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感人故事12篇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12篇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1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题记
在乘车时,不是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请为老人让座。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原因在于人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已经薄弱,没有这个意识了。
从古到今,有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了。如汉文帝奉汤药、彭德怀不忘老恩人......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老人们为了下一代成长呕心沥血,是多么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晚辈们的尊敬,敬老爱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学会了敬老爱老。
以前,我在家里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不懂尊敬长辈,爸爸妈妈总是让着我。五一放假时,爷爷因白内障到医院做手术后,需要休息和补充营养。我就把什么好吃的都给了他,爷爷要上药,我就不厌其烦帮助他。我每天给爷爷的房间打扫卫生,把桌子,椅子擦得干干净净,还帮他整理床铺,洗衣服。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端着一只鸡腿笑嘻嘻地对我说:“子璇,这是特意为你准备的,趁热吃吧!”我一看到鸡腿,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可我刚想吃,想到爷爷,善待和关爱老人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我怎么能自己吃呢?于是,我说:“爷爷,还是您吃吧,您老身体不好需要补补。”爷爷说:“我年纪大了,牙不好使了,这鸡腿我吃不动了,还是给子璇吃吧!”我听后连忙说:“平时我吃的多了,现在您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我怎么能说呢?再说孝敬长辈是应该的。”这时,妈妈走过来说:“是啊,子璇长大了知道尊敬老人,这个鸡腿还是你吃吧。”爷爷会心地笑了,说:“孙女懂事了,变得孝顺了。”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让我们学会敬老爱老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2
我亲爱的宝宝:
如果你能逃过这场劫难,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宝贝,也许你长大了以后,你会很羡慕,那些有妈妈疼,有妈妈爱的孩子;也许,你会很难过,为什么妈妈不来陪我呢?没事的,宝贝,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学会坚强,即使妈妈不在了,你也会忍住眼泪,照顾好自己,你不能像别的宝贝那样依赖父母了,但是你一定不能自暴自弃啊!妈妈在天堂里会默默的看着你,支持你的,你要记住啊,你的妈妈是爱你的。
宝贝,你长大了,千外不要因为没有妈妈的管教,叮嘱,就变成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妈妈不要你语文好,不要你数学好,也不要你干出一番大事业,只要你能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啊!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气愤,一时的泄气,就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来。妈妈会伤心的,你这样做可是让妈妈死的不安心啊!就算是为妈妈着想,你也要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声。
宝贝,这场地震来得太突然了。望着你熟睡的脸庞,妈妈做出了决定。你还年轻着呢,以后要走的路还多着呢,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妈妈也在这个是上活了这么久,也活够了啊!就让你的生命在妈妈的手里重新复燃,好好的活下去吧。
宝贝啊,你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永远爱着你啊!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3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 安 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可以将人打倒,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4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中国疫情大考,国人上交了“守望相助,同心同德”的答卷,让民族精神在历经风霜的淬炼中熠熠生辉!世界疫情攻坚,中国以“投以木桃,报以琼瑶”的大爱,体现了大国担当!
今天,我们的“冠笄之礼”逢上了“新冠”疫情。但我想说,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以战“疫”青春,与祖国同行。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同学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正是因为“白衣逆行”主动担当,才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正是因为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勇挑重担,才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同学们,抗“疫”故事里,那些初心如磐,那些使命在肩,那些为民奉献,那些为国忠诚,都是我们成长的绝佳教材。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同学们,作为成年人,让我们把生命至上,携信念前行。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习战“疫”一线的那些90后、00后。疫情“朔风”凛冽,抗“疫”正气浩然!他们面容还稚嫩,却懂感恩,把他人生命至上;他们肩膀欠宽厚,却扬正气,携信念前行。逆行护士朱海秀以迎难而上的信念谱写了青春之歌;90后社区工作者刘宜以青春力量在战“疫”前线修筑精神的长城……一张张面孔虽稍显稚嫩,一双双眼睛却坚定认真,他们让我们明白:作为成年人,要把生命至上,携信念前行。
结得“千层茧”,练就“冲天翅”。请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在磨练中学会担当。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就像同济博士生马明杰,他用主动请缨,用志愿服务磨练自己,在家乡的疫情防控中绽放青春迷彩;就像那一个个大学生战“疫”服务志愿团体,那冲锋在前的矫健身影,犹如疫情防控战斗中一面面迎风飘扬的鲜艳战旗……磨炼是青年最好的“成长礼”。面对疫情灾难,我们学到了迎难而上、不惧风雨,学到了拼搏奋战、勇挑重担,我们在战“疫”中,逆风生长,破茧成蝶。
战“疫”青春,与国同行。同学们,作为成年人,我们一定要把灾难当教材;家长们,作为成年人,我们一定会与祖国共成长。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愿以吾辈之奋斗,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
谢谢大家!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5
5.12这一天是所有中国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夺取了我门很多中国同胞的宝贵生命,一阵轰声,他们静静的睡去,身为中国同胞的我门,我很难过,但在难过的同时也要为那些生存下来的人着想一下,他们虽然已经失去了亲人,但是还有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同胞。
5.12的发生使中国四川照成的损失很大,但是只要我门齐心合力我想这点困难只是九牛一毛,劲我门自己本身最大的力量全身心的去帮助他们,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自己的一点力量,虽然我门付出的力量很微不足道,但是千千万万个这么微不足道的力量加在一起那就是磅礴的力量,这力量是每个中国同胞由心发出,他可以胜过一切,一切苦难在这股力量的对抗下,都会丧失他本的那歪风邪气。
帮帮中国,帮帮四川,帮帮那些苦难的同胞,这次的地震虽然我门没有遇见,但是我门不能视而不见,我门在庆幸自己的时候也要想象那些受到灾难的同胞,帮帮他们,用我们那颗燃烧的心来帮助四川同胞震后建设,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在里面。
再次我希望四川同胞能快乐生活,自己既然已经活了下来就更应该珍惜生命,他现在不光属于你自己,也属于救一你关心你的中国同胞,世界同胞,你门要努力学习来报答国家,国家也会帮助你门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相信国家,相信自己。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6
“非典”之后,钟南山连续担任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他敢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这一特质,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逐的对象,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言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xx年全国“两会”上,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2015年,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创收的行为,他举例说:“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我自己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是有很大好处的。我还是推崇这个,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但是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曾经的春节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挂满灯笼的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人们在乡村里走亲访友,络绎不绝。但是今年的春节却格外不一样——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冲淡了年味。
新型冠状病毒,顾名思义:像一朵长满花瓣的花一样的病毒,人们把这花瓣叫做“花冠”,所以,它就叫做新型冠状病毒啦!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当病毒携带者和他人面对面讲话,或是一不小心没有掩面地打喷嚏时,新型冠状病毒就趁虚而入,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繁衍后代。
每天看着前方发来的新闻,触目惊心的,为这些生命惋惜的同时,我不禁感到害怕:一定不要被感染啊。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少先队员的我,谨遵学校的号召,呆在家里尽量少出门,不去别人家串门、拜年,若是避免不了地需要出门时,也一定准确规范地带好口罩。此外,每天吃饭前后勤洗手,注意一定要按照洗手七步法哦!每次早睡早起,醒来后做一做广播体操,吃饭不挑食,要荤素搭配,多吃绿色蔬菜。虽然家里的活动范围有所局限,我也会每天下午在客厅里跳跳绳,如果感觉到累了,就练一练毛笔,写几张精美的作品,再帮一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洗碗、扫地、拖地但是还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千万不要在这时候着凉了。
看,战线的这一头我们都听从安排待在家中,而位于前线的那一头,那些在医院里全副武装奋战着的“白衣天使”们,他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与病魔赛跑,与死神抢人。他们竭尽全力把病毒拦截在医院里,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护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更是我们顽强抵抗、绝不服输的中国精神的体现!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中国加油!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8
在“5.12”汶川大地震九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
九年前,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大地震。14时28分,一种山崩地裂般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多年的大地。房屋、大厦顷刻间倒塌;商店、学校霎时间被摧毁,就连平时最牢固的医院也变得摇摇欲坠。几分钟后,人们的喊叫声和呼唤声逐渐变成了绝望的哭喊声和翻动石块、瓦砾的碰撞声了。当时大多数的灾区在大城镇,可还有一小部分的重灾区在道路不通的偏远乡村。地震发生后,由于有的石块阻碍了前进的道路,所以救援队进不去,灾区群众出不来,为救援工作耽误了不少时间。更让在安全地带的人们始终悬着一颗一直掉不下来的心。道路打开后虽然救出了不少的人,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不幸遇难了。有的是因为自己缺乏在地震中的自救意识和知识,有的是因为在倒塌的废墟中没有食物和水,有的是因为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了氧气……由于房屋被摧毁,所以人们只能暂时居住在临时帐篷里。政府、国家和国外调集了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食品运往重灾区,使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们不再伤心、孤独。在大地震的救援中,更是有许多的少年英雄:“敬礼男孩”郎铮,“可乐男孩”薛枭……
现在,灾区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汶川灾区的板房搭起来了,临时的学校建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又有保障了,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走出阴影了,在地震中受伤人员的伤好起来了!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们对灾区的人民重视起来,至今还在不断地向灾区捐赠衣物、棉被、食物、书籍和生活用品,领养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
记得在地震后,我在书上看到过几幅漫画。第一幅上面画地是:几个学生和一位老师被埋在了废墟底下。学生想喊救命,但被老师制止了,直到救援队来了,老师才大声呼喊救命。第二幅上画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些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地震来了。于是,他们便集体趴倒在桌子底下。掉下来的石块和瓦砾竟一块也没砸到他们。第三幅上面画了:一些人在间什么也没有的空房子里。地震来临时,他们飞快的跑向墙角。没有人受了什么重伤。
我相信,通过灾区人民的努力,有国内国外的支援,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9
20xx年xx月xx日,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这位在医生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用生命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走进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办公室,夏思思的办公桌上,红色的听诊器还放在那里,照片中,她站在樱花树下,头戴着花环,笑意盈盈。1月15日,刚刚下夜班的夏思思在回家路上忽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原来她值班时接诊的一位76岁的病人病情加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疑似新冠肺炎,听到消息,夏思思立即返回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夏思思就住在医院里,不断为这位患病老人联系协调会诊、帮助转到传染科、转至定点医院。在同事们的眼中,夏思思就是这样一个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然而5天后的1月19日,又忙完了一个夜班回到家的夏思思出现了感染的迹象。高烧39度多,CT出现磨玻璃影,于是入院接受隔离治疗。她在微信里告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自己会尽快归队。她还对母亲说,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己就可以出院了。夏思思的病情曾一度好转,给了所有人希望,但是十多天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9个月零20天。
夏思思的父母都是医生,小时候她就常常陪着父母在医院加班,耳濡目染,让她很早就励志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毕业,勤奋好学的她很快成为科室骨干,“有事叫我,我来。”这是她工作中的口头禅。每次下乡义诊,她总是积极报名。在夏思思所在科室主任邱海华印象里,她悉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
邱海华说,夏思思1月中旬接诊的那位新冠肺炎病人后来转到定点医院,经过悉心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夏思思走了,墙上还挂着病人送给她的锦旗。锦旗下面,是同事们为她折的爱心和千纸鹤。其中一只千纸鹤的翅膀上写着:我们将用生命接力,战胜疫情。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10
坚定信心,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战胜恐慌,勇敢面对,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人故事事迹材料精选三篇。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11
亲爱的姐姐:
你好,好久不见。
这是第一次你没有回家过年,刚刚结束了三个月的军训,你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我们都没有想到你最后会做警察,正如今天突然爆发的疫情一般,难以预料。1月26日你值大夜班,穿上不太合身的警服,戴上手套,口罩,站在了人流量极大的北京机场上。你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行人,某一个人的身上也许就携带着病毒,你只能小心谨慎,也许会碰到一批批要赶往湖北的医生,你们互相致意,鼓舞对方,接着擦肩而过,留下两个坚毅的背影。这个时候你会想什么呢?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倒霉,第一年就碰上这样的事情,闹得人不得安生。
疫情的严重程度超乎人们想象,湖北不得不从全国各地调来医生帮忙。他们要远离家乡,亲人,小伙伴,奔赴疫情的第一线,令人动容。他们不害怕吗?我想是不可能的。《蝙蝠侠》中说“人如果没有恐惧,就不会突破极限”蝙蝠侠丢掉了绳子,带着对死亡的恐惧,反而爬出了无人能出的深井。是恐惧使年轻的医生担当起重任,做好牺牲的准备,与死神交手。也是恐惧,激出了人们的另一面,有人借题炒作,抬高物价,传播谣言,制造恐慌,就有更多的人捐款捐物,关注疫情,为武汉加油,用自己的方式尽绵薄之力。我看到的是,很多私家车车主瞒着家人去接送医生上下班;饭店老板每天免费为医生提供三百份食物;微博上有六百多万人在线观看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被封城的武汉人民打开窗户,高唱国歌,在这一刻,我们似乎都站在一起,唱响生命的交响曲。
在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人之错,举国承担。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图书馆闭馆,电影撤档,饭店不得不低价售卖做好的食物,我只能呆在家里,每日无所事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唯有痛定思痛,砥砺前行。我们总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付出的代价有多沉重,给人教训就有多深刻。
“苦难总会终结,坚强之人永存”。我们的国家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硬生生的抗了过来,我相信这一次也一样。
我还记得曾和你走在北京的一条小道上,昏黄的灯光柔和的洒在上头,闪闪发光,就像是打翻了一盘碎金,又像是天上的星星掉在了我们脚下,也像是平静的海面上太阳的光辉。在那一刻,我仿佛正和你走在家乡的那条小路上,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最近榆社又添些了丑萌丑萌的装饰,有机会的话,我要真正和你走在那个路上,听你吐槽,给你一个拥抱,告诉你,我觉得你真的特别了不起,我很想你。
祝你平安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篇12
党的三大是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在三大会址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有学者撰文指出,在调查党的三大会址时发现,三大中央局秘书并非原来所说的毛泽东,而是罗章龙。此文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三大中央执行委员会所选的秘书到底是谁?
根据当年辗转到苏联的档案等重要资料显示,毛泽东是党的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的秘书,这种说法是学术界的共识,且广为人知。但有学者指出,从苏联复印回来的材料有可能是一篇错误很多的回忆录,理由是:该文没有完整反映三大通过的党纲、党章、组织法及各项决议,不是大会记录,更不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报告。三大通过的党的中央组织法规定党的主要领导人称委员长,但该文仍称陈独秀为总书记。
该学者还认为,罗章龙的回忆,也有失实之处。在罗老记忆中,他一直记得是毛泽东或其他人任秘书,自己没有担任过秘书。直到看到中共中央委员会于1923年12月25日发出的第十三号通告复印件,上面有自己的德文签名,才忽然“醒悟”:原来自己确实是秘书。由此,得出结论:“以上种种说明,‘三大’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局秘书是罗章龙。”
事实究竟如何呢?由中央档案局提供的珍贵文件名为中共中央《通告第五号》的中共中央第五号通告复印件揭开了谜底。1923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机关从广州迁回上海。1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第五号,宣布中央局自广州迁回上海后的人事变动:
“中局组自迁沪后略有更动,即派平山同志驻粤,而加入荷波同志入中局。又润之同志(即毛泽东———引者注)因事赴湘,秘书职务由会计章龙同志兼代。”
由此说明,在9月10日以前,毛泽东确实是三届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局秘书,而罗章龙是他的接替者。至于12月25日发出的第十三号通告,上面的签名自然是罗章龙而不是毛泽东了。
三大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李大钊、王荷波、项英、朱少连则分别为中央驻北方、上海、湖北、湖南委员,指导当地党的工作。
委员长主持一切中央局及中央全会会议,与秘书共同签署一切公文函件。
“中央局秘书”一职,是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特设的,实际上相当于后来设中央主席时的总书记,并不等同于党中央“秘书长”,因为“中央局会计”的职责也属于秘书长工作范围。对于秘书的职责,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员(负责)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
此外,组织法还特别规定:“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执行委员会之一切会议,须由委员长与秘书召集之,附加会议之日程。”这既说明了作为中央局秘书的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也体现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尝试通过制定党内法规的形式,制约最高领导人的权力。
在党的三大上,毛泽东被选入中央局,并担任秘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层。事实上,他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的第二把手。后来,毛泽东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从而使党中央真正有了负责全党自身建设、特别是党务工作的专职主持者。事实也证明,党的三大后,全党组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中央局会计”一职也是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特设的,负责管理全党财务行政,并负中央机关和各区各地方机关财政、行政审议之责,主持审计财务和决算有关事务,稽查现金出纳等项工作。这一职务,到1924年秋即改为由非中央局委员担任。
与第二届中央领导机构组成相比,第三届中央领导机构组成分工更加明确合理,既有利于坚持集体领导,又分工各负其责,加强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负责“总理党务”的委员长陈独秀,不再兼管行政事务性工作,原来承担的许多工作分别由中央局秘书和会计负责,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主持开好集体决策的中央局会议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主抓事关全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