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10篇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10篇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各民族共同奋斗,绘就了精彩的时代画卷。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余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今昔巨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成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56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2
通过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也了解了许多,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当中,我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作为嘎查干部,帮助农牧户购置、出售畜类、农作物也成了我的工作内容。有次买卖出现了农户与商贩语言不通导致交流产生误会,闹得不和谐。我听到消息,及时去到现场,安抚双方情绪,并与双方谈价、协调,使交易和谐的进行下去,且不损害双方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友谊。通过基层经历,我明白只有各民族干部、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团结、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我们的基层才能更加和谐、进步、发展。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我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平等对待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到“三千孤儿入内蒙”、“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感人的故事不计其数,但都值得我们铭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艰难险阻,但伟大的中华民族永不退缩,知难而上。各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势必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3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____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4
xx统一战线x月x日
xx市xx县位于xx走廊东北部,辖x个镇、x个村,常住人口x万人,有汉、藏、回、土、满等x个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x人、流动人口x余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近年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按照“134568”创建工作思路,将民族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谱写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xx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县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听取、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和县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会和推进会,制定下发《xx县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体系实施方案》《xx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计划,纳入巡视巡察内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检查,形成了“党委全面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深化宣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拓宽教育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县初心教育纪念馆和防沙治沙纪念馆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训基地为载体,着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牢“三种意识”。县上每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组织创建重点工作单位负责人外出观摩学习,适时开展互观互检互评,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各镇(街道办)、各部门单位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作用,集中开展宣讲活动,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走进机关、镇村,走进千家万户。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各中小学开展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和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活动x余场次,并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学习园地、校园广播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在xx县电视台开设“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栏,发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信息x余条、微海报x期,采访报道单位x家、个人x名;制作反映全县各行各业创建成果的专题片x部,整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x条,在主流媒体和人员密集场所循环宣传播放;在公园、广场、宾馆、旅游景点设置宣传铁艺x多件,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x个,绘制文化墙绘x余平米,悬挂横幅标语x余条,在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发放宣传材料x万余份,发放宣传纸杯x万个、围裙x个、抽纸x盒;打造大型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主题街和展厅各x个,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让民族团结意识浸润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使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弘扬中华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文化、苏武文化、沙井文化、民俗文化等中华文化交融共生,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在这里传承弘扬,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道德讲堂、传统节日、经典诵读、歌舞书法等多种传统文化形式诠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举办苏武文化作品展、苏武山朝山会、金刚岭山庙会、秧歌社火表演、万人升国旗唱国歌等系列活动x余场次,建成主题广场、街巷、小游园等x个,构建起了相互嵌入、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宣传动力站。着力打响“沙海绿洲·绿洲碧海”文化旅游品牌,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防沙治沙纪念馆、沙漠雕塑基地、摘星小镇等优质景点,打造苏武沙漠和石羊河两大景区,实现文产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推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村x个,民俗文化馆x个,xx曲子戏、xx唢呐艺术、苏武传说、xx民歌、xx毛毡制作技艺、xx骆驼客、xx驼队传说、驼夫号子、xx皮活制作技艺、xx元宵灯山会等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赓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凝聚了文化共识、坚定了文化自信。
在培树示范典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培育、选树、命名和作用发挥作为创建工作的推动力,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进机关,突出作风建设,用真情服务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进乡镇,突出苦干实干,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社区,突出真情交融,构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幸福美好家园;进连队,突出真情守望,谱写“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乐章;进学校,突出鲜活多彩,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心灵深处;进企业,突出帮带共赢,以创建促双赢;进宗教场所,突出爱国和谐,建设新型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突出互爱共荣,倡导构建和美家庭;通过“八进八突出”活动的扎实开展,打造县级示范单位x个,评选先进集体x个、最美家庭x个、先进个人x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x个单位、x名个人、x个家庭被命名为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模范个人、示范家庭。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形成了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参与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了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守护绿水青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各族群众调结构、治河道、当卫士,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做大做强以蜜瓜、茴香、果蔬和肉羊为主的节水现代农业,蜜瓜、茴香、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x万亩、x万亩、x万。做精做优以风光核多能融合为主的绿色低碳工业,年内实施工业项目x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x亿元。举全县之力实施《xx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涉及的x个项目已完工x项、开工建设x项、开展前期工作x项。以项目化方式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实施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深入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x万亩,工程压沙x万亩,通道绿化x公里。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水土保持、河湖“清四乱”等重点工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x万亩,森林覆盖率由x%提高到x%,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范例奖”“全省绿化模范县”,各族群众共保美丽绿洲,共建设美好家园,共促民族团结的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在增进民生福祉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县到镇、到村、到户电网通达率、村组道路通畅率、乡村广播电视覆盖率、通信网络覆盖率均达到x%,所有自然村均通有安全饮用水。城区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老旧小区改造、排水防涝设施改造、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等项目顺利实施,智慧xx“城市大脑”及政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物业设施智能化改造正在进行当中。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高中学校质量及能力提升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小学集中改厕项目建成投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失辍学。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报、卫生室“即时结算”稳定运行、贫困人口得病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大病集中救治率达x%。“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审批、公民民族成份变更等事项均纳入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理,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所有符合审批条件的申请均按时办结,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在推进依法治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打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治理基础,用法律规范管理民族事务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民族的各种社会关系,妥善应对民族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八五”普法和“法律八进”宣传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着力构建少数民族务工经商、子女入学、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与广河、东乡等县区衔接,实现双向服务与管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医疗、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和企业设立民族书屋x个,民族工作室x个,建设同心广场x个,宣传长廊x处,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保障。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对清真食品企业、商户及各大超市等进行执法检查x次,确保清真食品市场安全、规范、有序。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深入开展“三学一做”“四进”“党亲国好法大”“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显著增强,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5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6
通过专家讲授、领学自学、沟通研讨等形式,本着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的原则,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和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并为今后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我们要通过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期之策、固本之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各民族进展进步、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我们要把专题培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实际成效,在理论武装上有新收获、在政治力量和党性修养上有新提升;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剧烈的斗争精神、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问题和偏差;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进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共建中华民族。在我们伟大祖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国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是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强化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当代中华文化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语言相通才能心意相通。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旗帜鲜明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以身作则,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引导,阐述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好发展机会。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规定的责任。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规定和精神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法制保障。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依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极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基础,不断发展和巩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统一的文化基础,不断发展和巩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
一是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
二是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石榴籽”比喻民族团结,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度更广,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知识信息更多。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同胞在更广阔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从点滴做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涵盖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方面面,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坚定坚决地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拥护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智慧,共同开拓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xx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
一、必须坚持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确保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xx自治区70多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必须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担当、积极的行动,将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二、必须坚持以服务增进民族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成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要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把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做到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落实,党委有要求、我们有响应,党委有指示、我们有行动。要聚焦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各项工作,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上下更多功夫、想更多办法,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好各族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必须要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特别是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双语兼通干部的培养、选拔、重用,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必须坚持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引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作为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扎实有力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贡献力量。必须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行业领域等多种优势,做民族团结政策理论的宣讲员,做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捍卫者。特别是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好党员干部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正确引导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设亮丽xx、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民族团结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大学生之我见篇10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的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流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为了促进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和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推荐访问:共同体 我见 中华民族 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大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铸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