的,在班级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师生的主动参与,就要使得师生的价值诉求与精神诉求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所以班级制度的建设需要民主的原则,不能是班主任的一言堂。
民主型班级制度建设对学生的影响:三方面 ①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班级事务的管理在学生手中,大大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②能大大提高班级凝聚力。由于班级的事物是由学生自己所决定的,大大加强了班级与学生自身的联系,使得班级的兴衰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班级的认同,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③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自我价值。民主型班级制度建设能够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会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所在,产生自豪感。
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制度的设定也是随着班级建设过程发展的,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相应的规则。
在班级制度建设过程中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班级规则,并以此为依据管理班级公共事务,能够降低班级管理的成本,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3)积极和谐的班级精神建设方面: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包含:积极向上的价值感培育、共同的班级目标的形成、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团结进取的班级风貌的培养。
首先,积极向上的价值感培育:班主任要在日常生活中阐述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多种形式、在多个场合结合教育实际来阐述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正确价值观念的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其次,共同的班级目标的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规划,是班集体教育每个成员的灵魂,明确的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共同奋斗的纽带。要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些班级成员都认可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班级目标。
再者,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现代班集体拥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融洽,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有两方面:一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二是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既是正向班级文化生成的结果,也是其生成的手段。
最后,团结进取的班级风貌的养成。正向的班级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形成团结进取的班级风貌,所谓班级风貌,就是在班级之内形成的班级整体气质,这种气质是昂扬向上的。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与发展。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
三、最终阶段:有凝聚力、团结和谐 班级进入生成阶段时,班主任能否把握好整个集体的发展方向,把工作做细、做好成这一时期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班主任要通过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真诚合作的心理;引导学生参与解决班级问题的讨论与评价;加强成员间真诚对话、沟通,排解各种集体心理障碍,进而使班内具有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积极价值导向的集体内在规范,确保班级内没有孤立者,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具有愉悦感和自豪感。
推荐访问: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分析 中小学校 文化建设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