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完整)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完整)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考点-名校内部资料)

  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 (1)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2)表现 ①国家从立法开始,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②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曲折:“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新发展 (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2)表现 ①1982 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②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 年和 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到 2010 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特别提醒】法制与法治的不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法制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

 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 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威性。

 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2)表现: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杰出代表。

 (3)影响: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表现 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 “五讲四美三热爱”,是 20 世纪 80 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 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 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中共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背景:2006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形成:中共十八大做了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 由近及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

 【特别提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知识拓展:

 1.简述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的法制成就。

 提示:20 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国家从立法开始,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法制成就。

 提示:(1)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岀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同时,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1982 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 年和 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到 2010 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3.简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提示: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孟泰,“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等是杰出代表。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4.简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提示:“五讲四美三热爱”,是 20 世纪 80 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1994 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2001 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5.简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不仅体现于精神文明创建的各个环节,以及在精神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还体现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广泛践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 由近及远,把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

 6.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6)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关于珍爱生命作文800字高中【精选推荐】

范文参**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高中【】》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关于的作文800字高中【5

草房子第一章秃鹤心得感悟合集【精选推荐】

《草房子第一章秃鹤的心得感悟》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草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读完了草房子小说,你有着怎样的草房子读书?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草房子第一章秃鹤的心得感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草房子第

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文600字(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文600字【精选】》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理论上的成熟是****上成熟的基础,****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2022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

《2022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2022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了不起的红色精神,值得永远待播与发扬下去!相信祖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2022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

2022年度关于端正态度作文初三(精选文档)

《2022关于端正态度的作文初三【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在生活、工作和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关于端正的作文初三【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

2022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本10篇600字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清明祭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说到清明节这个大家熟悉的节日,大家一定都是去祭拜祖先!但是可曾想过在清明节这天来祭奠我们的英烈们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度《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本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文【五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虽然人类已浪费了许多,但是人类们已经感觉到水的可贵而开始保护起来。在此大家一起杜绝浪费水之源,保护水资源吧。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主题讲话稿范本10篇(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年关于学习主题讲话稿范文10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讲话稿是一个统称,涵盖面较大。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各种会议和一些较庄重、隆重的场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关于主题讲话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22年关于学习主题讲话

2022年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完整文档)

《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争先创优演讲稿,希望会对大家的与有所帮助。争先创优演讲稿1

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2022全国中小学生日心得体会三篇为贯彻落实珍爱,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

2022年爱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本

《2022爱的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