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学手抄报内容
【导语】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以下是大海范文网整理的清明节小学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清明节小学手抄报内容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篇二】清明节小学手抄报内容
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2、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期《寒食》
5、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6、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8、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9、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13、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4、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15、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篇三】清明节小学手抄报内容
不能黄昏扫墓,是清晨和上午。
不能给坟墓照相。不利家运,也容易做鬼梦。
不能在坟墓周围的大树下照相。民间有这样容易带鬼回家的说法。
不能在坟墓上大小便,不管该坟墓是否破败。这种行为往往会引来疾病,甚至更不好的事。
不能将坟头的花花草草树枝树苗带回家。
祭祀剩下的香烛不能带回家。
祭祀食品除了肉类,一般到了最后要么就放坟墓前,要么就给孩子吃了,总之不带回家。
扫墓的时候当肃穆严肃,不打闹嬉戏,更不可有侮辱的言辞行为。
不对他人的坟墓进行不友善的点评。
扫墓祭拜顺序别颠倒了。顺序应该是修整―坟头压纸―点香烛―放供品―敬酒或敬茶―烧纸钱―拜礼―放鞭炮―撤供品。
不要对自己或他人的扫墓过程进行拍照录像,此为大不敬。
扫墓回家后不能穿着沾满泥巴的鞋回家,进家门前当先清洗鞋底。
上一篇:清明节经典古诗句大全
下一篇:初中关于端午节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