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范文(精选5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素养:一种汉语词语素养:吴迪演唱歌曲素养:200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5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篇1

心理健康教育

1、内容反应属于一种( )。 D.参与性技术

2、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3.内容表达属于一种( )。 A.影响性技术

4.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5.精神病人病情的多发季节为( )。 A.春天

6.领导者和成员角色清楚、分工明确,这种团体属于( )。 C.结构性团体

7.碘缺乏将导致出现( )。 B.呆小症

8.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是( )。 A.注意

9.罗杰斯认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是( )。 C.配角

10.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 )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C.学习

11.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12.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B.澄清

13.对强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14.人的一生中神经系统机能最充沛、生长力最强的时期是( )。 B.青少年时期

15.青少年的大多数问题属于( )。 D.发展性问题

16、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咨询形式是( )。 A.门诊咨询

17.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18.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19.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0.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21.以下哪种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 ) C.残缺家庭

22.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是( )。 A.自我

23.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 )。 B.行为

24.心理咨询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 D.保密性原则

25.吸烟、酗酒、吸毒、赌博等属于( )。 A.危险行为问题

26.。生活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 A.休闲教育 B.危机干预 D.职业辅导

27.常用的危机干预的方法包括( )。 A.电话危机干预B.面谈危机干预D.社区危机干预

2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包括:A.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29.学习策略辅导的内容包括( A.元认知策略的辅导B.认知策略辅导C.资源管理策略辅导

30.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途径包括( )。 C.家庭心理健康教育D.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31.教师的工作主要就是上课,所以任务比较轻松。 (错)

32.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对)

33.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错)

34.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

35.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错)

36.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对)

37.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对)

38.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家长心理的教育。 (错)

3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对)

40.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重要。 (错)

41.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对)

42.人际关系问题更适合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咨询。 (错)

4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僵化的方法体系。 (错)

44.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对)

45.教师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不同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

46.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对)

47.心理咨询是人人都需要的。 (对)

48.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不大。 (错)

49.矫治性目标是针对少数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对)

50.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对)

1.内容表达属于一种( )。 A.影响性技术

2.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A.潜伏期

4.对强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5.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 )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C.学习

6.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8.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9.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10.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11.内容反应属于一种( )。 D.参与性技术

12.经典条件反射是由( )最早提出来的。 D.巴甫洛夫

13.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 )。 B.行为

14.艾里斯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 )。。 B.认知

15.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思潮是( )。 B.人本主义

16.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是( )。 A.自我

17.矫治性目标是针对少数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正确

18.适合于个体咨询的对象就适合于团体咨询。 错误

19.人际关系问题更适合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咨询。 错误

20.溺爱和保护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 正确

21.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正确

22.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错误

23.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美育基本上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为主。 正确

24.教师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不同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确

25.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错误

26.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培养应该侧重在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 错误

27.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正确

2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现出教师主体的特点。 错误

29.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正确

30.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重要。 错误

31.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错误

3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 正确

33.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心理健康教育

34.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升华

35.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辅导

36.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3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超我

38.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 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39.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40.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自我

41.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42.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成长问题

43.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前意识

44.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思想道德与法律

1.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 D.法律事实

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 A.为人民服务

3(    )是指人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B.心理素质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

D.县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 B.公布法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7.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 )不具有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侦查权力。 C.法院

9、行政拘留最多拘留( )。 B.15天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性质的案件中,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是(   )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11、( )不是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规定其胜诉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A.期限 B.期间 D.时间

1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带有明显的( )。 B.时代性 C.阶级性 D.历史性

13.人际交往的三大特点是( )。A.交往的相互性C.交往的多样性D.交往的广泛性

14、行政责任主体的范围包括( )。 B.行政主体 C.行政相对人

15、环境资源法的“三同时”是指开发和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施工 B.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设计

16、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 )。 A.劳动 C.奉献

17、诉讼证据的三大基本特征( )。 A.合法性 C.客观性 D.相关性

18、违法的构成条件包括( )。 A.有违法行为的存在B.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违法行为的主体具有责任能力D.行为人主观方面具有过错

19、( )是法的本质。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

C.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D.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也产生影响

20、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C.无偿性D.固定性

21、美是人们对人类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属性的一种概括。 正确

22、所有超出代理权限的代理行为均为无效。 错误

23、正当防卫就是紧急避险。 错误

24.艰苦奋斗精神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不涉及精神层面。 错误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监督权利。 正确

26.、对于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无效。 正确

27.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 正确

28、法的渊源是指法律规范最初出现的地方。 错误

29.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正确

30、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指引作用。 错误

1.法律的适用: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行使权力的专门活动。

2.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企业与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后,就构成了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3.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承遗产的份额。

4. 消费者: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的是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

5.刑罚的种类: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按照一定顺序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6、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法律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则每一个公民都享有行使财产所有权的权利能力。

7.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有一款一个第三人称动作类游戏游戏叫做《正当防卫》。

8、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又称为相对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

9、公司: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10、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11、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日本所谓“购买钓鱼岛”行径,你认为应该怎样理智地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

:首先,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 (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决定的。 (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表明了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的强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三)坚持爱国主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其次、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第三、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 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这是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 第四、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区别于以前各种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爱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一个重要保证。 对日本所谓“购买钓鱼岛”行径,首先,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只要遵循规定的程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一正当渠道来表达对于日本政府抓扣驱逐香港保钓人士的不满。其次,对于抵制日货,这是公民的自发行为,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选择放弃购买日货,或者购买以后公开销毁,或者公开呼吁大家追随,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别人也有坚持购买日货的权利,你的权利要以不损害别人的权利为前提,这是任何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准则。而且选择购物完全是市场行为,是否加入政治意图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选择,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强迫别人购买或者不购买何种商品。再次,对于威胁日商,这是完全错误的行为,因为做出伤害中国民众行为的是日本政府,与在华日本人完全无关,他们在中国投资的目的,也绝不是为了将钓鱼岛窃为己有。如果你威胁在华日本人的人身安全,那么日本也同样有权利威胁在日华人的人身安全,如果你说出谁去日本谁该死的话来,那么只能说明你自己的偏执和懦弱。第四,关于打砸同胞日系车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刑事犯罪,汽车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没有任何政治属性,购买日系车的车主在选择时,也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购车款能够帮助日本强化在钓鱼岛的防御,他们喜欢日系车就买了,就这么简单。如果中国造出了便宜耐用省油的宝马奔驰,那么不用你砸,日系车自然会被淘汰。

12.新闻晚报2012年9月报道:两名中国乘客因醉酒在航班上打架被瑞士警方收押;不到一周,中国乘客又在飞机上打架。9月7日,在四川航空塞班飞上海的航班上,疑因争饮料群殴。请查看相关报道并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的角度论证如何在公共场所处理个人之间的矛盾。

您的答案: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一般表现为此长彼消的关系,公共利益的实现通常以减损私人利益作为成本,或者说以限制或者剥夺某种公民权利作为代价。因此,宪法通常规定只有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的方式来界定公共利益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行政机关作为法律实施主体,只能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权利,通过实施法律的方式来实现法定的公共利益目标。例如:我国宪法经过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后,在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第十三条第三款又一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就在强调要充分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公共利益应当依法界定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确认了兼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宪法精神。其一,具有“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着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人选择机制来实现。 其二,具有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或者比例性原则):要对局部公共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可能减损的私人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权衡。通过这些权衡,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小失大。 其三,具有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 其四,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这种补偿应当是一种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而不能只是象征性的“适当补偿”或者弹性很大的“相应补偿”。

心理学

1.某些灵长类动物和3岁前的儿童主要具有的思维类型是( ) B.直观动作思维

2.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 )。 B.意志

4.某学生智商为87,其智力水平属于( )。 B.中下水平

5.“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 )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C.接近性

6.( )是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和选择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D.个性心理倾向性

7.“比奈—西蒙”量表是在( )年由比奈和助手西蒙设计出来的。 A.1905

8.下面选项中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D.梦

9.“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 A.注意的广度

10.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1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 )。 A.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

12.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 ) C.道德感D.美感E.理智感

1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 )等几种。B.不可遏制型C.活泼型D.安静型E.抑制型

14.对人认知的效应主要包括(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标签作用 E.社会刻板印象

15.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 ) A.流畅性C.变通性 D.独特性

17.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把创造思维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准备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

1.当我们阅读《水浒传》时,头脑中出现宋江的形象属于( )。 C.再造想象

2.刚从暗处走到亮处,两眼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几秒钟后才恢复正常。这属于( )。

A.感觉的适应

3.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B.再认

4.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意志

5.智力多元论是( )提出来的。 D.加德纳

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 )。 B.对比

7.司机一边把握方向盘,一边注意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这是注意的( )D.分配

8.饥觉、渴觉、内脏的痛觉等属于( )。 A.内部感觉

9.下列不属于气质类型学说的是( )。 D.模板说

10.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 ) C.间接性和概括性

11.与朋友的友情,无论在顺利的条件下,还是在困难的环境中,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这是属于情感品质中的( ) B.深刻性

12.热恋中的男女往往看不到对方的缺点,这是下列哪种效应的影响?( )C.晕轮效应

13.按智力三元理论的观点,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 A.情境性智力

14.( )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机体的生理变化在情绪经验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D.詹姆士—兰格

15.冯特于(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B.1879年

16.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包括( )。A.感觉适应B.感觉的相互作用C.感受性的练习

17.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有( )。 A.需要C.兴趣D.动机

18.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 )。 A.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

19.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 A.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

B.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C.预测与控制人的心理

20.一般来说,情感品质主要有( ) A.倾向性B.深刻性C.稳固性D.效果性

21.性格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

A.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 B.意志方面的特征C.情绪方面的特征 D.理智方面的特征

22.下面哪些方面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 )

B.老年人喜欢和老年人呆在一起D.志同道合的容易成为朋友

23.下列选项中主要属于创造想象的有( )

A.作家构思一篇新的小说D.画家创作一副新的作品

24.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 ) C.道德感D.美感E.理智感

25.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 )等几种。B.不可遏制型 C.活泼型D.安静型E.抑制型

26.下列哪些特征不属于气质特征?( ) B.真诚善良 C.认真勤奋

27.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 )。A.形象记忆C.词语记忆D.情绪记忆E.运动记忆

28.兴趣的品质包括( )。 A.广度B.专一性C.稳定性D.有效性

29.在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情绪通常有哪几种线索?( )

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言语表情

30.注意过滤器理论主要包括( )。A.知觉选择模型B.衰减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

3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正确

32、在视觉中明适应使感受性提高,暗适应使感受性降低。 错误

33.早晨起来记忆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的作用。 错误

34.应激是由意外的紧张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3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反映了对人的性格认知的不易。 正确

36、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 正确

37.概念是反映事物表面属性的思维形式。 错误

38.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正确

39、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正确

40.人的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和定型化的结果。 正确

41. 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错误

42.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 错误

43.人们普遍认为商人比较精明、唯利是图,这是一种标签作用。 错误

44.人的性格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塑型。 正确

45.探讨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的是教育心理学。 错误

23.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正确

24.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 错误

25.新上任的班主任总是要听听原班主任对该班学生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又自然而然会影响到他对该班的看法,这是一种社会刻板效应。 错误

26.梦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错误

2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正确

28.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正确

29.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05年。 错误 :

30.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正确

46、智商: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47、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或者:是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48.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49.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50、标签作用: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5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以及自我和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或者:是指个体具备正常的心理特质,从而能更好地调控心理以维持内外的平衡与协调,合乎常规地应付环境与交往。)1

52、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

答案:复习要及时。 复习要适量。 复习计划要科学 。适当的超额学习。

复习要做到经常性和多样化。

53、试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家庭因素。

答案:1.父母的养育方法: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2、家庭成员的品行。3、父母之间的关系

5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案:

1、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2、积累有关的事实或客观证据。3、发现事实中存在的某种模式或规律。4、提出假设来合理地解释这种模式或规律。5、在合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6、用实验研究获得的客观证据来检验这种预测。

55.试述青少年感知的特点。

答案要点:1、感受性的不断提高2、知觉的精确性进一步发展3、知觉有意性与目的性更加提高。4、逻辑性知觉开始出现

5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1.传授知识。2.学科渗透。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4.寓于活动。.辅导与咨询。

57.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58.气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感受性 2、耐受性3、反应的敏捷性4、可塑性5、情绪的兴奋性6、向性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您的答案:

答:创造性思维是以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为特征的,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意义。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更有效,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如下途径:

1、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思维是精密相连的。好奇心强的人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出各种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究客观事物的奥秘的一种内部动力。

2、丰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其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在救市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生活经验,都能为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训练发散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4、鼓励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由直觉思维产生的想法尽管是一种猜想、假设,或者一时还得不到证明,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往往推动人们去求证,成为创造、发明的先导。

5、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人的个性特征有密切关系。真正有作为的创造者,多半有许多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能力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

答:(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 1、素质。 2、早期教育。 3、教育和环境。 4、个人的努力。

(二)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促进能力发展。 4、注意能力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心理测量与统计

1.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 C.诊断性评价

2.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 A.绝对数

3.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 C.总平均数

4.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联系是否出于偶然性的方法是 B.推断性统计

5、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 B.信度

6、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请问该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哪一个好? A.语文

7、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特征并以一定的置信度推断或预测总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称为 B.推断性统计

8、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 B.开放式

9、下列成绩中,那一项表明学生的成绩最好? A.Z=6.7

10.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 B.适中

11、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 C.咨询法

12、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 B.内容效度

13、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B.u检验

14、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 B.u检验

15、下列数值中,哪一个表明试题的鉴别力最好? A.0.45

17.对两事物均为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法为: A.积差相关法

18.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 C.随机误差

19.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 易:中:难之比为: D.3:5:2

20.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 D.χ2检验

21.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是

A.教育统计是定量分析B.教育评价是在教育统计的基础上作出事物的价值判断

C.教育评价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D.教育评价是综合性活动,教育统计是单一性活动

23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

24.标准分数的作用有 A.比较一次考试中的好坏B.比较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

C.比较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D.比较考试的总成绩

25、依评价的范围分,教育评价可分为 A.职业教育评价D.成人教育评价

27、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

28、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

29.问卷法的种类通常有哪些? A.限制式问卷B.开放式问卷C.半限制式问卷

30.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 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

31.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B.标准分数D.标准差

32.统计检验的方法有 A.T检验B.u检验C.积差相关法D.等级相关法

33.下列哪些情形属独立总体比较情形?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34.下列哪些情形属横向评价?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35.属相关分析的方法有 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

36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有 B.相关分析法

37.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绝对数B.相对数D.平均数

38.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可测性原则D.独立性原则

39教育评价中测量法所用到的量表有哪些?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

40.区分度的分析方法有 A.两端分组法B.相关分析法

41.目标参照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评价对象总体外的某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 正确

42.定量评价比定性评价高级。 错误

43.T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评价。 正确

44.一个人测试的结果只是他的真实结果的估计值 正确

45.绝对数是反映事物基本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确

1.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 A.描述性统计

2.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 B.开放式

3、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C.-0.89

4.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 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

5.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 C.总平均数

6.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 B.内容效度

7、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 A.第一题容易

8、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 A.限制式

9.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 C.随机误差

10.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 B.u检验

11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

12.指标设计的方法有:

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

13.下列哪些情形属独立总体比较情形?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14.教育评价中测量法所用到的量表有哪些?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

15.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B.标准分数D.标准差

16.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有 B.相关分析法

17.教育统计学的作用 B.是教育评价技术中的重要方法

C.有助于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D.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18.教育评价的作用 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D.激励作用

19.统计检验的方法有 A.T检验B.u检验C.积差相关法D.等级相关法

20.作为全面评价比较总体的方法,必须抓住数据的(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C.集中趋势D.离中趋势

21.目标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学业方面的评价 错误

22.目标参照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评价对象总体外的某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正确

23.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 错误

24.教育评价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正确

25.信度越高越好 错误

26.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前提和归宿。 正确

27.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的深化 错误

28.由样本(局部)推论总体的方法叫描述性统计 错误

29.标准差越小越好 错误

30.定量评价比定性评价高级。 错误

31.标准分数是平均数和(标准差 ) 联合起来考虑的分数。

32.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与( 统计学)的一门交叉科学。

33.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发现问题)。

34.统计分析评价法是( 定量) 评价方法中的一种。

35.一般来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呈( 正相关)的相关情形。

36.相关分析的方法是对两事物之间的关系从( 数量)方面给予推断评价。

37.评价一个考试是否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效度)。

38.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 )。

39.描述性的评价方法是对统计资料计算(综合指标值) ,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与评价。

40.对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需使用的综合指标是(标准差 ) 。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篇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在阐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具体提出相关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策略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科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存在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与兴趣、情感、意志及个性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教师处得到的不仅有知识信息,而且有情感、意志、个性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信息。

其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只是一个知识的受体。他们同时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以自己特有的兴趣、情感、意志及个性选择和把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各种信息。再次,作为教学载体的教材,记录的不仅是文字、符号、公式、定义和定理,还包括各种心理信息。如语文教材的记叙文中刻画的人物性格,说明文中的观察、想象,议论文中渗透的理性的光芒与意志的色彩,即使是自然科学,也在传递坚贞不屈的意志信息,执著追求的情感信息等。

最后,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的双向交流过程,是师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表现和形成的过程。

(二)学科教学过程自身具有很多优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科教学具有时空优势

从教育时空层面看,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占据学生和教师时空最多的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绝大部分是在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忽略了这一时空优势,就等于放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2.学科教学具有资源优势

从教育资源层面看,各科教学本身包容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工具课、人文课,还是自然课、技能课都有许多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将这一资源白白流失,不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而且所进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全的。

3.学科教学具有人力优势

从教育队伍层面来看,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单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则未免会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学科渗透是一种全员性策略,使每个学科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三)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

1.学科渗透为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学科渗透涉及到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诸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它可以使这些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并可使这些理论在应用研究领域中找到发展的生长点。

2.学科渗透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

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规格要求是多方位的、综合的,人的心理素质的优化也不是通过单一的途径就能一蹴而就的。学科渗透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自身有效的补充和积极的建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与提升,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发展。

(四)学科渗透促进了教师整体队伍的发展

学科渗透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了解,更不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把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学科渗透则要求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尤其强调把学生本身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要求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总之,学科渗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型的教书匠变为研究型的教育家,这必然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科学设定学科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只简单地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知、情、意三个领域。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学科内容传递的过程以人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服从心理规律,使学科内容心理化,这是解决教育过程中学生与课程矛盾问题的正确策略;另一方面,学科内容的传递是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的,即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相互交融、并行不悖的。因此,注重情意因素是近年来国内外现代化课程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前流行的“情知课程”、“情知教学”,强调的就是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该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双轨式”统一。

科学地设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心理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科教学的内容,贴标签式地为心理健康教育而教育;二是心理目标要结合实际,不能套用相同的模式。教师应了解学生实际、班级集体实际,针对学生差异及集体差异而设定相应的目标;三是心理目标要以认识目标为基础,要知、情、意相结合,不能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充分挖掘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1.社会科学类学科

社会科学类学科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等,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直接或间接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语文学科的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的课文组成,所选课文都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之美,它们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语文学科教学中,除了课文教学外,作文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还可以通过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对学生进行是非、美丑、爱憎、荣辱等人格教育,使学生不仅在写作文,更是在学做人;更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我手写我心”,就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苦闷,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喜悦等方面,抒发内心感受,调节不良情绪,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在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中也涉及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认真地挖掘、利用。此外,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自然科学类学科

自然科学类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自然常识等等,其间所包蕴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亦极为丰富。

数学学科看似抽象,实则充满了美感。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的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等。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地揭示并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数学是严谨的,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是灵活的,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学生的创造个性,进一步具有创造能力。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也能挖掘到许多心理教育的因素。如,演示和实验中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恒久的坚持力、顽强的耐挫力等;解决问题和推导结论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等。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产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客观世界的奥秘与真理的追求热情,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个性特征。

3.体育艺术类学科

体育艺术类学科主要包括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与社会科学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相比,体育艺术类学科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甚至可以认为,音乐、美术、体育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曾明确指出:“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体育运动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各部分产生良好的共济作用;能使参加者精神振奋、胸襟开阔、心情松弛、自信提高,获得身心保健的双重愉悦。目前通行的运动心理疗法,就是以适度的体育运动,形成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音乐可以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改善情绪状态,有利于调整和改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消除孤僻儿童与周围环境的情绪和认识障碍,加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信心。因此,在学校开设音乐课,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舞蹈是生命的动态形式,是用身体有节奏的运动来表达感情和生命意识的诗画艺术,它最早成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能表现音乐、语言所不能表现的内在生命的极致状态。人们既能通过舞蹈消除情感紧张,又能以象征的方式使情感具体化,从而达到高度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舞蹈课不仅对身体,而且对心理;不仅对体质,而且对气质;不仅对情感表达,而且对智力开发,都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中的绘画的颜色和线条本身就能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更主要的是绘画是人们认识社会、参与生活的一种行为,在绘画中人们表达着自己对生活、对事物最直接、最朴素的感受,是一种表达内心的艺术。绘画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去发现自己,更多地了解自己。此外,绘画还被称作“无错误的学科”,它对学生的错误和新的尝试有更宽松的态度,也不存在任何需要死记硬背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这就大大降低了挫折感对学生的伤害,使活动过程更易体验到愉快。

除了上述的学科教学外,在学校开设的其它学科,如:劳动技术、书法、计算机等等的教学内容中,也同样蕴含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学科教师应善于把握教学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及接触点,从而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三)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是客体,没有“主权”,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学生很少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兴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件,去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总是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被动消沉,丧失生气,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首先在观念上就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在其内心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这样,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创造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机制。它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热情及学习的效果。学生在适度的学习动机下,智力活动是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开放的,学生会产生自尊、自信、自主、创造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习热情;二要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求知欲望;三要创造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四要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外在动机;五要运用反馈原理,强化学习动机。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不会学习,不会独立获得知识,这是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大顽症。学生不会学习,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缺乏学习自信心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妨碍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因此,学科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胜任感,产生一种“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自信心。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欢乐,增强学习兴趣,有更多的好心情、好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在不同层次上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只有参与,才能学会。(3)加强学习策略的教学,教师应结合教学把获得知识的方法,程序、思考问题的策略也传授给学生。(4)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

4.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做到:(1)广采博览,“情动于已”,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感情;(2)学会表演,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以适当的表情、态势、语言等,创设出良好的情感氛围;(3)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4)多肯定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升华为积极情感。

5.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研究发现,学生很多心理问题与学习负担过重有关。学习紧张、考试焦虑、身心疲惫及学习乏味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知识,获得了较强的应试技能,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个性与心理品质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学习负担适当,可以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以外能从事劳动、体育、音乐、自由阅读及发展特长等活动,丰富健全个性;学习负担适当,可以较好地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增加对学习的快乐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负担适当,学生才可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和爱好去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使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努力钻研教学艺术,减少大量机械的重复练习,避免“书山题海”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切实有效地减轻课业负担,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6.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中,师生之间是给予与接受、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猜疑、心理对立,容易使学生产生冷漠心理、逆反心理、畏惧心理、失望心理,这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现代教育观念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信赖、彼此尊重,达到心理认同、情感相容的境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放下“架子”,放弃教师权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3〕

(四)善于化解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心理困扰

1.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纳为许多可能的因素,在各种因素中,能力与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如果将失败归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投入以后的学习中去,以改变目前的境况;而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归因是十分必要的。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表现为:动机缺失,认识或联想缺失、情绪缺失。一旦学生由于消极的归因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则表现为自尊心下降,有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一般而言,那些在学校被教师视为能力低下,同时被其它同学看不起的学生通常具有“习得性无助感”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最好采用鼓励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的方法,对他们给予帮助。只要他们的消极归因得到改变,那么他们身上的“习得性无助感”现象将会逐渐消失。

2.对学习焦虑过度学生提供帮助

适度的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过强或过弱的焦虑则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破坏学习。对我国学生而言,大部分是学习焦虑过度。学习焦虑过度主要是由于对学习的期望值较高(主要是教师和家长的高期望和社会压力),而自我评价又与这种期望不相适应,因而精神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和亢奋状态,不能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客观情况,陷入一种盲目的焦虑状态,对外界丧失信心,整日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对于这类学生一方面应进行思想认识上的疏导,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片面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一两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暂时的失败不能看成是长久的,否则就会丧失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其次,要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关键要扬长避短。最后,提高他们对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另一方面给他们创造适宜的学习气氛,劳逸结合。学校、家庭要共同配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同时又严肃活泼的学习气氛,不能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过重的学习负担。

(五)切实提高学科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具有健康心理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人格形象、良好的职业道德、渊博的知识积累、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必须具备热情、热爱、尊重、合作、开放、自信、虚心、真诚、活泼、乐观、敏感、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毫无疑问,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心理健康发展的水平。因此,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状态,及时调节自身的心理困惑,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以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会使学生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综上所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持之以恒地自觉实践,只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篇3

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王举小学 蒙丽娟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3、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德国的奇丽风景,背诵、积累优美语句;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德国奇丽风景、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2、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法:读议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资源

1、学生课前了解德国有关习俗等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花吗?你们的花会养在什么地方呢? 

2、今天我们就随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一起踏上德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欣赏这里独特的风光,领略他们独特的养花习俗。(板书课题,齐读)

(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先检查一下词语的预习情况。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学生接读)

   3、了解中心句:

  (1)季羡林爷爷曾在德国留学十年,他对德国的评价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说,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指导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注意标点。

  (2)季爷爷是怎样描写这样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三、深入感受:

  (一)感受景色之奇丽。

  1、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划计句中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

  2、赏析:

  语段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理解词语:读这段话时,哪个词语最先跳入你的视线?

  a.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生读句子,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师用双手合拢花绽开状,这是一朵,一簇应是怎样?来呀,这个同学加一朵(生也靠手)还单薄了一点,再来……

  b.这些花(指课件)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

  c.“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暇”是什么意思?(空闲,没有时间。“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应接不暇”呢?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的又想看(远处的),看了怒放的又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这就叫——应接不暇。

d、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会“应接不暇”?指名说。

(2)描写景色奇丽的词语还有很多,还有哪些,再找找

(3)朗读感悟

①这里的花如此美丽,让我们“应接不暇”,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吧!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②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闭上眼睛静静的听老师读,并想象画面。(师配乐朗读)

  ③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画面。

④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欣赏这奇丽的景色。边看边解说。(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4)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用朗读来表达一下吧。

(二)体会风情之奇特。

   1、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自然会让人想到这奇丽的景色背后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文中的哪一句话呢?

   2、课件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人人”体现在哪?

   4、生汇报

5、品读理解。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境界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去仔细体会。让我们再一次从他们养花与赏花的过程中品味这种境界。

(2)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接读(他们的花……花的脊梁。)

(3)人人为我,他们收获美,自己在街上又看到别人的花,生接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4)原来德国有如此奇丽的景色,是因为他们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呀,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5)多么崇高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6)我们应先想着为别人做贡献,才能换来人人为你做贡献。你们能在这八个字中用上一组关联词语,使意思不变吗?教师提醒你们:前后四个字的顺序可以变换。

  6、联系生活实际例子谈谈对主题的理解。(轮流值日搞卫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为贫困孩子献爱心捐款活动)

四、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被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祟高境界所感染;学习了课文,我们会由衷地赞叹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更应学习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课文的结尾写到了四五十年后,当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奇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学生多德国人某些特点进行了了解的基础上,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想象,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由所收获。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理解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在品味“景色奇丽”时应该先让学生想象德国街头的景色,之后马上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切实的感受再来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课中,课件出了一点问题,打断了学生的理解思路。虽然学生也理解到了,也读了,但总是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点。另外,在读写结合这方面点得还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说话的表达仍需坚持训练。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篇4

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王举小学 蒙丽娟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3、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德国的奇丽风景,背诵、积累优美语句;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德国奇丽风景、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2、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法:读议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资源

1、学生课前了解德国有关习俗等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花吗?你们的花会养在什么地方呢? 

2、今天我们就随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一起踏上德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欣赏这里独特的风光,领略他们独特的养花习俗。(板书课题,齐读)

(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先检查一下词语的预习情况。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学生接读)

   3、了解中心句:

  (1)季羡林爷爷曾在德国留学十年,他对德国的评价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说,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指导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注意标点。

  (2)季爷爷是怎样描写这样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三、深入感受:

  (一)感受景色之奇丽。

  1、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划计句中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

  2、赏析:

  语段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理解词语:读这段话时,哪个词语最先跳入你的视线?

  a.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生读句子,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师用双手合拢花绽开状,这是一朵,一簇应是怎样?来呀,这个同学加一朵(生也靠手)还单薄了一点,再来……

  b.这些花(指课件)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

  c.“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暇”是什么意思?(空闲,没有时间。“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应接不暇”呢?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的又想看(远处的),看了怒放的又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这就叫——应接不暇。

d、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会“应接不暇”?指名说。

(2)描写景色奇丽的词语还有很多,还有哪些,再找找

(3)朗读感悟

①这里的花如此美丽,让我们“应接不暇”,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吧!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②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闭上眼睛静静的听老师读,并想象画面。(师配乐朗读)

  ③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画面。

④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欣赏这奇丽的景色。边看边解说。(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4)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用朗读来表达一下吧。

(二)体会风情之奇特。

   1、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自然会让人想到这奇丽的景色背后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文中的哪一句话呢?

   2、课件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人人”体现在哪?

   4、生汇报

5、品读理解。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境界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去仔细体会。让我们再一次从他们养花与赏花的过程中品味这种境界。

(2)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接读(他们的花……花的脊梁。)

(3)人人为我,他们收获美,自己在街上又看到别人的花,生接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4)原来德国有如此奇丽的景色,是因为他们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呀,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5)多么崇高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6)我们应先想着为别人做贡献,才能换来人人为你做贡献。你们能在这八个字中用上一组关联词语,使意思不变吗?教师提醒你们:前后四个字的顺序可以变换。

  6、联系生活实际例子谈谈对主题的理解。(轮流值日搞卫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为贫困孩子献爱心捐款活动)

四、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被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祟高境界所感染;学习了课文,我们会由衷地赞叹德国——(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更应学习德国人民——(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心灵;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课文的结尾写到了四五十年后,当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奇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学生多德国人某些特点进行了了解的基础上,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想象,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由所收获。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理解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在品味“景色奇丽”时应该先让学生想象德国街头的景色,之后马上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切实的感受再来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课中,课件出了一点问题,打断了学生的理解思路。虽然学生也理解到了,也读了,但总是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点。另外,在读写结合这方面点得还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说话的表达仍需坚持训练。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素养篇5

孟子岭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各班召开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美好的人生。






推荐访问: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